2008년 7월 27일 일요일

신촌 이미지 한의원 02-336-7100 고문관지 한문

≪ 古 文 觀 止 ≫

◈ 底本 : ≪新譯 古文觀止≫ (謝冰瑩 外 譯, 1987年 臺灣 三民書局)
◈ ≪古文觀止≫의 각 편명과 약호는 다음과 같음.



<卷五 漢文>

<第一 五帝本紀贊> (史記)

太史公曰, “學者多稱五帝尙矣, 然尙書獨載堯以來, 而百家言黃帝, 其文不雅馴, 薦紳先生難言之.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繫姓, 儒者或不傳. 余嘗西至空桐, 北過涿鹿, 東漸於海, 南浮江淮矣, 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, 風敎固殊焉, 總之, 不離古文者近是. 予觀春秋․國語, 其發明五帝德․帝繫姓, 章矣. 顧第弗深考, 其所表見皆不虛. 書缺有間矣, 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. 非好學深思, 心知其意, 固難爲淺見寡聞道也. 余幷論次, 擇其言尤雅者, 故著爲本紀書首.”

<第二 項羽本紀贊> (史記)

太史公曰, “五聞之周生曰, ‘舜目蓋重瞳子.’ 又聞項羽亦重瞳子, 羽豈其苗裔邪. 何興之暴也. 夫秦失其政, 陳涉首難, 豪傑蜂起, 相與並爭, 不可勝數, 然羽非有尺寸, 乘勢起隴畝之中, 三年, 遂將五諸侯滅秦, 分裂天下, 而封王侯, 政由羽出, 號爲霸王. 位雖不終, 近古以來, 未嘗有也. 及羽背關懷楚, 放逐義帝而自立, 怨王侯叛己, 難矣. 自矜功伐, 奮其私智而不師古, 謂霸王之業, 欲以力征經營天下. 五年卒亡其國. 身死東城, 尙不覺寤, 而不自責, 過矣. 乃引‘天亡我, 非用兵之罪也’, 豈不謬哉.”

<第三 秦楚之際月表> (史記)

太史公讀秦楚之際, 曰, 初作難, 發於陳涉. 虐戾滅秦, 自項氏. 撥亂誅暴, 平定海內, 卒踐帝祚, 成於漢家. 五年之間, 號令三嬗. 自生民以來, 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.
昔虞夏之興, 積善累功數十年, 德洽百姓, 攝行政事, 考之於天, 然後在位. 湯武之王, 乃由契后稷, 修仁行義十餘世, 不期而會孟津八百諸侯, 猶以爲未可, 其後乃放弑. 秦起襄公, 章於文․繆, 獻․孝之後, 稍以蠶食六國, 百有餘載, 至始皇乃能幷冠帶之倫. 以德若彼, 用力如此, 蓋一統若斯之難也.
秦旣稱帝, 患兵革不休, 以有諸侯也, 於是無尺土之封, 墮壞名城, 銷鋒鏑, 鉏豪傑, 維萬世之安. 然王跡之興, 起於閭巷, 合從討伐, 軼於三代. 鄕秦之禁, 適足以資賢者爲驅除難耳. 故憤發其所爲天下雄, 安在無土不王, 此乃傳之所謂大聖乎. 豈非天哉. 豈非天哉. 非大聖孰能當此受命而帝者乎.

<第四 高祖功臣侯年表> (史記)

太史公曰, 古者人臣功有五品, 以德立宗廟․定社稷曰勳, 以言曰勞, 用力曰功, 明其等曰伐, 積日曰閱. 封爵之誓曰, “使河如帶, 泰山若厲, 國以永寧, 爰及苗裔.” 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, 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.
余讀高祖侯功臣, 察其首封, 所以失之者, 曰, 異哉所聞. 書曰, “協和萬國, 遷于夏商, 或數千歲.” 蓋周封八百, 幽厲之後, 見於春秋. 尙書有唐虞之侯伯, 歷三代千有餘載, 自全以蕃衛天子, 豈非篤于仁義, 奉上法哉.
漢興, 功臣受封者, 百有餘人, 天下初定, 故大城名都散亡, 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. 是以大侯不過萬家, 小者五六百戶. 後數世, 民咸歸鄕里, 戶益息, 蕭曹絳灌之屬, 或至四萬, 小侯自倍, 富厚如之. 子孫驕溢, 忘其先, 淫嬖. 至太初, 百年之間, 見侯五, 餘皆坐法隕命亡國, 耗矣. 罔亦少密焉, 然皆身無兢兢於當世之禁云.
居今之世, 志古之道, 所以自鏡也, 未必盡同. 帝王者, 各殊禮而異務, 要以成功爲統紀, 豈可緄乎. 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, 亦當世得失之林也. 何必舊聞. 於是謹其終始, 表見其文, 頗有所不盡本末, 著其明, 疑者闕之, 後有君子, 欲推而列之, 得以覽焉.

<第五 孔子世家贊> (史記)

太史公曰, “詩有之, ‘高山仰止, 景行行止.’ 雖不能至, 然心鄕往之. 余讀孔氏書, 想見其爲人. 適魯, 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, 諸生以時習禮其家, 余低回留之, 不能去云.
天下君王, 至於賢人, 衆矣. 當時則榮, 沒則已焉. 孔子布衣, 傳十餘世, 學者宗之. 自天子王侯, 中國言六藝者, 折中於夫子, 可謂至聖矣.”

<第六 外戚世家序> (史記)

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, 非獨內德茂也, 蓋亦有外戚之助焉.
夏之興也以塗山, 而桀之放也以末喜. 殷之興也以有娀, 紂之殺也嬖妲己. 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, 而幽王之禽也淫於襃姒.
故易基乾坤, 詩始關雎, 書美釐降, 春秋譏不親迎. 夫婦之際, 人道之大倫也, 禮之用, 唯婚姻爲兢兢. 夫樂調而四時和, 陰陽之變, 萬物之統也, 可不愼與. “人能弘道”, 無如命何. 甚哉妃匹之愛, 君不能得之於臣, 父不能得之於子, 況卑下乎. 旣驩合矣, 或不能成子姓, 能成子姓矣, 或不能要其終, 豈非命也哉. 孔子罕稱命, 蓋難言之也. 非通幽明之變, 惡能識乎性命哉.

<第七 伯夷列傳> (史記)

夫學者載籍極博, 猶考信於六蓺, 詩書雖缺, 然虞․夏之文可知也. 堯將遜位, 讓於虞舜, 舜․禹之間, 岳牧咸薦, 乃試之於位. 典職數十年, 功用旣興, 然後授政. 示天下重器, 王者大統, 傳天下若斯之難也. 而說者曰, “堯讓天下於許由, 許由不受, 恥之逃隱. 及夏之時, 有卞隨․務光者.” 此何以稱焉. 太史公曰, 余登箕山, 其上蓋有許由冢云. 孔子序列古之仁聖賢人, 如吳太伯․伯夷之倫, 詳矣. 余以所聞, 由光義至高, 其文辭不少槪見, 何哉.
孔子曰, “伯夷․叔齊, 不念舊惡, 怨是用希.” “求仁得仁, 又何怨乎.” 余悲伯夷之意, 睹軼詩, 可異焉. 其傳曰, “伯夷․叔齊, 孤竹君之二子也, 父欲立叔齊. 及父卒, 叔齊讓伯夷. 伯夷曰, ‘父命也.’ 遂逃去. 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, 國人立其中子. 於是伯夷․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, ‘盍往歸焉.’ 及至, 西伯卒, 武王載木主, 號爲文王, 東伐紂. 伯夷․叔齊叩馬而諫曰, ‘父死不葬, 爰及干戈, 可謂孝乎. 以臣弑君, 可謂仁乎.’ 在右欲兵之. 太公曰, ‘此義人也.’ 扶而去之. 武王已平殷亂, 天下宗周, 而伯夷叔齊恥之, 義不食周粟, 隱於首陽山, 采薇而食之. 及餓且死, 作歌, 其辭曰, ‘登彼西山兮, 采其薇矣. 以暴易暴兮, 不知其非矣. 神農․虞․夏, 忽焉沒兮, 我安適歸矣. 于嗟徂兮, 命之衰矣.’ 遂餓死於首陽山.” 由此觀之, 怨邪非邪.
或曰, “天道無親, 常與善人.” 若伯夷․叔齊, 可謂善人者非邪. 積仁絜行如此而餓死. 且七十子之徒, 仲尼獨薦顔淵爲好學, 然回也屢空, 糟糠不厭, 而卒蚤夭. 天之報施善人, 其何如哉. 盜蹠日殺不辜, 肝人之六, 暴戾恣睢, 聚黨數千人, 橫行天下, 竟以壽終, 是遵何德哉.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. 若至近世, 操行不軌, 專犯忌諱, 而終身逸樂, 富厚累世不絶. 或擇地而蹈之, “時然後出言”, “行不由徑”, 非公正不發憤, 而遇禍災者, 不可勝數也. 余甚惑焉. 儻所謂天道, 是邪非邪.
子曰, “道不同, 不相爲謀.” 亦各從其志也. 故曰, “富貴如可求, 雖執鞭之士, 吾亦爲之, 如不可求, 從吾所好.” “歲寒,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.” 擧世混濁, 淸士乃見. 豈以其重若彼, 其輕若此哉. “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.” 賈子曰, “貪夫徇財, 烈士徇名, 夸者死權, 衆庶馮生.” “同明相照, 同類相求. 雲從龍, 風從虎. 聖人作而萬物覩.” 伯夷․叔齊雖賢, 得夫子而名益彰, 顔淵雖篤學, 附驥尾而行益顯. 巖穴之士, 趨舍有時若此, 類名堙滅而不稱, 悲夫. 閭巷之人, 欲砥行立名者, 非附靑雲之士, 惡能施於後世哉.

<第八 管晏列傳> (史記)

管仲夷吾者, 潁上人也. 少時, 常與鮑叔牙游, 鮑叔知其賢. 管仲貧困, 常欺鮑叔, 鮑叔終善遇之, 不以爲言. 已而鮑叔事齊公子小白, 管仲事公子糾. 及小白立爲桓公, 公子糾死, 管仲囚焉, 鮑叔遂進管仲. 管仲旣用, 任政于齊, 齊桓公以霸, 九合諸侯, 一匡天下, 管仲之謀也.
管仲曰, “吾始困時, 嘗與鮑叔賈, 分財利, 多自與, 鮑叔不以我爲貪, 知我貧也, 吾嘗爲鮑叔謀事, 而更窮困, 鮑叔不以我爲愚, 知時有利不利也, 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, 鮑叔不以我爲不肖, 知我不遭時也, 吾嘗三戰三走, 鮑叔不以我爲怯, 知我有老母也, 公子糾敗, 召忽死之, 吾幽囚受辱, 鮑叔不以我爲無恥, 知我不羞小節, 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, 生我者父母, 知我者鮑子也.” 鮑叔旣進管仲, 以身下之. 子孫世祿於齊, 有封邑者十餘世, 常爲名大夫. 天下不多管仲之賢, 而多鮑叔能知人也.
管仲旣任政相齊, 以區區之齊在海濱, 通貨積財, 富國彊兵, 與俗同好惡, 故其稱曰, 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 衣食足而知榮辱. 上服度, 則六親固. 四維不張, 國乃滅亡. 下令如流水之原, 令順民心.” 故論卑而易行. 俗之所欲, 因而予之, 俗之所否, 因而去之. 其爲政也, 善因禍而爲福, 轉敗而爲功. 貴輕重, 愼權衡. 桓公實怒少姬, 南襲蔡, 管仲因而伐楚, 責包茅不入貢於周室, 桓公實北征山戎, 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. 於柯之會, 桓公欲背曹沫之約, 管仲因而信之, 諸侯由是歸齊. 故曰, “知與之爲取, 政之寶也.”
管仲富擬於公室, 有三歸․反坫, 齊人不以爲侈. 管仲卒, 齊國遵其政, 常彊於諸侯. 後百餘年而有晏子焉.
晏平仲嬰者, 萊之夷維人也. 事齊靈公․莊公․景公, 以節儉力行重于齊. 旣相齊, 食不重肉, 妾不衣帛. 其在朝, 君語及之, 卽危言, 語不及之, 卽危行. 國有道, 卽順命, 無道, 卽衡命. 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.
越石父賢, 在縲紲中, 晏子出, 遭之塗, 解左驂贖之, 載歸. 弗謝, 入閨, 久之, 越石父請絶, 晏子戄然, 攝衣冠謝曰, “嬰雖不仁, 免子於厄, 何子求絶之速也.” 石父曰, “不然, 吾聞君子詘於不知己, 而信於知己者. 方吾在縲紲中, 彼不知我也, 夫子旣已感寤而贖我, 是知己, 知己而無禮, 固不如在縲紲之中.” 晏子於是延入爲上客.
晏子爲齊相, 出, 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其夫, 其夫爲相御, 擁大蓋, 策駟馬, 意氣揚揚, 甚自得也. 旣而歸, 其妻請去, 夫問其故. 妻曰, “晏子長不滿六尺, 身相齊國, 名顯諸侯. 今者妾觀其出, 志念深矣, 常有以自下者. 今子長八尺, 乃爲人僕御. 然子之意, 自以爲足, 妾是以求去也.” 其後, 夫自抑損, 晏子怪而問之, 御以實對. 晏子薦以爲大夫.
太史公曰, “吾讀管氏牧民․山高․乘馬․輕重․九府, 及晏子春秋, 詳哉其言之也. 旣見其著書, 欲觀其行事, 故次其傳. 至其書, 世多有之, 是以不論, 論其軼事. 管仲世所謂賢臣, 然孔子小之. 豈以爲周道衰微, 桓公旣賢, 而不勉之至王, 乃稱霸哉. 語曰, ‘將順其美, 匡救其惡, 故上下能相親也.’ 豈管仲之謂乎. 方晏子伏莊公尸哭之, 成禮然後去, 豈所謂‘見義不爲無勇’者邪. 至其諫說, 犯君之顔, 此所謂‘進思盡忠, 退思補過’者哉. 假令晏子而在, 余雖爲之執鞭, 所忻慕焉.”

<第九 屈原列傳> (史記)

屈原者, 名平, 楚之同姓也. 爲楚懷王左徒. 博聞彊志, 明於治亂, 嫺于辭令.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, 以出號令, 出則接遇賓客, 應對諸侯, 王甚任之.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, 爭寵而心害其能. 懷王使屈原造爲憲令. 屈平屬草藁未定, 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, 屈平不與, 因讒之曰, “王使屈平爲令, 衆莫不知, 每一令出, 平伐其功曰, 以爲非我莫能爲也.” 王怒而疏屈平.
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, 讒諂之蔽明也, 邪曲之害公也, 方正之不容也,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. 離騷者, 猶離憂也. 夫天者, 人之始也, 父母者, 人之本也, 人窮則反本, 故勞苦倦極, 未嘗不呼天也, 疾痛慘怛, 未嘗不呼父母也. 屈平正道直行, 竭忠盡智, 以事其君, 讒人間之, 可謂窮矣. 信而見疑, 忠而被謗, 能無怨乎. 屈平之作離騷, 蓋自怨生也. 國風好色而不淫, 小雅怨誹而不亂, 若離騷者, 可謂兼之矣. 上稱帝嚳, 下道齊桓, 中述湯武, 以刺世事, 明道德之廣崇, 治亂之條貫, 靡不畢見. 其文約, 其辭微, 其志潔, 其行廉,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, 擧類邇而見義遠. 其志潔, 故其稱物芳, 其行廉, 故死而不容自疏. 濯淖汙泥之中, 蟬蛻於濁穢, 以浮游塵埃之外, 不獲世之滋垢,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. 推此志也. 雖與日月爭光可也.
屈原旣絀, 其後秦欲伐齊, 齊與楚從親, 惠王患之, 乃令張儀詳去秦, 厚幣委質事楚, 曰, “秦甚憎齊, 齊與楚從親, 楚誠能絶齊, 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.” 楚懷王貪而信張儀, 遂絶齊. 使使如秦受地, 張儀詐之曰, “儀與王約六里, 不聞六百里.” 楚使怒去, 歸告懷王, 懷王怒, 大興師伐秦, 秦發兵擊之, 大破楚師於丹淅, 斬首八萬, 虜楚將屈匃, 遂取楚之漢中地.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, 以深入擊秦, 戰於藍田. 魏聞之, 襲楚至鄧, 楚兵懼, 自秦歸. 而齊竟怒不救楚, 楚大困.
明年, 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. 楚王曰, “不願得地, 願得張儀而甘心焉.” 張儀聞, 乃曰, “以一儀而當漢中地, 臣請往如楚.” 如楚, 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尙, 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, 懷王竟聽鄭袖, 復釋去張儀. 是時屈平旣疏, 不復在位, 使於齊, 顧反, 諫懷王曰, “何不殺張儀.”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. 其後諸侯共擊楚, 大破之, 殺其將唐昧.
時秦昭王與楚婚, 欲與懷王會, 懷王欲行, 屈平曰, “秦, 虎狼之國, 不可信, 不如無行.” 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, “奈何絶秦歡.” 懷王卒行, 入武關, 秦伏兵絶其後, 因留懷王, 以求割地. 懷王怒, 不聽, 亡走趙, 趙不內, 復之秦, 竟死於秦而歸葬. 長子頃襄王立, 以其弟子蘭爲令尹.
楚人旣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. 屈平旣嫉之, 雖放流, 睠顧楚國, 繫心懷王, 不忘欲反, 冀幸君之一悟, 俗之一改也.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,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. 然終無可奈何, 故不可以反, 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.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, 莫不欲求忠以自爲, 擧賢以自佐,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, 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, 其所謂忠者不忠, 而所謂賢者不賢也.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, 故內惑於鄭袖, 外欺於張儀,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․令尹子蘭, 兵挫地削, 亡其六郡, 身客死於秦, 爲天下笑, 此不知人之禍也. 易曰, “井渫不食, 爲我心惻, 可以汲, 王明, 並受其福.” 王之不明, 豈足福哉. 令尹子蘭聞之, 大怒,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, 頃襄王怒而遷之.
屈原至於江濱, 被髮行吟澤畔, 顔色憔悴, 形容枯槁, 漁父見而問之曰, “子非三閭大夫歟. 何故而至此.” 屈原曰, “擧世混濁而我獨淸, 衆人皆醉而我獨醒, 是以見放.” 漁父曰, “夫聖人者, 不凝滯於物, 而能與世推移. 擧世混濁, 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. 衆人皆醉, 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. 何故懷瑾握瑜, 而自令見放爲.” 屈原曰, “吾聞之, 新沐者必彈冠, 新浴者必振衣,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, 受物之汶汶者乎. 寧赴常流, 而葬乎江魚腹中耳,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.” 乃作懷沙之賦. 於是懷石, 遂自沈汨羅以死.
屈原旣死之後, 楚有宋玉․唐勒․景差之徒者, 皆好辭而以賦見稱.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, 終莫敢直諫. 其後楚日以削, 數十年, 竟爲秦所滅. 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餘年, 漢有賈生, 爲長沙王太傅, 過湘水, 投書以弔屈原.
太史公曰, “余讀離騷․天問․招魂․哀郢, 悲其志, 適長沙, 觀屈原所自沈淵, 未嘗不垂涕, 想見其爲人, 及見賈生弔之, 又怪屈原以彼其材, 游諸侯, 何國不容, 而自令若是. 讀服鳥賦, 同生死, 輕去就, 又爽然自失矣.”

<第十 酷吏列傳序> (史記)

孔子曰, “導之以政, 齊之以刑, 民免而無恥, 導之以德, 齊之以禮, 有恥且格.” 老氏稱, “上德不德, 是以有德, 下德不失德, 是以無德.” “法令滋章, 盜賊多有.” 太史公曰, “信哉. 是言也.”
法令者治之具, 而非制治淸濁之源也. 昔天下之網嘗密矣, 然姦僞萌起, 其極也, 上下相遁, 至於不振. 當是之時, 吏治若救火揚沸, 非武健嚴酷, 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. 言道德者, 溺其職矣. 故曰, “聽訟, 吾猶人也, 必也使無訟乎.” “下士聞道, 大笑之.” 非虛言也.
漢興, 破觚而爲圜, 斲雕而爲朴, 網漏於呑舟之魚, 而吏治烝烝, 不至於姦, 黎民艾安. 由是觀之, 在彼不在此.

<第十一 游俠列傳序> (史記)

韓子曰, “儒以文亂法, 而俠以武犯禁.” 二者皆譏, 而學士多稱於世云.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, 輔翼其世主, 功名俱著於春秋, 固無可言者. 及若季次․原憲, 閭巷人也, 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, 義不苟合當世, 當世亦笑之. 故季次․原憲, 終身空室蓬戶, 褐衣疏食不厭, 死而已四百餘年, 而弟子志之不倦. 今游俠, 其行雖不軌於正義, 然其言必信, 其行必果, 已諾必誠, 不愛其軀, 赴士之阨困, 旣已存亡死生矣, 而不矜其能, 羞伐其德, 蓋亦有足多者焉.
且緩急人之所時有也. 太史公曰, “昔者虞舜窘于井廩, 伊尹負於鼎俎, 傳說匿於傅險, 呂尙困於棘津, 夷吾桎梏, 百里飯牛, 仲尼畏匡, 菜色陳蔡, 此皆學士所謂有道仁人也, 猶然遭此菑, 況以中材而涉亂世之末流乎. 其遇害何可勝道哉.” 鄙人有言曰, “何知人義, 已饗其利者爲有德.” 故伯夷醜周, 餓死首陽山, 而文武不以其故貶王, 跖蹻暴戾, 其徒誦義無窮. 由此觀之, “竊鉤者誅. 竊國者侯. 侯之門, 仁義存.” 非虛言也. 今拘學或拘咫尺之義, 久孤於世, 豈若卑論儕俗, 與世沈浮而取榮名哉. 而布衣之徒, 設取予然諾, 千里誦義, 爲死不顧世, 此亦有所長, 非苟而已也. 故士窮窘而得委命, 此豈非人之所謂賢豪間者邪. 誠使鄕曲之俠, 予季次․原憲比權量力, 效功於當世, 不同日而論矣. 要以功見言信, 俠客之義, 又曷可少哉.
古布衣之俠, 靡得而聞已. 近世延陵․孟嘗․春申․平原․信陵之徒, 皆因王者親屬, 藉於有土卿相之富厚, 招天下賢者, 顯名諸侯, 不可謂不賢者矣. 此如“順風而呼, 聲非加疾,” 其勢激也. 至如閭巷之俠, 脩行砥名, 聲施於天下, 莫不稱賢, 是爲難耳. 然儒墨皆排擯不載, 自秦以前, 匹夫之俠, 湮滅不見, 余甚恨之. 以余所聞, 漢興, 有朱家․田仲․王公․劇孟․郭解之徒, 雖時扞當世之文罔, 然其私義, 廉潔退讓, 有足稱者. 名不虛立, 士不虛附. 至如朋黨宗彊比周, 設財役貧, 豪暴侵凌孤弱, 恣欲自快, 游俠亦醜之. 余悲世俗不察其意, 而猥以朱家郭解等令與暴豪之徒同類, 而共笑之也.

<第十二 滑稽列傳> (史記)

孔子曰, “六藝於治一也, 禮以節人, 樂以發和, 書以道事, 詩以達意, 易以神化, 春秋以道義.” 太史公曰, “天道恢恢, 豈不大哉. 談言微中, 亦可以解紛.”
淳于髡者, 齊之贅壻也. 長不滿七尺, 滑稽多辯, 數使諸侯, 未嘗屈辱. 齊威王之時, 喜隱, 好爲淫樂長夜之飮. 沈湎不治, 委政卿大夫, 百官荒亂, 諸侯並侵. 國且危亡, 在於旦暮. 左右莫敢諫. 淳于髡說之以隱, 曰, “國中有大鳥, 止王之庭, 三年不蜚, 又不鳴, 王知此鳥何也.” 王曰, “此鳥不飛則已, 一飛沖天, 不鳴則已, 一鳴驚人.” 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, 賞一人, 誅一人, 奮兵而出, 諸侯振驚, 皆還齊侵地, 威行三十六年. 語在田完世家中.
威王八年, 楚大發兵加齊.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, 齎金百斤, 車馬十駟. 淳于髡仰天大笑, 官纓索絶. 王曰, “先生少之乎.” 髡曰, “何敢.” 王曰, “笑豈有說乎.” 髡曰, “今者臣從東方來, 見道傍有禳田者, 操一豚蹄․酒一盂而祝曰, ‘甌窶滿篝, 汙邪滿車, 五穀蕃熟, 穰穰滿家.’ 臣見其所持者狹, 而所欲者奢, 故笑之.” 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鎰, 白璧十雙, 車馬百駟. 髡辭而行, 至趙. 趙王與之精兵十萬, 革車千乘. 楚聞之, 夜引兵而去.
威王大說, 置酒後宮, 召髡賜之酒. 問曰, “先生能飮幾何而醉.” 對曰, “臣飮一斗亦醉, 一石亦醉.” 威王曰, “先生飮一斗而醉, 惡能飮一石哉. 其說可得聞乎.” 髡曰, “賜酒大王之前, 執法在傍, 御史在後, 髡恐懼俯伏而飮, 不過一斗徑醉矣. 若親有嚴客, 髡帣韝鞠跪, 侍酒於前, 時賜餘瀝, 奉觴上壽, 數起, 飮不過二斗徑醉矣. 若朋友交遊, 久不相見, 卒然相覩, 歡然道故, 私情相語, 飮可五六斗徑醉矣. 若乃州閭之會, 男女雜坐, 行酒稽留, 六博投壺, 相引爲曹, 握手無罰, 目眙不禁, 前有墮珥, 後有遺簪, 髡竊樂此, 飮可八斗而醉二參. 日暮酒闌, 合尊促坐, 男女同席, 履舃交錯, 杯盤狼藉, 堂上燭滅, 主人留髡而送客, 羅襦襟解, 微聞薌澤, 當此之時, 髡心最歡, 能飮一石. 故曰, ‘酒極則亂, 樂極則悲.’ 萬事盡然.” 言不可極, 極之而衰, 以諷諫焉. 齊王曰, “善.” 乃罷長夜之飮. 以髡爲諸侯主客. 宗室置酒, 髡嘗在側.

<第十三 貨殖列傳序> (史記)

老子曰, “至治之極, 鄰國相望, 鷄狗之聲相聞, 民各甘其食, 美其服, 安其俗, 樂其業, 至老死不相往來.” 必用此爲務, 輓近世, 塗民耳目, 則幾無行矣.
太史公曰, “夫神農以前, 吾不知已, 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, 耳目欲極聲色之好, 口欲窮芻豢之味, 身安逸樂, 而心誇矜勢能之榮, 使俗之漸民久矣. 雖戶說以眇論, 終不能化. 故善者因之, 其次利道之, 其次敎誨之, 其次整齊之, 最下者與之爭.”
夫山西饒材․竹․穀․纑․旄․玉石, 山東多魚․鹽․漆․絲․聲色, 江南出枏․梓․薑․桂․金․錫․連․丹沙․犀․瑇瑁․珠璣․齒․革, 龍門․碣石, 北多馬․牛․羊․旃․裘․筋․角, 銅․鐵則千里往往山出棊置, 此其大較也. 皆中國人民所喜好, 謠俗被服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. 故待農而食之, 虞而出之, 工而成之, 商而通之, 此寧有政敎發徵期會哉. 人各任其能, 竭其力, 以得所欲. 故物賤之徵貴, 貴之徵賤, 各勸其業, 樂其事, 若水之趨下, 日夜無休時. 不召而自來, 不求而民出之, 豈非道之所符, 而自然之驗邪.
周書曰, “農不出, 則乏其食, 工不出, 則乏其事, 商不出, 則三寶絶, 虞不出, 則財匱少, 財匱少, 而山澤不辟矣.” 此四者, 民所衣食之原也. 原大則饒, 原小則鮮. 上則富國, 下則富家. 貧富之道, 莫之奪予, 而巧者有餘, 拙者不足. 故太公望封於營丘, 地潟鹵, 人民寡. 於是太公勸其女功, 極技巧, 通魚鹽, 則人物歸之, 繈至而輻湊. 故齊冠帶衣履天下, 海岱之間, 斂袂而往朝焉. 其後, 齊中衰, 管子修之. 設輕重九府, 則桓公以霸. 九合諸侯, 一匡天下. 而管氏亦有三歸, 位在陪臣, 富於列國之君, 是以齊富彊至於威宣也. 故曰, “倉廩實而知禮節, 衣食足而知榮辱.” 禮生於有而廢於無. 故君子富, 好行其德, 小人富, 以適其力. 淵深而魚生之, 山深而獸往之, 人富而仁義附焉. 富者得勢益彰, 失勢則客無所之. 以而不樂, 夷狄益甚. 諺曰, “千金之子, 不死於市.” 此非空言也. 故曰, “天下熙熙, 皆爲利來, 天下壞壞, 皆爲利往.” 夫千乘之王, 萬家之侯, 百室之君, 尙猶患貧, 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.

<第十四 太史公自序> (史記)

太史公曰, “先人有言, ‘自周公卒, 五百歲而有孔子, 孔子卒後, 至於今五百歲. 有能紹明世, 正易傳, 繼春秋, 本詩書禮樂之際, 意在斯乎. 意在斯乎.’ 小子何敢讓焉.”
上大夫壺遂曰, “昔孔子何爲而作春秋哉.” 太史公曰, “余聞董生曰, ‘周道衰廢, 孔子爲魯司寇, 諸侯害之, 大夫壅之. 孔子知言之不用, 道之不行也, 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, 以爲天下儀表, 貶天子, 退諸侯, 討大夫, 以達王事而已矣.’ 子曰, ‘我欲載之空言, 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.’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, 下辨人事之紀, 別嫌疑, 明是非, 定猶豫, 善善․惡惡, 賢賢․賤不肖, 存亡國, 繼絶世, 補敝․起廢, 王道之大者也. 易著天地․陰陽․四時․五行, 故長於變, 禮經紀人倫, 故長於行, 書記先王之事, 故長於政, 詩記山川․谿谷․禽獸․草木․牝牡․雌雄, 故長於風, 樂, 樂所以立, 故長於和, 春秋辯是非, 故長於治人. 是故禮以節人, 樂以發和, 書以道事, 詩以達意, 易以道化, 春秋以道義. 撥亂世反之正, 莫近於春秋. 春秋文成數萬, 其指數千, 萬物之散聚, 皆在春秋. 春秋之中, 弑君三十六, 亡國五十二, 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. 察其所以, 皆失其本已. 故易曰, ‘失之毫釐, 差以千里.’ 故曰, ‘臣弑君, 子弑父, 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 其漸久矣.’ 故有國者不可以不知春秋, 前有讒而弗見, 後有賊而不知, 爲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, 守經事而不知其宜, 遭變事而不知其權. 爲人君父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, 必蒙首惡之名, 爲人臣子而不通於春秋之義者, 必陷簒弑之誅, 死罪之名. 其實皆以爲善, 爲之不知其義, 被之空言而不敢辭. 夫不通禮義之旨, 至於君不君, 臣不臣, 父不父, 子不子. 夫君不君, 則犯, 臣不臣, 則誅, 父不父, 則無道, 子不子, 則不孝. 此四行者, 天下之大過也, 以天下之大過予之, 則受而弗敢辭. 故春秋者, 禮義之大宗也. 夫禮禁未然之前, 法施已然之後, 法之所爲用者易見, 而禮之所爲禁者難知.”
壺遂曰, “孔子之時, 上無明君, 下不得任用, 故作春秋, 垂空文以斷禮義, 當一王之法. 今夫子上遇明天子, 下得守職, 萬事旣具, 咸各序其宜, 夫子所論, 欲以何明.” 太史公曰, “唯唯, 否否, 不然. 余聞之先人曰, ‘伏羲至純厚, 作易八卦, 堯舜之盛, 尙書載之, 禮樂作焉, 湯武之隆, 詩人歌之, 春秋采善貶惡, 推三代之德, 襃周室, 非獨刺譏而已也.’ 漢興以來, 至明天子, 獲符瑞, 建封禪, 改正朔, 易服色, 受命於穆淸, 澤流罔極. 海外殊俗, 重譯款塞, 請來獻見者, 不可勝道. 臣下百官, 力誦聖德, 猶不能宣盡其意. 且士賢能而不用, 有國者之恥, 主上明聖而德不布聞, 有司之過也.’ 且余嘗掌其官, 廢明聖盛德不載, 滅功臣․世家․賢大夫之業不述, 墮先人所言, 罪莫大焉. 余所謂述故事, 整齊其世傳, 非所謂作也. 而君比之於春秋, 謬矣.” 於是論次其文, 七年, 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禍, 幽於縲紲. 乃喟然而歎曰, “是余之罪也夫. 是余之罪也夫. 身毁不用矣.” 退而深惟曰, “夫詩․書隱約者, 欲遂其志之思也. 昔西伯拘羑里, 演周易, 孔子戹陳蔡, 作春秋, 屈原放逐, 著離騷, 左丘失明, 厥有國語, 孫子臏脚, 而論兵法, 不韋遷蜀, 世傳呂覽, 韓非因秦, 說難孤憤, 詩三百篇, 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爲作也. 此人皆意有所鬱結, 不得通其道也, 故述往事, 思來者.”
於是卒述陶唐以來, 至于麟止, 自黃帝始.

<第十五 報任少卿書> (司馬遷)

太史公牛馬走, 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, 曩者辱賜書, 敎以順於接物, 推賢進士爲務, 意氣懃懃懇懇, 若望僕不相師, 而用流俗人之言, 僕非敢如此也. 僕雖罷駑, 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, 顧自以爲身殘處穢, 動而見尤, 欲益反損, 是以獨鬱悒而與誰語. 諺曰, “誰爲爲之, 孰令聽之.” 蓋鍾子期死, 伯牙終身不復鼓琴. 何則. 士爲知己者用, 女爲說己者容. 若僕大質已虧缺矣, 雖才懷隨․和, 行若由․夷, 終不可以爲榮, 適足以見笑而自點耳. 書辭宜答, 會東從上來, 又迫賤事, 相見日淺, 卒卒無須臾之閒, 得竭志意. 今少卿抱不測之罪, 涉旬月, 迫季冬, 僕又薄從上雍, 恐卒然不可爲諱. 是僕終已不得舒憤懣以曉左右, 則長逝者魂魄, 私恨無窮, 請略陳固陋. 闕然久不報, 幸勿爲過.
僕聞之, 脩身者, 智之符也, 愛施者, 仁之端也, 取與者, 義之表也, 恥辱者, 勇之決也, 立名者, 行之極也. 士有此五者, 然後可以託於世, 而列於君子之林矣. 故禍莫憯於欲利, 悲莫痛於傷心, 行莫醜於辱先, 詬莫大於宮刑. 刑餘之人, 無所比數, 非一世也, 所從來遠矣. 昔衛靈公與雍渠同載, 孔子適陳, 商鞅因景監見, 趙良寒心, 同子參乘, 袁絲變色, 自古而恥之. 夫以中才之人, 事有關於宦豎, 莫不傷氣, 而況於慷慨之士乎. 如今朝廷雖乏人, 奈何令刀鋸之餘, 薦天下豪俊哉. 僕賴先人緖業, 得待罪輦轂下, 二十餘年矣. 所以自惟, 上之, 不能納忠效信, 有奇策才力之譽, 自結明主, 次之, 又不能拾遺補闕, 招賢進能, 顯巖穴之士, 外之, 又不能備行伍, 攻城野戰, 有斬將搴旗之功, 下之, 不能積日累勞, 取尊官厚祿, 以爲宗族交遊光寵. 四者無一遂, 苟合取容, 無所短長之效, 可見如此矣. 嚮者, 僕亦常廁下大夫之列, 陪外廷末議, 不以此時引維綱, 盡思慮, 今已虧形, 爲掃除之隸, 在闒茸之中, 乃欲仰首伸眉, 論列是非, 不亦輕朝廷, 羞當世之士邪. 嗟乎. 嗟乎. 如僕尙何言哉. 尙何言哉.
且事本末, 未易明也. 僕少貧不羈之材, 長無鄕曲之譽, 主上幸以先人之故, 使得奏薄伎, 出入周衛之中. 僕以爲戴盆何以望天, 故絶賓客之知, 亡室家之業, 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, 務一心營職, 以求親媚於主上, 而事乃有大謬不然者夫. 夫僕與李陵, 俱居門下, 素非能相善也, 趣舍異路, 未嘗銜盃酒, 接慇懃之餘懽. 然僕觀其爲人, 自守奇士, 事親孝, 與士信, 臨財廉, 取與義, 分別有讓, 恭儉下人, 常思奮不顧身, 以徇國家之急. 其素所蓄積也, 僕以爲有國士之風. 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, 赴公家之難, 斯以奇矣. 今擧事一不當, 而全軀保妻子之臣, 隨而媒糱其短, 僕誠私心痛之. 且李陵提步卒不滿五千, 深踐戎馬之地, 足歷王庭, 垂餌虎口, 橫挑彊胡, 仰億萬之師, 與單于連戰十有餘日, 所殺過當. 虜救死扶傷不給, 旃裘之君長咸震怖, 乃悉徵其左右賢王, 擧引弓之人, 一國共攻而圍之. 轉鬪千里, 矢盡道窮, 救兵不至, 士卒死傷如積. 然陵一呼勞, 軍士無不起, 躬自流涕, 沬血飮泣, 更張空弮, 冒白刃, 北嚮爭死敵者. 陵未沒時, 使有來報, 漢公卿王侯皆奉觴上壽. 後數日, 陵敗書聞, 主上爲之食不甘味, 聽朝不怡, 大臣憂懼, 不知所出. 僕竊不自料其卑賤, 見主上慘愴怛悼, 誠欲效其款款之愚, 以爲李陵素與士大夫絶甘分少, 能得人死力, 雖古之名將不能過也. 身雖陷敗, 彼觀其意, 且欲得其當而報於漢, 事已無可奈何, 其所嶊敗, 功亦足以暴於天下矣. 僕懷欲陳之而未有路, 適會召問, 卽以此指推言陵之功, 欲以廣主上之意, 塞睚眦之辭, 未能盡明. 明主不曉, 以爲僕沮貳師, 而爲李陵遊說, 遂下於理. 拳拳之忠, 終不能自列, 因爲誣上, 卒從吏議. 家貧, 貨賂不足以自贖, 交遊莫救, 左右親近, 不爲一言. 身非木石, 獨與法吏爲伍, 深幽囹圄之中, 誰可告愬者. 此眞少卿所親見, 僕行事豈不然乎. 李陵旣生降, 隤其家聲, 而僕又佴之蠶室, 重爲天下觀笑. 悲夫. 悲夫. 事未易一二爲俗人言也.
僕之先, 非有剖符丹書之功, 文史․星歷, 近乎卜祝之閒, 固主上所戲弄, 倡優所畜, 流俗之所輕也. 假令僕伏法受誅, 若九牛亡一毛, 與螻蟻何以異.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, 特以爲智窮罪極, 不能自免, 卒就死耳. 何也. 素所自樹立使然也. 人固有一死, 或重於太山, 或輕於鴻毛, 用之所趨異也. 太上不辱先, 其次不辱身, 其次不辱理色, 其次不辱辭令, 其次詘體受辱, 其次易服受辱, 其次關木索, 被箠楚受辱, 其次剔毛髮, 嬰金鐵受辱, 其次毁肌膚, 斷肢體受辱, 最下腐刑極矣. 傳曰, “刑不上大夫.” 此言士節不可不勉勵也. 猛虎在深山, 百獸震恐, 及在檻穽之中, 搖尾而求食, 積威約之漸也. 故士有畵地爲牢, 勢不可入, 削木爲吏, 議不可對, 定計於鮮也. 今交手足, 受木索, 暴肌膚, 受榜箠, 幽於圜牆之中. 當此之時, 見獄吏則頭槍地, 視徒隸則正惕息. 何者. 積威約之勢也. 及以至是, 言不辱者, 所謂强顔耳, 曷足貴乎. 且西伯伯也, 拘於羑里, 李斯相也, 具于五刑, 淮陰王也, 受械於陳, 彭越․張敖, 南面稱孤, 繫獄抵罪, 絳侯誅諸呂, 權傾五伯, 囚於請室, 魏其大將也, 衣赭衣, 關三木, 季布爲朱家鉗奴, 灌夫受辱於居室. 此人皆身至王侯將相, 聲聞鄰國, 及罪至罔加, 不能引決自裁, 在塵埃之中, 古今一體, 安在其不辱也. 由此言之, 勇怯, 勢也, 强弱, 形也, 審矣, 何足怪乎. 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, 以稍陵遲, 至於鞭箠之間, 乃欲引節, 斯不亦遠乎. 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, 殆爲此也. 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, 念父母, 顧妻子, 至激於義理者不然, 乃有所不得已也. 今僕不幸, 早失父母, 無兄弟之親, 獨身孤立. 少卿視僕於妻子何如哉. 且勇者不必死節, 怯夫慕義, 何處不勉焉. 僕雖怯懦, 欲苟活, 亦頗識去就之分矣, 何至自沈溺縲紲之辱哉. 且夫臧獲婢妾, 由能引決, 況僕之不得已乎. 所以隱忍苟活, 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, 恨私心有所不盡, 鄙陋沒世, 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.
古者, 富貴而名摩滅, 不可勝記, 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. 蓋文王拘而演周易, 仲尼厄而作春秋, 屈原放逐, 乃賦離騷, 在丘失明, 厥有國語, 孫子臏脚, 兵法脩列, 不韋遷蜀, 世傳呂覽, 韓非囚秦, 說難孤憤, 詩三百篇, 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爲作也. 此人皆意有鬱結, 不得通其道, 故述往事, 思來者. 乃如左丘無目, 孫子斷足, 終不可用, 退而論書策, 以舒其憤, 思垂空文以自見. 僕竊不遜, 近自託於無能之辭, 網羅天下放失舊聞, 略考其行事, 綜其終始, 稽其成敗興壞之紀. 上計軒轅, 下至于玆, 爲十表, 本紀十二, 書八章, 世家三十, 列傳七十, 凡百三十篇.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, 通古今之變, 成一家之言. 草創未就, 會遭此禍, 惜其不成, 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. 僕誠以著此書, 藏諸名山, 傳之其人, 通邑大都, 則僕償前辱之責, 雖萬被戮, 豈有悔哉. 然此可爲智者道, 難爲俗人言也.
且負下未易居, 下流多謗議. 僕以口語遇遭此禍, 重爲鄕里所戮笑, 以汙辱先人, 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丘墓乎. 雖累百世, 垢彌甚耳. 是以腸一日而九迴, 居則忽忽若有所亡, 出則不知其所往. 每念斯恥, 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. 身直爲閨閤之臣, 寧得自引於深藏岩穴邪. 故且從俗浮沈, 與時俯仰, 以通其狂惑. 今少卿乃敎以推賢進士, 無乃與僕私心刺謬乎. 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, 無益於俗, 不信, 適足取辱耳. 要之, 死日然後是非乃定. 書不能悉意, 略陳固陋. 謹再拜.


<卷六 漢文>

<第一 高帝求賢詔> (西漢文)

蓋聞王者莫高於周文, 伯者莫高於齊桓, 皆待賢人而成名. 今天下賢者智能, 豈特古之人乎. 患在人主不交故也, 士奚由進.
今吾以天之靈, 賢士大夫, 定有天下, 以爲一家. 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絶也, 賢人已與我共平之矣, 而不與吾共安利之, 可乎. 賢士大夫, 有肯從我游者, 吾能尊顯之. 布告天下, 使明知朕意.
御史大夫昌下相國, 相國酇侯下諸侯王, 御史中執法下郡守. 其有意稱明德者, 必身勸, 爲之駕, 遣詣相國府, 署行義年. 有而弗言, 覺, 免. 年老癃病, 勿遣.

<第二 文帝議佐百姓詔> (西漢文)

間者數年比不登, 又有水旱疾疫之災, 朕甚憂之. 愚而不明, 未達其咎.
意者朕之政有所失, 而行有過與. 乃天道有不順, 地利或不得, 人事多失和, 卑神廢不享與. 何以致此. 將百官之奉養或費, 無用之事或多與. 何其民食之寡乏也.
夫度田非益寡, 而計民未加益, 以口量地, 其於古猶有餘, 而食之甚不足者, 其咎安在. 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以害農者蕃, 爲酒醪以靡穀者多, 六畜之食焉者衆與.
細大之義, 吾未能得其中, 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議之. 有可以佐百姓者, 率意遠思, 無有所隱.

<第三 景帝令二千石修職詔> (西漢文)

雕文刻鏤, 傷農事者也, 錦繡纂組, 害女紅者也. 農事傷, 則飢之本也, 女紅害, 則寒之原也. 夫飢寒並至而能亡爲非者, 寡矣. 朕親耕, 后親桑, 以奉宗廟粢盛祭服, 爲天下先, 不受獻, 減太官, 省繇賦, 欲天下務農蠶, 素有畜積, 以備災害. 彊毋攘弱, 衆毋暴寡, 老耆以壽終, 幼孤得遂長.
今歲或不登, 民食頗寡, 其咎安在. 或詐僞爲吏, 吏以貨賂爲市, 漁奪百姓, 侵牟萬民. 縣丞, 長吏也, 姦法與盜盜, 甚無謂也. 其令二千石各脩其職, 不事官職耗亂者, 丞相以聞, 請其罪, 布告天下, 使明知朕意.

<第四 武帝求茂才異等詔> (西漢文)

蓋有非常之功, 必待非常之人, 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, 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. 夫泛駕之馬, 跅弛之士, 亦在御之而已. 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, 可爲將相及使絶國者.

<第五 過秦論上> (西漢文)

秦孝公據殽函之固, 擁雍州之地, 君臣固守, 以窺周室, 有席卷天下, 包擧宇內, 囊括四海之意, 幷呑八荒之心. 當是時也, 商君佐之, 內立法度, 務耕織, 修守戰之具, 外連衡而鬪諸侯. 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.
孝公旣沒, 惠文․武․昭襄蒙故業, 因遺策, 南取漢中, 西擧巴蜀, 東割膏腴之地, 北收要害之郡. 諸侯恐懼, 會盟而謀弱秦,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, 以致天下之士, 合從締交, 相與爲一. 當此之時, 齊有孟嘗, 趙有平原, 楚有春申, 魏有信陵, 此四君者, 皆明知而忠信, 寬厚而愛人, 尊賢重士, 約從離橫, 兼韓․魏․燕․趙․齊․楚․宋․衛․中山之衆. 於是六國之士, 有甯越․徐尙․蘇秦․杜赫之屬爲之謀, 齊明․周最․陳軫․昭滑․樓緩․翟景․蘇厲․樂毅之徒通其意, 吳起․孫臏․帶佗․兒良․王廖․田忌․廉頗․趙奢之倫制其兵. 嘗以十倍之地, 百萬之衆, 叩關而攻秦. 秦人開關延敵, 九國之師, 逡巡遁逃而不敢進.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, 而天下諸侯已困矣. 於是從散約解, 爭割地而賂秦. 秦有餘力而制其敝, 追亡逐北, 伏尸百萬, 流血漂櫓, 因利乘便, 宰割天下, 分裂河山, 彊國請服, 弱國入朝. 施及孝文王․莊襄王, 享國日淺, 國家無事.
及至秦王, 續六世之餘烈, 振長策而御宇內, 呑二周而亡諸侯, 履至尊而制六合, 執捶拊以鞭笞天下, 威振四海. 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․象郡, 百越之君, 俛首係頸, 委命下吏,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蕃離, 卻匈奴七百餘里,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,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. 於是廢先王之道, 焚百家之言, 以愚黔首, 墮名城, 殺豪俊, 收天下之兵, 聚之咸陽, 銷鋒鑄鐻, 以爲金人十二, 以弱天下之民. 然後踐華爲城, 因河爲池, 據億丈之城, 臨不測之谿以爲固. 良將勁弩, 守要害之處, 信臣精卒, 陳利兵而誰何. 天下已定, 秦王之心, 自以爲關中之固, 金城千里,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.
秦王旣沒, 餘威震于殊俗. 然而陳涉, 甕牖繩樞之子, 甿隸之人, 而遷徙之徒也, 才能不及中人, 非有仲尼․墨翟之賢, 陶朱․猗頓之富, 躡足行伍之間, 而倔起阡陌之中, 率罷散之卒, 將數百之衆, 轉而攻秦, 斬木爲兵, 揭竿爲旗, 天下雲集而響應, 贏糧而景從, 山東豪俊, 遂並起而亡秦族矣.
且夫天下非小弱也, 雍州之地, 殽函之固, 自若也, 陳涉之位, 非尊於齊․楚․燕․趙․韓․魏․宋․衛․中山之君也, 鉏耰棘矜, 非銛於鉤戟長鎩也, 謫戌之衆, 非抗於九國之師也, 深謀遠慮, 行軍用兵之道, 非及曩時之士也, 然而成敗異變, 功業相反. 試使山東之國, 與陳涉度長絜大, 比權量力,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, 然秦以區區之地, 致萬乘之權, 招八州而朝同列, 百有餘年矣, 然後以六合爲家, 殽函爲宮, 一夫作難而七廟墮, 身死人手, 爲天下笑者何也. 仁義不施, 而攻守之勢異也.

<第六 治安策一> (西漢文)

夫樹國固, 必相疑之勢. 下數被其殃, 上數爽其憂, 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. 今或親弟謀爲東帝, 親兄之子西鄕而擊, 今吳又見告矣. 天子春秋鼎盛, 行義未過, 德澤有加焉, 猶尙如是, 況莫大諸侯, 權力且十此者虖. 然而天下少安, 何也. 大國之王幼弱未壯, 漢之所置傅相, 方握其事. 數年之後, 諸侯之王, 大抵皆冠, 血氣方剛, 漢之傅相, 稱病而賜罷, 彼自丞․尉以上, 徧置私人, 如此有異淮南濟北之爲邪. 此時而欲爲治安, 雖堯舜不治. 黃帝曰, “日中必*혜, 操刀必割.” 今令此道順, 而全安甚易. 不肯早爲, 已迺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. 豈有異秦之季世虖.
夫以天子之位, 乘今之時, 因天之助, 尙憚以危爲安, 以亂爲治, 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, 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. 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. 假設天下如曩時, 淮陰侯尙王楚, 黥布王淮南, 彭越王梁, 韓信王韓, 張敖王趙, 貫高爲相, 盧綰王燕, 陳豨在代, 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, 當是時, 而陛下卽天子位, 能自安乎. 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. 天下殽亂, 高皇帝與諸公倂起, 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. 諸公幸者, 迺爲中涓, 其次厪得舍人, 材之不逮至遠也. 高皇帝以明聖威武, 卽天子位, 割膏腴之地, 以王諸公, 多者百餘城, 少者乃三四十縣, 德至渥也, 然其後十年之閒, 反者九起. 陛下之與諸公, 非親角材而臣之也, 又非身封王之也, 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爲安, 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.
然尙有可諉者, 曰疏. 臣請試言其親者, 假令悼惠王王齊, 元王王楚, 中子王趙, 幽王王淮陽, 共王王梁, 靈王王燕, 厲王王淮南, 六七貴人皆亡恙, 當是時, 陛下卽位, 能爲治虖. 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. 若此諸王, 雖名爲臣, 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, 慮亡不帝制而天子自爲者, 擅爵人, 赦死罪, 甚者或戴黃屋. 漢法令非行也, 雖行不軌如厲王者, 令之不肯聽, 召之安可致乎. 幸而來至, 法安可得加. 動一親戚, 天下圜視而起. 陛下之臣, 雖有悍如馮敬者, 適啓其口, 匕首已陷其匈矣. 陛下雖賢, 誰與領此. 故疏者必危, 親者必亂, 已然之效也. 其異姓負彊而動者, 漢已幸勝之矣, 又不易其所以然. 同姓襲是跡而動, 旣有徵矣, 其勢盡又復然. 殃禍之變, 未知所移, 明帝處之, 尙不能以安, 後世將如之何.
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, 而芒刃不頓者, 所排擊剝割, 皆衆理解也. 至於髖髀之所, 非斤則斧. 夫仁義恩厚, 人主之芒刃也, 權勢法制, 人主之斤斧也. 今諸侯王, 皆衆髖髀也, 釋斤斧之用, 而欲嬰以芒刃, 臣以爲不缺則折. 胡不用之淮南濟北. 勢不可也. 臣竊跡前事, 大抵彊者先反, 淮陰王楚最彊, 則最先反, 韓信倚胡, 則又反, 貫高因趙資, 則又反, 陳豨兵精, 則又反, 彭越用梁, 則又反, 黥布用淮南, 則又反, 盧綰最弱, 最後反, 長沙迺在二萬五千戶耳, 功少而最完, 勢疏而最忠, 非獨性異人也, 亦形勢然也. 曩令樊․酈․絳․灌據數十城而王, 今雖以殘亡, 可也, 令信越之倫, 列爲徹侯而居, 雖至今存可也. 然則天下之大計可知已.
欲諸王之皆忠附, 則莫若令如長沙王, 欲臣子之勿菹醢, 則莫若令如樊․酈等, 欲天下之治安, 莫若衆建諸侯而少其力. 力少, 則易使以義, 國小, 則亡邪心. 令海內之勢, 如身之使臂, 臂之使指, 莫不制從. 諸侯之君, 不敢有異心, 輻湊並進, 而歸命天子. 雖在細民, 且知其安, 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. 割地定制, 令齊․趙․楚各爲若干國, 使悼惠王․幽王․元王之子孫, 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, 地盡而止, 及燕․梁它國皆然. 其分地衆而子孫少者, 建以爲國, 空而置之, 須其子孫生者, 擧使君之. 諸侯之地, 其削頗入漢者, 爲徙其侯國, 及封其子孫也, 所以數償之. 一寸之地, 一人之衆, 天子亡所利焉, 誠以定治而已, 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. 地制壹定. 宗室子孫, 莫慮不王, 下無倍畔之心, 上無誅伐之志, 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. 法立而不犯, 令行而不逆, 貫高․利幾之謀不生, 柴奇․開章之計不萌, 細民鄕善, 大臣致順, 故天下咸知陛下之義. 臥赤子天下之上而安, 植遺腹, 朝委裘, 而天下不亂. 當時大治. 後世誦聖, 壹動而五業附, 陛下誰憚而久不爲此.
天下之勢, 方病大瘇. 一脛之大幾如要, 一指之大幾如股. 平居不可屈信, 一二指搐, 身慮亡聊. 失今不治, 必爲錮疾, 後雖有扁鵲, 不能爲已. 病非徒瘇也, 又苦蹠盭. 元王之子, 帝之從弟也, 今之王者, 從弟之子也, 惠王之子, 親兄子也, 今之王者, 兄子之子也. 親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, 疏者或制大權以偪天子, 臣故曰, “非徒病瘇也, 又故蹠盭.” 可痛哭者, 此病是也.

<第七 論貴粟疏> (西漢文)

聖王在上, 而民不凍飢者, 非能耕而食之, 織而衣之也, 爲開其資財之道也.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, 湯有七年之旱, 而國亡損瘠者, 以畜積多, 而備先具也. 今海內爲一, 土地人民之衆, 不避湯禹, 加以亡天災․數年之水旱, 而畜積未及者, 何也. 地有遺利, 民有餘力, 生穀之土未盡墾, 山澤之利未盡出也, 游食之民, 未盡歸農也.
民貧則姦邪生. 貧生於不足, 不足生於不農, 不農則不地著, 不地著則離鄕輕家, 民如鳥獸, 雖有高城深池, 嚴法重刑, 猶不能禁也. 夫寒之於衣, 不待輕煖, 飢之於食, 不待甘旨, 飢寒至身, 不顧廉恥.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, 終歲不製衣則寒. 夫腹飢不得食, 膚寒不得衣, 雖慈母不能保其子, 君安能以有其民哉. 明主知其然也, 故務民於農桑, 薄賦斂, 廣畜積, 以實倉廩, 備水旱, 故民可得而有也.
民者, 在上所以牧之, 趨利如水走下, 四方亡擇也. 夫珠玉金銀, 飢不可食, 寒不可衣, 然而衆貴之者, 以上用之故也, 其爲物輕微易藏, 在於把握, 可以周海內而亡飢寒之患. 此令臣輕背其主, 而民易去其鄕, 盜賊有所勸, 亡逃者得輕資也. 粟米布帛, 生於地, 長於時, 聚於力, 非可一日成也. 數石之重, 中人弗勝, 不爲姦邪所利, 一日弗得而飢寒至.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.
今農夫五口之家, 其服役者, 不下二人, 其能耕者, 不過百畝. 百畝之收, 不過百石. 春耕, 夏耘, 秋穫, 冬藏, 伐薪樵, 治官府, 給繇役, 春不得避風塵, 夏不得避暑熱, 秋不得避陰雨, 冬不得避寒凍, 四時之間, 亡日休息. 又私自送往迎來, 弔死問疾, 養孤長幼在其中. 勤苦如此, 尙復被水旱之災, 急政暴賦, 賦斂不時, 朝令而暮當具. 有者, 半賈而賣, 亡者, 取倍稱之息, 於是有賣田宅, 鬻子孫, 以償債者矣. 而商賈, 大者積貯倍息, 小者坐列販賣, 操其奇贏, 日游都市, 乘上之急, 所賣必倍. 故其男不耕耘, 女不蠶織, 衣必文采, 食必粱肉, 亡農夫之苦, 有阡陌之得. 因其富厚, 交通王侯, 力過吏勢, 以利相傾, 千里游敖, 冠蓋相望, 乘堅策肥, 履絲曳縞. 此商人所以兼幷農人, 農人所以流亡者也.
今法律踐商人, 商人已富貴矣, 尊農夫, 農夫已貧賤矣. 故俗之所貴, 主之所賤也, 吏之所卑, 法之所尊也. 上下相反, 好惡乖迕, 而欲國富法立, 不可得也. 方今之務, 莫若使民務農而已矣. 欲民務農, 在於貴粟. 貴粟之道, 在於使民以粟爲賞罰. 今募天下入粟縣官, 得以拜爵, 得以除罪, 如此, 富人有爵, 農民有錢, 粟有所渫. 夫能入粟以受爵, 皆有餘者也. 取於有餘, 以供上用, 則貧民之賦可損, 所謂損有餘, 補不足, 令出而民利者也. 順於民心, 所補者三, 一曰主用足, 二曰民賦少, 三曰勸農功. 今令, 民有車騎馬一匹者, 復卒三人. 車騎者, 天下武備也, 故爲復卒. 神農之敎曰, “有石城十仞, 湯池百步, 帶甲百萬, 而亡粟, 弗能守也.” 以是觀之, 粟者, 王者大用, 政之本務. 令民入粟受爵, 至五大夫以上, 迺復一人耳, 此其與騎馬之功, 相去遠矣.
爵者, 上之所擅, 出於口而亡窮, 粟者, 民之所種, 生於地而不乏. 夫得高爵與免罪, 人之所甚欲也. 使天下人入粟於邊. 以受爵免罪, 不過三歲, 塞下之粟必多 矣.

<第八 獄中上梁王書> (西漢文)

鄒陽從梁孝王游. 陽爲人有智略, 忼慨不苟合, 介於羊勝․公孫詭之間. 勝等疾陽, 惡之孝王. 孝王怒, 下陽吏, 將殺之. 陽迺從獄中上書, 曰, “臣聞忠無不報, 信不見疑. 臣常以爲然, 徒虛語耳.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, 白虹貫日, 太子畏之, 衛先生爲秦畵長平之事, 太白食昴, 昭王疑之. 夫精誠變天地, 而信不諭兩主, 豈不哀哉.
今臣盡忠竭誠, 畢議願知, 左右不明, 卒從吏訊, 爲世所疑,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, 而燕秦不寤也. 願大王孰察之. 昔玉人獻寶, 楚王誅之, 李斯竭忠, 胡亥極刑, 是以箕子陽狂, 接輿與避世, 恐遭此患也. 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, 而後楚王胡亥之聽, 毋使臣爲箕子接輿所笑. 臣聞比干剖心, 子胥鴟夷, 臣始不信, 迺今知之. 願大王孰察, 少加燐焉. 語曰, ‘有白頭如新, 傾蓋如故.’ 何則. 知與不知也. 故樊於期逃秦之燕, 藉荊軻首以奉丹事, 王奢去齊之魏, 臨城自剄, 以卻齊而存魏. 夫王奢樊於期非新於齊․秦而故於燕魏也, 所以去二國, 死兩君者, 行合於志, 慕義無窮也. 是以蘇秦不信於天下, 爲燕尾生, 白圭戰亡六城, 爲魏取中山. 何則. 誠有以相知也. 蘇秦相燕, 人惡之燕王, 燕王按劍而怒, 食以駃騠, 白圭顯於中山, 人惡之於魏文侯, 文侯賜以夜光之璧. 何則. 兩主二臣, 剖心析肝相信, 豈移於浮辭哉. 故女無美惡, 入宮見妒, 士無賢不肖, 入朝見嫉. 昔司馬喜臏脚於宋, 卒相中山, 范雎拉脅折齒於魏, 卒爲應侯. 此二人者, 皆信必然之畵, 捐朋黨之私, 挾孤獨之交, 故不能自免於嫉妒之人也. 是以申徒狄蹈雍之河, 徐衍負石入海. 不容於世, 義不苟取比周於朝, 以移主上之心. 故百里奚乞食於道路, 繆公委之以政, 甯戚飯牛車下, 桓公任之以國. 此二人者, 豈素宦於朝, 借譽於左右, 然後二主用之哉. 感於心, 合於行, 堅如膠桼, 昆弟不能離, 豈惑於衆口哉.
故偏聽生姦, 獨任成亂. 昔魯聽季孫之說, 逐孔子, 宋任子冉之計, 囚墨翟. 夫以孔墨之辯, 不能自免於讒諛, 而二國以危. 何則. 衆口鑠金, 積毁銷骨也.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國, 齊用越人子臧而彊威宣, 此二國豈係於俗, 牽於世, 繫奇偏之浮辭哉. 公聽並觀, 垂明當世. 故意合則胡越爲兄弟, 由余子臧是矣, 不合則骨肉爲讎敵, 朱象管蔡是矣. 今人主誠能用齊秦之明, 後宋魯之聽, 則五伯不足侔, 而三王易爲也. 是以聖王覺寤, 損子之之心, 而不說田常之賢, 封比干之後, 修孕婦之墓, 故功業覆於天下. 何則. 欲善亡厭也. 夫晉文親其讎, 彊伯諸侯, 齊桓用其仇, 而一匡天下. 何則. 慈仁殷勤, 誠加於心, 不可以虛辭借也.
至夫秦用商鞅之法, 東弱韓魏, 立彊天下, 卒車裂之. 越用大夫種之謀, 禽勁吳而伯中國, 遂誅其身. 是以孫叔敖三去相而不悔, 於陵子仲辭三公, 爲人灌園. 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, 懷可報之意, 披心腹, 見情素, 墮肝膽, 施德厚, 終與之窮達, 無愛於士, 則桀之犬可使吠堯, 跖之客可使刺由, 何況因萬乘之權, 假聖王之資乎. 然則軻湛七族, 要離燔妻子, 豈足爲大王道哉.
臣聞明月之珠, 夜光之璧, 以闇投人於道, 衆莫不按劍相眄者. 何則. 無因而至前也. 蟠木根柢, 輪囷離奇, 而爲萬乘器者, 以左右先爲之容也. 故無因而至前, 雖出隨珠和璧, 秪怨結而不見德. 有人先游, 則枯木朽株, 樹功而不忘. 今夫天下布衣窮居之士, 身在貧羸, 雖蒙堯舜之術, 挾伊管之辯, 懷龍逢比干之意, 而素無根柢之容, 雖竭精神, 欲開忠於當世之君, 則人主必襲按劍相眄之迹矣. 是使布衣之士不得爲枯木朽株之資也.
是以聖王制世御俗, 獨化於陶鈞之上, 而不牽乎卑亂之語, 不奪乎衆多之口. 故秦皇帝任中庶子蒙之言, 以信荊軻, 而匕首竊發, 周文王獵涇渭, 載呂尙歸, 以王天下. 秦信左右而亡, 周用烏集而王. 何則. 以其能越攣拘之語, 馳域外之議, 獨觀乎昭曠之道也. 今人主沈諂諛之辭, 牽帷廧之制, 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, 此鮑焦所以憤於世也.
臣聞盛飾入朝者, 不以私汙義, 底厲名號者, 不以利傷行. 故里名勝母, 曾子不入, 邑號朝歌, 墨子回車. 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籠於威重之權, 脅於位勢之貴, 回面汙行, 以事諂諛之人, 而求親近於左右, 則士有伏死崛穴巖藪之中耳, 安有盡忠信而趨闕下者哉.”

<第九 司馬相如上書諫獵> (西漢文)

相如從上至長楊獵, 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豕, 馳逐野獸. 相如因上疏諫, 其辭曰, “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, 故力稱烏獲, 捷言慶忌, 勇期賁育. 臣之愚竊以爲人誠有之, 獸亦宜然. 今陛下好陵阻險, 射猛獸, 卒然遇逸材之獸, 駭不存之地, 犯屬車之淸塵, 輿不及還轅, 人不暇施巧, 雖有烏獲逢蒙之技不能用, 枯木朽株, 盡爲難矣. 是胡越起於轂下, 而羌夷接軫也. 豈不殆哉. 雖萬全而無患, 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.
且夫淸道而後行, 中路而馳, 猶時有銜橛之變, 況乎涉豐草, 騁丘虛, 前有利獸之樂, 而內無存變之意, 其爲害也不難矣.
夫輕萬乘之重, 不以爲安, 而樂出萬有一危之塗以爲娛. 臣竊爲陛下不取.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, 而知者避危於無形. 禍固多藏於隱微, 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. 故鄙諺曰, ‘家絫千金, 坐不垂堂.’ 此言雖小, 可以諭大. 臣願陛下留意幸察.”

<第十 答蘇武書> (西漢文)

子卿足下, 勤宣令德, 策名淸時, 榮問休暢, 幸甚. 幸甚. 遠託異國, 昔人所悲. 望風懷想, 能不依依. 昔者不遺, 遠辱還答, 慰誨懃懃, 有踰骨肉. 陵雖不敏, 能不慨然. 自從初降, 以至今日, 身之窮因, 獨坐愁苦. 終日無覩, 但見異類. 韋韝毳幕, 以禦風雨, 羶肉酪漿, 以充飢渴. 擧目言笑, 誰與爲歡. 胡地玄冰, 邊土慘裂, 但聞悲風蕭條之聲. 涼秋九月, 塞外草衰, 夜不能寐, 側耳遠聽, 胡笳互動, 牧馬悲鳴, 吟嘯成羣, 邊聲四起. 晨坐聽之, 不覺淚下. 嗟乎. 子卿. 陵獨何心, 能不悲哉.
與子別後, 益復無聊. 上念老母, 臨年被戮, 妻子無辜, 並爲鯨鯢, 身負國恩, 爲世所悲. 子歸受榮, 我留受辱, 命也如何. 身出禮義之鄕, 而入無知之俗, 違棄君親之恩, 長爲蠻夷之域, 傷已. 令先君之嗣, 更成戎狄之族, 又自悲矣. 功大罪小, 不蒙明察, 孤負陵心區區之意. 每一念至, 忽然忘生. 陵不難刺心以自明, 刎頸以見志, 顧國家於我已矣, 殺身無益, 適足增羞, 故每攘臂忍辱, 輒復苟活. 左右之人, 見陵如此, 以爲不入耳之歡, 來相勸勉, 異方之樂, 秖令人悲, 增忉怛耳.
嗟乎. 子卿. 人之相知, 貴相知心. 前書倉卒, 未盡所懷, 故復略而言之,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, 出征絶域, 五將失道, 陵獨遇戰, 而裹萬里之糧, 帥徒步之師, 出天漢之外, 入彊胡之域, 以五千之衆, 對十萬之軍, 策疲乏之兵, 當新羈之馬, 然猶斬將搴旗, 追奔逐北, 滅跡掃塵, 斬其梟帥, 使三軍之士, 視死如歸. 陵也不才, 希當大任, 意謂此時, 功難堪矣.
匈奴旣敗, 擧國興師, 更練精兵, 彊踰十萬, 單于臨陣, 親自合圍. 客主之形, 旣不相如, 步馬之勢, 又甚懸絶. 疲兵再戰, 一以當千, 然猶扶乘創痛, 決命爭首. 死傷積野, 餘不滿百, 而皆扶病, 不任干戈, 然陵振臂一呼, 創病皆起, 擧刃指虜, 胡馬奔走. 兵盡矢窮, 人無尺鐵, 猶復徒首奮呼, 爭爲先登. 當此時也, 天地爲陵震怒, 戰士爲陵飮血, 單于謂陵不可復得, 便欲引還, 而賊臣敎之, 遂便復戰, 故陵不免耳.
昔高皇帝以三十萬衆, 困於平城. 當此之時, 猛將如雲, 謀臣如雨, 然猶七日不食, 僅乃得免. 況當陵者, 豈易爲力哉. 而執事者云云. 苟怨陵以不死, 然, 陵不死, 罪也. 子卿視陵, 豈偸生之士, 而惜死之人哉. 寧有背君親, 捐妻子, 而反爲利者乎. 然陵不死, 有所爲也. 故欲如前書之言, 報恩於國主耳. 誠以虛死不如立節, 滅名不如報德也. 昔范蠡不殉會稽之恥, 曹沬不死三敗之辱, 卒復句踐之讐, 報魯國之羞. 區區之心, 切慕此耳. 何圖志未立而怨已成, 計未從而骨肉受刑. 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.
足下又云, “漢與功臣不薄.” 子爲漢臣, 安得不云爾乎. 昔蕭樊囚縶, 韓彭葅醢, 鼂錯受戮, 周魏見辜, 其餘佐命立功之士, 賈誼亞夫之徒, 皆信命世之才, 抱將相之具, 而受小人之讒, 並受禍敗之辱, 卒使懷才受謗, 能不得展. 彼二子之遐擧, 誰不爲之痛心哉. 陵先將軍功略蓋天地, 義勇冠三軍, 徒失貴臣之意, 剄身絶域之表, 此功臣義士所以負戟而長歎者也. 何謂不薄哉.
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, 適萬乘之虜, 遭時不遇, 至於伏劍不顧, 流離辛苦, 幾死朔北之野. 丁年奉使, 皓首而歸. 老母終堂, 生妻去帷. 此天下所希聞, 古今所未有也. 蠻貊之人, 尙猶嘉子之節, 況爲天下之主乎. 陵謂足下, 當享茅土之薦, 受千乘之賞. 聞子之歸, 賜不過二百萬, 位不過典屬國, 無尺土之封, 加子之勤, 而妨功害能之臣, 盡爲萬戶侯, 親戚貪佞之類, 悉爲廊廟宰. 子尙如此, 陵復何望哉.
且漢厚誅陵以不死, 薄賞子以守節, 欲使遠聽之臣, 望風馳命, 此實難矣. 所以每顧而不悔者也. 陵雖孤恩, 漢亦負德. 昔人有言, “雖忠不烈, 視死如歸.” 陵誠能安, 而主豈復能眷眷乎. 男兒生以不成名, 死則葬蠻夷中. 誰復能屈身稽顙, 還向北闕, 使刀筆之吏, 弄其文墨邪. 願足下勿復望陵. 嗟乎. 子卿. 夫復何言. 相去萬里, 人絶路殊, 生爲別世之人, 死爲異域之鬼, 長與足下生死辭矣. 幸謝故人, 勉事聖君. 足下胤子無恙, 勿以爲念. 努力自愛. 時因北風, 復惠德音. 李陵頓首.

<第十一 尙德緩刑書> (西漢文)

昭帝崩, 昌邑王賀廢, 宣帝初卽位, 溫舒上書, 言宜尙德緩刑. 其辭曰, “臣聞齊有無知之禍, 而桓公以興, 晉有驪姬之難, 而文公用伯, 近世趙王不終, 諸呂作難, 而孝文爲太宗. 繇是觀之, 禍亂之作, 將以開聖人也. 故桓文扶微興壞, 尊文武之業, 澤加百姓, 功潤諸侯, 雖不及三王, 天下歸仁焉. 文帝永思至德, 以承天心, 崇仁義, 省刑罰, 通關梁, 一遠近, 敬賢如大賓, 愛民如赤子, 內恕情之所安, 而施之於海內, 是以囹圄空虛, 天下太平. 夫繼變化之後, 必有異舊之恩, 此賢聖所以昭天命也. 往者昭帝卽世而無嗣, 大臣憂戚, 焦心合謀, 皆以昌邑尊親, 援而立之, 然天不授命, 淫亂其心, 遂以自亡. 深察禍變之故, 迺皇天之所以開至聖也. 故大將軍受命武帝, 股肱漢國, 披肝膽, 決大計, 黜亡義, 立有德, 輔天而行, 然後宗廟以安, 天下咸寧. 臣聞春秋正卽位, 大一統而愼始也. 陛下初登至尊, 與天合符, 宜改前世之失, 正始受命之統, 滌煩文, 除民疾, 存亡繼絶, 以應天意.
臣聞秦有十失, 其一尙存, 治獄之吏是也. 秦之時, 羞文學, 好武勇, 賤仁義之士, 貴治獄之吏, 正言者謂之誹謗, 遏過者謂之妖言, 故盛服先生, 不用於世, 忠良切言, 皆鬱於胸, 譽諛之聲, 日滿於耳, 虛美熏心, 實禍蔽塞, 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. 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, 亡金革之危, 飢寒之患, 父子夫妻勠力安家, 然太平未洽者, 獄亂之也. 夫獄者, 天下之大命也. 死者不可復生. 絶者不可復屬. 書曰, ‘與其殺不辜, 寧失不經.’ 今治獄吏則不然, 上下相敺, 以刻爲明, 深者獲公名, 平者多後患. 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, 非憎人也, 自安之道, 在人之死. 是以死人之血流離於市, 被刑之徒比肩而立, 大辟之計, 歲以萬數, 此仁聖之所以傷也. 太平之未洽, 凡以此也.
夫人情安則樂生, 痛則思死, 棰楚之下, 何求而不得. 故囚人不勝痛, 則飾辭以視之, 吏治者利其然, 則指道以明之, 上奏畏卻, 則鍛練而周內之, 蓋奏當之成, 雖咎繇聽之, 猶以爲死有餘辜. 何則. 成練者衆, 文致之罪明也. 是以獄吏專爲深刻, 殘賊而亡極, 婾爲一切, 不顧國患, 此世之大賊也. 故俗語曰, ‘畵地爲獄, 議不入, 刻木爲吏, 期不對.’ 此皆疾吏之風, 悲痛之辭也. 故天下之患, 莫深於獄, 敗法亂正, 離親塞道, 莫甚乎治獄之吏, 此所謂一尙存者也.
臣聞烏鳶之卵不毁, 而後鳳凰集, 誹謗之罪不誅, 而後良言進. 故古人有言, ‘山藪藏疾, 川澤納汙, 瑾瑜匿惡, 國君含詬.’ 唯陛下除誹謗以招切言, 開天下之口, 廣箴諫之路, 埽亡秦之失, 尊文武之德, 省法制, 寬刑罰, 以廢治獄, 則太平之風可興於世, 永履和樂, 與天亡極. 天下幸甚.” 上善其言.

<第十二 報孫會宗書> (西漢文)

惲旣失爵位, 家居治産業, 起室宅, 以財自娛. 歲餘, 其友人安定太守西河孫會宗, 知略士也, 與惲書諫戒之. 爲言大臣廢退, 當闔門惶懼, 爲可憐之意, 不當治産業, 通賓客, 有稱譽. 惲, 宰相子, 少顯朝廷, 一朝晻昧, 語言見廢, 內懷不服, 報會宗書曰, “惲材朽行穢, 文質無所厎. 幸賴先人餘業, 得備宿衛, 遭遇時變, 以獲爵位. 終非其任, 卒與禍會. 足下哀其愚蒙, 賜書敎督以所不及, 殷勤甚厚, 然竊恨足下不深惟其終始, 而猥隨俗之毁譽也. 言鄙陋之愚心, 若逆指而文過, 黙而息乎, 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, 故敢略陳其愚, 唯君子察焉.
惲家方隆盛時, 乘朱輪者十人. 位在列卿, 爵爲通侯, 總領從官, 與聞政事. 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, 以宣德化, 又不能與羣僚同心幷力, 陪輔朝廷之遺忘, 已負竊位素餐之責久矣. 懷祿貪勢, 不能自退, 遭遇變故, 橫被口語, 身幽北闕, 妻子滿獄. 當此之時, 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, 豈意得全首領, 復奉先人之丘墓乎.
伏惟聖主之恩, 不可勝量. 君子游道, 樂以忘憂, 小人全軀, 說以忘罪. 竊自思念, 過已大矣, 行已虧矣, 長爲農夫以沒世矣. 是故身率妻子, 戮力耕桑, 灌園治産, 以給公上. 不意當復用此爲譏議也.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, 聖人弗禁. 故君父至尊親, 送其終也, 有時而旣. 臣之得罪, 已三年矣. 田家作苦, 歲時伏臘, 亨羊炰羔, 斗酒自勞. 家本秦也, 能爲秦聲, 婦趙女也, 雅善鼓瑟, 奴婢歌者數人, 酒後耳熱, 仰天拊缶, 而呼烏烏. 其詩曰, ‘田彼南山, 蕪穢不治. 種一頃豆, 落而爲萁. 人生行樂耳, 須富貴何時.’ 是日也, 拂衣而喜, 奮褎低卬, 頓足起舞. 誠淫荒無度, 不知其不可也.
惲幸有餘祿, 方糴賤販貴, 逐什一之利. 此賈豎之事, 汙辱之處, 惲親行之. 下流之人, 衆毁所歸, 不寒而栗. 雖雅知惲者, 猶隨風而靡, 尙何稱譽之有. 董生不云乎, ‘明明求仁義, 常恐不能化民者, 卿大夫意也, 明明求財利, 常恐困乏者, 庶人之事也.’ 故道不同, 不相爲謀, 今子尙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僕哉.
夫西河魏土, 文侯所興, 有段干木․田子方之遺風, 漂然皆有節槩, 知去就之分. 頃者, 足下離舊土, 臨安定, 安定山谷之間, 昆戎舊壤, 子弟貪鄙, 豈習俗之移人哉. 於今迺睹子之志矣. 方當盛漢之隆, 願勉旃. 毋多談.”

<第十三 臨淄勞耿弇> (東漢文)

車駕至臨淄, 自勞君, 羣臣大會. 帝謂弇曰, “昔韓信破歷下以開基, 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迹, 此皆齊之西界, 功足相方, 而韓信襲擊已降, 將軍獨拔勍敵, 其功乃難於信也.
又田橫亨酈生, 乃田橫降, 高帝詔衛尉不聽爲仇. 張步前亦殺伏隆, 若步來歸命, 吾當詔大司徒釋其怨, 又事尤相類也.
將軍前在南陽, 建此大策, 常以爲落落難合, 有志者事竟成也.”

<第十四 誡兄子嚴敦書> (東漢文)

援兄子嚴․敦, 並喜譏議, 而通輕俠客. 援前在交趾, 還書誡之曰, “吾欲汝曹聞人過失, 如聞父母之名, 耳可得聞, 口不可得言也. 好論議人長短, 妄是非正法, 此吾所大惡也, 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. 汝曹知吾惡之甚矣, 所以復言者, 施衿結褵, 申父母之戒,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.
龍伯高敦厚周愼, 口無擇言, 謙約節儉. 廉公有威. 吾愛之重之, 願汝曹効之. 杜季良豪俠好義, 憂人之憂, 樂人之樂, 淸濁無所失. 父喪致客, 數郡畢至. 吾愛之重之, 不願汝曹効也. 效伯高不得, 猶爲謹敕之士, 所謂刻鵠不成, 尙類鶩者也. 效季良不得, 陷爲天下輕薄子, 所謂畵虎不成, 反類狗者也. 訖今季良尙未可知, 郡將下車輒切齒, 州郡以爲言, 吾常爲寒心, 是以不願子孫効也.”

<第十五 前出師表> (後漢文)

臣亮言, 先帝創業未半, 而中道崩殂. 今天下三分, 益州罷弊,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.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, 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, 蓋追先帝之殊遇, 欲報之於陛下也. 誠宜開張聖聽, 以光先帝遺德, 恢宏志士之氣, 不宜妄自菲薄, 引喩失義, 以塞忠諫之路也. 宮中府中俱爲一體, 陟罰臧否, 不宜異同. 若有作姦犯科, 及爲忠善者, 宜付有司論其刑賞,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, 不宜偏私, 使內外異法也.
侍中․侍郞郭攸之․費禕․董允等, 此皆良實, 志慮忠純,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. 愚以爲宮中之事, 事無大小, 悉以咨之, 然後施行, 必能裨補闕漏, 有所廣益, 將軍向寵, 性行淑均, 曉暢軍事, 試用於昔日, 先帝稱之曰“能”, 是以衆議擧寵爲督. 愚以爲營中之事, 悉以咨之, 必能使行陣和睦, 優劣得所. 親賢臣, 遠小人, 此先漢所以興隆也, 親小人, 遠賢臣, 此後漢所以傾頹也. 先帝在時, 每與臣論此事, 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. 侍中․尙書․長史․參軍, 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, 願陛下親之信之, 則漢室之隆, 可計日而待也.
臣本布衣, 躬耕於南陽, 苟全性命於亂世, 不求聞達於諸侯. 先帝不以臣卑鄙, 猥自枉屈,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, 諮臣以當世之事, 由是感激, 遂許先帝以驅馳. 後値傾覆, 受任於敗軍之際, 奉命於危難之間, 爾來二十有一年矣. 先帝知臣謹愼,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. 受命以來, 夙夜憂勤, 恐託付不效, 以傷先帝之明, 故五月渡瀘, 深入不毛. 今南方已定, 兵甲已足, 當獎率三軍, 北定中原, 度竭駑鈍, 攘除姦凶, 興復漢室, 還於舊都,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. 至於斟酌損益, 進盡忠言, 則攸之․禕․允之任也.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, 不效則治臣之罪, 以告先帝之靈. 若無興德之言, 則戮攸之․禕․允等, 以彰其慢. 陛下亦宜自課, 以諮諏善道, 察納雅言, 深追先帝遺詔, 臣不勝受恩感激. 今當遠離, 臨表涕泣, 不知所云.

<第十六 後出師表> (後漢文)

先帝慮漢賊不兩立, 王業不偏安, 故託臣以討賊也. 以先帝之明, 量臣之才, 固知臣伐賊, 才弱敵彊也. 然不伐賊, 王業亦亡, 惟坐而待亡, 孰與伐之. 是故託臣而弗疑也.
臣受命之日, 寢不安席, 食不甘味. 思惟北征, 宜先入南, 故五月渡瀘, 深入不毛, 幷日而食. 臣非不自惜也, 顧王業不得偏全於蜀都, 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. 而議者謂爲非計. 今賊適疲於西, 又務於東. 兵法乘勞, 此進趨之時也. 謹陳其事如左,
高帝明竝日月, 謀臣淵深, 然陟險被創, 危然後安. 今陛下未及高帝, 謀臣不如良平, 而欲以長策取勝, 坐定天下. 此臣之未解一也. 劉繇王朗, 各據州郡, 論安言計, 動引聖人, 羣疑滿腹, 衆難塞胸, 今歲不戰, 明年不征, 使孫策坐大, 遂幷江東. 此臣之未解二也. 曹操智計殊絶於人, 其用兵也, 髣髴孫吳, 然困於南陽, 險於烏巢, 危於祁連, 偪於黎陽, 幾敗北山, 殆死潼關, 然後僞定一時爾. 況臣才弱, 而欲以不危而定之. 此臣之未解三也.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, 四越巢湖不成, 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, 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. 先帝每稱操爲能, 猶有此失, 況臣駑下, 何能必勝. 此臣之未解四也. 自臣到漢中, 中間朞年耳, 然喪趙雲․陽羣․馬玉․閻芝․丁立․白壽․劉郃․鄧銅等, 及曲長․屯將七十餘人, 突將無前, 賨叟․靑羌․散騎武騎一千餘人, 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, 非一州之所有, 若復數年, 則損三分之二也, 當何以圖敵. 此臣之未解五也. 今民窮兵疲, 而事不可息, 事不可息, 則住與行勞費正等, 而不及早圖之, 欲以一州之地, 與賊持久. 此臣之未解六也.
夫難平者, 事也. 昔先帝敗軍於楚, 當此時, 曹操拊手, 謂天下以定. 然後先帝東連吳越, 西取巴蜀, 擧兵北征, 夏侯授首, 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. 然後吳更違盟, 關羽毁敗, 秭歸蹉跌, 曹丕稱帝. 凡事如是, 難可逆料. 臣鞠躬盡力, 死而後已. 至於成敗利鈍, 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.

<卷七 六朝唐文>

<第一 陳情表> (李密)

臣密言, 臣以險釁, 夙遭閔凶. 生孩六月, 慈父見背. 行年四歲, 舅奪母志. 祖母劉愍臣孤弱, 躬親撫養. 臣少多疾病, 九歲不行, 零丁孤苦, 至于成立. 旣無伯叔, 終鮮兄弟, 門衰祚薄, 晩有兒息. 外無朞功强近之親, 內無應門五尺之僮. 煢煢獨立, 形影相弔. 而劉夙嬰疾病, 常在牀蓐, 臣侍湯藥, 未曾廢離.
逮奉聖朝, 沐浴淸化. 前太守臣逵, 察臣孝廉, 後刺史臣榮, 擧臣秀才, 臣以供養無主, 辭不赴命. 詔書特下, 拜臣郞中. 尋蒙國恩, 除臣洗馬. 猥以微賤, 當侍東宮,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. 臣具以表聞, 辭不就職. 詔書切峻, 責臣逋慢, 郡縣逼迫, 催臣上道, 州司臨門, 急於星火. 臣欲奉詔奔馳, 則劉病日篤, 欲苟順私情, 則告訴不許. 臣之進退, 實爲狼狽.
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, 凡在故老, 猶蒙矜育, 況臣孤苦, 特爲尤甚. 且臣少仕僞朝, 歷職郞署, 本圖宦達, 不矜名節. 今臣亡國賤俘, 至微至陋, 過蒙拔擢, 寵命優渥, 豈敢盤桓, 有所希冀. 但以劉日薄西山, 氣息奄奄, 人命危淺, 朝不慮夕. 臣無祖母, 無以至今日, 祖母無臣, 無以終餘年. 母孫二人, 更相爲命,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.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, 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,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, 報養劉之日短也. 烏鳥私情, 願乞終養.
臣之辛苦, 非獨蜀之人士, 及二州牧伯, 所見明知, 皇天后土, 實所共鑒, 願陛下矜愍愚誠, 聽臣微志. 庶劉僥倖, 保卒餘年. 臣生當隕首, 死當結草.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, 謹拜表以聞.

<第二 蘭亭集序> (王義之)

永和九年, 歲在癸丑, 暮春之初,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, 修禊事也. 羣賢畢至, 少長咸集. 此地有崇山峻嶺, 茂林修竹, 又有淸流激湍, 映帶左右. 引以爲流觴曲水, 列坐其次, 雖無絲竹管絃之盛, 一觴一詠, 亦足以暢敘幽情.
是日也, 天朗氣淸, 惠風和暢, 仰觀宇宙之大, 俯察品類之盛, 所以游目騁懷, 足以極視聽之娛, 信可樂也.
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, 或取諸懷抱, 晤言一室之內, 或因寄所託, 放浪形骸之外. 雖趣舍萬殊, 靜躁不同, 當其欣於所遇, 暫得於己, 快然自足, 不知老之將至. 及其所之旣倦, 情隨事遷, 感慨係之矣. 向之所欣, 俛仰之間, 已爲陳迹,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, 況修短隨化, 終期於盡. 古人云, “死生亦大矣.” 豈不痛哉.
每覽昔人興感之由, 若合一契, 未嘗不臨文嗟悼, 不能喩之於懷. 固知一死生爲虛誕, 齊彭殤爲妄作. 後之視今, 亦猶今之視昔, 悲夫. 故列敍時人, 錄其所述, 雖世殊事異, 所以興懷, 其致一也. 後之覽者, 亦將有感於斯文.

<第三 歸去來辭> (陶淵明)

歸去來兮, 田園將蕪胡不歸. 旣自以心爲形役, 奚惆悵而獨悲. 悟已往之不諫, 知來者之可追, 實迷途其未遠, 覺今是而昨非.
舟搖搖以輕颺, 風飄飄而吹衣. 問征夫以前路, 恨晨光之熹微. 乃瞻衡宇, 載欣載奔. 僮僕歡迎, 稚子候門. 三徑就荒, 松菊猶存. 攜幼入室, 有酒盈罇. 引壺觴以自酌, 眄庭柯以怡顔. 倚南窗以寄慠, 審容膝之易安. 園日涉以成趣, 門雖設而常關. 策扶老以流憩, 時矯首而遐觀. 雲無心以出岫, 鳥倦飛而知還. 景翳翳以將入, 撫孤松而盤桓.
歸去來兮, 請息交以絶游. 世與我而相遺, 復駕言兮焉求. 悅親戚之情話, 樂琴書以消憂. 農人告余以春及, 將有事乎西疇. 或命巾車, 或棹孤舟. 旣窈窕以尋壑, 亦崎嶇而經丘. 木欣欣以向榮, 泉涓涓而始流. 羨萬物之得時, 感吾生之行休.
已矣乎. 寓形宇內復幾時. 曷不委心任去留. 胡爲遑遑欲何之. 富貴非吾願, 帝鄕不可期. 懷良辰以孤往, 或植杖而耘耔. 登東皐以舒嘯, 臨淸流而賦詩. 聊乘化以歸盡, 樂夫天命復奚疑.

<第四 桃花源記> (陶淵明)

晉太元中, 武陵人, 捕魚爲業, 緣溪行, 忘路之遠近, 忽逢桃花林, 夾岸數百步, 中無雜樹, 芳草鮮美, 落英繽紛, 漁人甚異之. 復前行, 欲窮其林. 林盡水源, 便得一山. 山有小口, 髣髴若有光, 便捨船, 從口入.
初極狹, 纔通人, 復行數十步, 豁然開朗. 土地平曠, 屋舍儼然. 有良田․美池․桑․竹之屬, 阡陌交通, 雞犬相聞. 其中往來種作, 男女衣著, 悉如外人, 黃髮․垂髫, 並怡然自樂. 見漁人, 乃大驚, 問所從來, 具答之. 便要還家, 設酒․殺雞․作食. 村中聞有此人, 咸來問訊. 自云, “先世避秦時亂, 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, 不復出焉, 遂與外人間隔.” 問今是何世, 乃不知有漢, 無論魏․晉. 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, 皆歎惋. 餘人各復延至其家, 皆出酒食. 停數日, 辭去. 此中人語云, “不足爲外人道也.”
旣出, 得其船, 便扶向路, 處處誌之. 及郡下, 詣太守, 說如此, 太守卽遣人隨其往, 尋向所誌, 遂迷不復得路. 南陽劉子驥, 高尙士也, 聞之, 欣然規往, 未果, 尋病終. 後遂無問津者.

<第五 五柳先生傳> (陶淵明)

先生不知何許人也, 亦不詳其姓字, 宅邊有五柳樹, 因以爲號焉. 閑靜少言, 不慕榮利. 好讀書, 不求甚解, 每有會意, 欣然忘食. 性嗜酒, 家貧不能常得. 親舊知其如此, 或置酒招之, 造飮輒盡, 期在必醉, 旣醉而退, 曾不吝情去留. 環堵蕭然, 不蔽風日, 短褐穿結, 簞瓢屢空, 晏如也. 嘗著文章自娛, 頗示己志. 忘懷得失, 以此自終.
贊曰, 黔婁有言, “不戚戚於貧賤, 不汲汲於富貴.” 其言玆若人之儔乎. 銜觴賦詩, 以樂其志, 無懷氏之民歟. 葛天氏之民歟.

<第六 北山移文> (孔稚珪)

鍾山之英, 草堂之靈, 馳煙驛路, 勒移山庭. 夫以耿介拔俗之標, 瀟灑出塵之想, 度白雪以方絜, 干靑雲而直上, 吾方知之矣. 若其亭亭物表, 皎皎霞外, 芥千金而不盼, 屣萬乘其如脫, 聞鳳吹於洛浦, 値薪歌於延瀨, 固亦有焉. 豈期終始參差, 蒼黃翻覆, 淚翟子之悲, 慟朱公之哭, 乍廻跡以心染, 或先貞而後黷, 何其謬哉. 鳴呼. 尙生不存, 仲氏旣往, 山阿寂寥, 千載誰賞.
世有周子, 儁俗之士, 旣文旣博, 亦玄亦史. 然而學遁東魯, 習隱南郭, 竊吹草堂, 濫巾北岳, 誘我松桂, 欺我雲壑, 雖假容於江皐, 乃纓情於好爵.
其始至也, 將欲排巢父, 拉許由, 傲百氏, 蔑王侯. 風情張日, 霜氣橫秋, 或歎幽人長往, 或怨王孫不游. 談空空於釋部, 覈玄玄於道流. 務光何足比. 涓子不能儔.
及其鳴騶入谷, 鶴書赴隴, 形馳魄散, 志變神動. 爾乃眉軒席次, 袂聳筵上, 焚芰製而裂荷衣, 抗塵容而走俗狀. 風雲悽其帶憤, 石泉咽而下愴, 望林巒而有失, 顧草木而如喪.
至其紐金章, 綰墨綬, 跨屬城之雄, 冠百里之首, 張英風於海甸, 馳妙譽於浙右. 道帙長擯, 法筵久埋, 敲扑諠囂犯其慮, 牒訴倥傯裝其懷. 琴歌旣斷, 酒賦無續, 常綢繆於結課, 每紛綸於折獄. 籠張趙於往圖, 架卓魯於前籙. 希蹤三輔豪, 馳聲九州牧.
使我高霞孤映, 明月獨擧, 靑松落蔭, 白雲誰侶. 磵戶摧絶無與歸, 石徑荒涼徒延佇. 至於還飆入幕, 寫霧出楹, 蕙帳空兮夜鶴怨, 山人去兮曉猿驚. 昔聞投簪逸海岸, 今見解蘭縛塵纓. 於是南嶽獻嘲, 北隴騰笑, 列壑爭譏, 攢峯竦誚. 慨遊子之我欺, 悲無人以赴弔. 故其林慚無盡, 澗愧不歇, 秋桂遣風, 春蘿罷月, 騁西山之逸議, 馳東皐之素謁.
今又促裝下邑, 浪栧上京, 雖情投於魏闕, 或假步於山扃. 豈可使芳杜厚顔, 薜荔蒙恥, 碧嶺再辱, 丹崖重滓, 塵游躅於蕙路, 汙淥池以洗耳. 宜扃岫幌, 掩雲關, 斂輕霧, 藏鳴湍, 截來轅於谷口, 杜妄轡於郊端. 於是叢條瞋膽, 疊潁怒魄, 或飛柯以折輪, 乍低枝而掃迹, 請迴俗士駕, 爲君謝逋客.

<第七 諫太宗十思疏> (魏徵)

臣聞, 求木之長者, 必固其根本, 欲流之遠者, 必浚其泉源, 思國之安者, 必積其德義. 源不深而豈望流之遠. 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長. 德不厚而思國之治, 雖在下愚, 知其不可, 而況於明哲乎. 人君當神器之重, 居域中之大, 將崇極天之峻, 永保無彊之休, 不念於居安思危, 戒奢以儉, 德不處其厚, 情不勝其欲,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, 塞源而欲流長者也.
凡百元首, 承天景命, 莫不殷憂而道著, 功成而德衰. 有善始者實繁, 能克終者蓋寡.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. 昔取之而有餘, 今守之而不足, 何也. 夫在殷憂, 必竭誠以待下, 旣得志, 則縱情以傲物. 竭誠, 則胡越爲一體, 傲物, 則骨肉爲行路. 雖董之以嚴刑, 震之以威怒, 終苟免而不懷仁, 貌恭而不心服. 怨不在大, 可畏惟人, 載舟覆舟, 所宜深愼. 奔車朽索, 其可忽乎.
君人者, 誠能見可欲, 則思知足以自戒, 將有所作, 則思知止以安人, 念高危, 則思謙沖而自牧, 懼滿溢, 則思江海而下百川, 樂盤遊, 則思三驅以爲度, 憂懈怠, 則思愼始而敬終, 慮壅蔽, 則思虛心以納下, 想讒邪, 則思正身以黜惡, 恩所加, 則思無因喜以謬賞, 罰所及, 則思無因怒而濫刑. 總此十思, 弘玆九德. 簡能而任之, 擇善而從之, 則智者盡其謀, 勇者竭其力, 仁者播其惠, 信者效其忠. 文武爭馳, 君臣無事, 可以盡豫遊之樂, 可以養松喬之壽, 鳴琴垂拱, 不言而化. 何必勞神苦思, 代下司職, 役聰明之耳目, 虧無爲之大道哉.

<第八 爲徐敬業討武曌檄> (駱賓王)

僞臨朝武氏者, 性非和順, 地實寒微. 昔充太宗下陳, 曾以更衣入侍. 洎乎晩節, 穢亂春宮. 潛隱先帝之私, 陰圖後房之嬖. 入門見嫉, 蛾眉不肯讓人. 掩袖工讒, 狐媚偏能惑主. 踐元后於翬翟, 陷吾君於聚麀. 加以虺蜴爲心, 豺狼成性. 近狎邪僻, 殘害忠良. 殺姊屠兄, 弑君鴆母. 神人之所共嫉, 天地之所不容. 猶復包藏禍心, 窺竊神器. 君之愛子, 幽之於別宮. 賊之宗盟, 委之以重任. 嗚呼. 霍子孟之不作, 朱虛侯之已亡. 燕啄皇孫, 知漢祚之將盡. 龍漦帝后, 識夏庭之遽衰.
敬業皇唐舊臣, 公侯冢子. 奉先帝之成業, 荷本朝之厚恩. 宋微子之興悲, 良有以也. 袁君山之流涕, 豈徒然哉. 是用氣憤風雲, 志安社稷. 因天下之失望, 順宇內之推心. 爰擧義旗, 以淸妖孽. 南連百越, 北盡三河. 鐵騎成羣, 玉軸相接. 海陵紅粟, 倉儲之積靡窮. 江浦黃旗, 匡復之功何遠. 班聲動而北風起, 劍氣沖而南斗平. 喑嗚則山岳崩頹, 叱咤則風雲變色. 以此制敵, 何敵不摧. 以此圖功, 何功不克.
公等或居漢地, 或叶周親. 或膺重寄於話言, 或受顧命於宣室. 言猶在耳, 忠豈忘心. 一抔之土未乾, 六尺之孤何託. 倘能轉禍爲福, 送往事居, 共立勤王之勳, 無廢大君之命, 凡諸爵賞, 同指山河. 若其眷戀窮城, 徘徊歧路, 坐昧先幾之兆, 必貽後至之誅. 請看今日之域中, 竟是誰家之天下.

<第九 滕王閣序> (王勃)

豫章故郡, 洪都新府. 星分翼軫, 地接衡廬. 襟三江而帶五湖, 控蠻荊而引甌越. 物華天寶, 龍光射牛斗之墟, 人傑地靈, 徐孺下陳蕃之榻. 雄州霧列, 俊彩星馳. 臺隍枕夷夏之交, 賓主盡東南之美. 都督閻公之雅望, 棨戟遙臨, 宇文新州之懿範, 襜帷暫駐. 十旬休暇, 勝友如雲. 千里逢迎, 高朋滿座. 騰蛟起鳳, 孟學士之詞宗, 紫電靑霜, 王將軍之武庫. 家君作宰, 路出名區. 童子何知. 躬逢勝餞.
時維九月, 序屬三秋. 潦水盡而寒潭淸, 烟光凝而暮山紫. 儼驂騑於上路, 訪風景於崇阿. 臨帝子之長洲, 得仙人之舊館. 層巒聳翠, 上出重霄, 飛閣流丹, 下臨無地. 鶴汀鳧渚, 窮島嶼之縈迴, 桂殿蘭宮, 卽岡巒之體勢.
披繡闥, 俯雕甍. 山原曠其盈視, 川澤紆其駭矚. 閭閻撲地, 鐘鳴鼎食之家, 舸艦迷津, 靑雀黃龍之舳. 虹銷雨霽, 彩徹區明. 落霞與孤鶩齊飛, 秋水共長天一色. 漁舟唱晩, 響窮彭蠡之濱, 雁陣驚寒, 聲斷衡陽之浦.
遙襟甫暢, 逸興遄飛. 爽籟發而淸風生, 纖歌凝而白雲遏. 雎園綠竹, 氣凌彭澤之樽, 鄴水朱華, 光照臨川之筆. 四美具, 二難幷. 窮睇眄於中天, 極娛遊於暇日. 天高地逈, 覺宇宙之無窮, 興盡悲來, 識盈虛之有數. 望長安於日下, 指吳會於雲間. 地勢極而南溟深, 天柱高而北辰遠. 關山難越, 誰悲失路之人. 萍水相逢, 盡是他鄕之客. 懷帝閽而不見, 奉宣室以何年.
嗟乎. 時運不齊, 命途多舛. 馮唐易老, 李廣難封. 屈賈誼於長沙, 非無聖主, 竄梁鴻於海曲, 豈乏明時. 所賴君子安貧, 達人知命. 老當益壯, 寧移白首之心, 窮且益堅, 不墜靑雲之志. 酌貪泉而覺爽. 處涸轍而猶懽. 北海雖賖, 扶搖可接, 東隅已逝, 桑楡非晩. 孟嘗高潔, 空懷報國之情, 阮籍猖狂, 豈效窮途之哭.
勃三尺微命, 一介書生. 無路請纓, 等終軍之弱冠, 有懷投筆, 慕宗慤之長風. 舍簪笏於百齡, 奉晨昏於萬里. 非謝家之寶樹, 接孟氏之芳鄰. 他日趨庭, 叨陪鯉對, 今晨捧袂, 喜托龍門. 楊意不逢, 撫凌雲而自惜, 鍾期旣遇, 奏流水以何慚.
嗚呼. 勝地不常, 盛筵難再. 蘭亭已矣, 梓澤邱墟. 臨別贈言, 幸承恩於偉餞, 登高作賦, 是所望於羣公. 敢竭鄙誠, 恭疏短引. 一言均賦, 四韻俱成. 請灑潘江, 各傾陸海云爾.
滕王高閣臨江渚, 佩玉鳴鸞罷歌舞. 畵棟朝飛南浦雲, 珠簾暮捲西山雨. 閒雲潭影日悠悠, 物換星移幾度秋. 閣中帝子今何在. 檻外長江空自流.

<第十 與韓荊州書> (李白)

白聞天下談士相聚而言曰, “生不用封萬戶侯, 但願一識韓荊州.” 何令人之景慕, 一至於此耶. 豈不以有周公之風, 躬吐握之事, 使海內豪俊, 奔走而歸之. 一登龍門, 則聲價十倍, 所以龍蟠鳳逸之士, 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. 願君侯不以當貴而驕之, 寒賤而忽之, 則三千賓中有毛遂. 使白得脫穎而出, 卽其人焉.
白隴西布衣, 流落楚漢. 十五好劍術, 徧干諸侯. 三十成文章, 歷抵卿相. 雖長不滿七尺, 而心雄萬夫. 王公大臣, 許與氣義. 此疇曩心跡, 安敢不盡於君侯哉.
君侯制作侔神明, 德行動天地. 筆參造化, 學究天人. 幸願開張心顔, 不以長揖見拒. 必若接之以高宴, 縱之以淸談, 請日試萬言, 倚馬可待. 今天下以君侯爲文章之司命, 人物之權衡. 一經品題, 便作佳士. 而君侯何惜階前盈尺之地, 不使白揚眉吐氣․激昻靑雲耶.
昔王子師爲豫州, 未下車, 卽辟荀慈明. 旣下車, 又辟孔文擧. 山濤作冀州, 甄拔三十餘人, 或爲侍中尙書, 先代所美. 而君侯亦一薦嚴協律, 入爲祕書郞. 中間崔宗之․房習祖․黎昕․許瑩之徒, 或以才名見知, 或以淸白見賞. 白每觀其銜恩撫躬, 忠義奮發. 白以此感激, 知君侯推赤心於諸賢之腹中, 所以不歸他人, 而願委身於國士. 儻急難有用, 敢効微軀. 且人非堯舜, 誰能盡善. 白謀猷籌畵, 安敢自矜. 至於制作, 積成卷軸, 則欲塵穢視聽. 恐雕蟲小技, 不合大人. 若賜觀芻蕘, 請給紙墨, 兼之書人. 然後退掃閒軒, 繕寫呈上. 庶靑萍․結綠, 長價於薛卞之門. 幸推下流, 大開獎飾, 唯君侯圖之.

<第十一 春夜宴桃李園序> (李白)

夫天地者, 萬物之逆旅. 光陰者, 百代之過客. 而浮生若夢, 爲歡幾何. 古人秉燭夜遊, 良有以也. 況陽春召我以烟景, 大塊假我以文章. 會桃李之芳園, 序天倫之樂事. 羣季俊秀, 皆爲惠連. 吾人詠歌, 獨慚康樂. 幽賞未已, 高談轉淸. 開瓊筵以坐花, 飛羽觴而醉月. 不有佳作, 何伸雅懷. 如詩不成, 罰依金谷酒數.

<第十二 弔古戰場文> (李華)

浩浩乎平沙無垠, 夐不見人. 河水縈帶, 羣山糾紛. 黯兮慘悴, 風悲日曛. 蓬斷草枯, 凜若霜晨. 鳥飛不下, 獸鋌亡羣. 亭長告予曰, “此古戰場也, 嘗覆三軍. 往往鬼哭, 天陰則聞.” 傷心哉. 秦歟. 漢歟. 將近代歟.
吾聞夫齊魏徭戌, 荊韓召募. 萬里奔走, 連年暴露. 沙草晨牧, 河冰夜渡. 地闊天長, 不知歸路. 寄身鋒刃, 腷臆誰愬. 秦漢而還, 多事四夷. 中州耗斁, 無世無之. 古稱戎夏, 不抗王師. 文敎失宣, 武臣用奇. 奇兵有異於仁義, 王道迂闊而莫爲.
嗚呼噫嘻. 吾想夫北風振漠, 胡兵伺便. 主將驕敵, 期門受戰, 野豎旌旗, 川迴組練. 法重心駭, 威尊命賤. 利鏃穿骨, 驚沙入面. 主客相搏, 山川震眩. 聲析江河, 勢崩雷電. 至若窮陰凝閉, 凜冽海隅. 積雪沒脛, 堅冰在鬚. 鷙鳥休巢, 征馬踟躕. 繒纊無溫, 墮指裂膚. 當此苦寒, 天假强胡. 憑陵殺氣, 以相剪屠. 徑截輜重, 橫攻士卒. 都尉新降, 將軍復沒. 屍塡巨港之岸, 血滿長城之窟. 無貴無賤, 同爲枯骨, 可勝言哉.
鼓衰兮力竭, 矢盡兮弦絶. 白刃交兮寶刀折, 兩軍蹙兮生死決. 降矣哉. 終身夷狄. 戰矣哉. 骨暴沙礫. 鳥無聲兮山寂寂, 夜正長兮風淅淅. 魂魄結兮天沈沈, 鬼神聚兮雲冪冪. 日光寒兮草短, 月色苦兮霜白. 傷心慘目, 有如是耶.
吾聞之, 牧用趙卒, 大破林胡. 開地千里, 遁逃匈奴. 漢傾天下, 財殫力痡. 任人而已, 其在多乎. 周逐玁狁, 北至太原. 旣城朔方, 全師而還. 飮至策勳, 和樂且閒. 穆穆棣棣, 君臣之間. 秦起長城, 竟海爲關. 荼毒生靈, 萬里朱殷. 漢擊匈奴, 雖得陰山. 枕骸徧野, 功不補患.
蒼蒼蒸民, 誰無父母. 提攜捧負, 畏其不壽. 誰無兄弟. 如足如手. 誰無夫婦. 如賓如友. 生也何恩. 殺之何咎. 其存其歿, 家莫聞知. 人或有言, 將信將疑. 悁悁心目, 寤寐見之. 布奠傾觴, 哭望天涯. 天地爲愁, 草木悽悲. 弔祭不至, 精魂何依. 必有凶年, 人其流離. 嗚呼噫嘻. 時耶. 命耶. 從古如斯, 爲之奈何. 守在四夷.

<第十三 陋室銘> (劉禹錫)

山不在高, 有仙則名. 水不在深, 有龍則靈. 斯是陋室, 惟吾德馨. 苔痕上階綠, 草色入簾靑. 談笑有鴻儒, 往來無白丁. 可以調素琴, 閱金經. 無絲竹之亂耳, 無案牘之勞形. 南陽諸葛廬, 西蜀子雲亭. 孔子云, “何陋之有.”

<第十四 阿房宮賦> (杜牧)

六王畢, 四海一. 蜀山兀, 阿房出. 覆壓三百餘里, 隔離天日. 驪山北構而西折, 直走咸陽. 二川溶溶, 流入宮牆. 五步一樓, 十步一閣. 廊腰縵迴, 簷牙高啄. 各抱地勢, 鉤心鬪角. 盤盤焉, 囷囷焉, 蜂房水渦, 矗不知乎幾千萬落. 長橋臥波, 未雲何龍. 複道行空, 不霽何虹. 高低冥迷, 不知西東. 歌臺暖響, 春光融融. 舞殿冷袖, 風雨淒淒. 一日之內, 一宮之間, 而氣候不齊.
妃嬪媵嬙, 王子皇孫, 辭樓下殿, 輦來於秦. 朝歌夜絃, 爲秦宮人. 明星熒熒, 開妝鏡也. 綠雲擾擾, 梳曉鬟也. 渭流漲膩, 棄脂水也. 烟斜霧橫, 焚椒蘭也. 雷霆乍驚, 宮車過也. 轆轆遠聽, 杳不知其所之也. 一肌一容, 盡態極姸. 縵立遠視, 而望幸焉, 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.
燕․趙之收藏, 韓․魏之經營, 齊․楚之精英, 幾世幾年, 剽掠其人, 倚疊如山. 一旦不能有, 輸來其閒. 鼎鐺玉石, 金塊珠礫, 棄擲邐迤. 秦人視之, 亦不甚惜.
嗟乎. 一人之心, 千萬人之心也. 秦愛紛奢, 人亦念其家. 奈何取之盡錙銖, 用之如泥沙. 使負棟之柱, 多於南畝之農夫. 架梁之椽, 多於機上之工女. 釘頭磷磷, 多於在庾之粟粒. 瓦縫參差, 多於周身之帛縷. 直欄橫檻, 多於九土之城郭. 管絃嘔啞, 多於市人之言語. 使天下之人, 不敢言而敢怒. 獨夫之心, 日益驕固. 戌卒叫, 函谷擧. 楚人一炬, 可憐焦土.
嗚呼. 滅六國者, 六國也, 非秦也. 族秦者, 秦也, 非天下也. 嗟夫. 使六國各愛其人, 則足以拒秦. 秦復愛六國之人, 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, 誰得而族滅也. 秦人不暇自哀, 而後人哀之. 後人哀之, 而不鑑之,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.

<第十五 原道> (韓愈)

博愛之謂仁, 行而宜之之謂義.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, 足乎已無待於外之謂德. 仁與義爲定名, 道與德爲虛位. 故道有君子小人, 而德有凶有吉. 老子之小仁義, 非毁之也, 其見者小也. 坐井而觀天, 曰天小者, 非天小也. 彼以煦煦爲仁, 孑孑爲義, 其小之也則宜. 其所謂道, 道其所道, 非吾所謂道也. 其所謂德, 德其所德, 非吾所謂德也. 凡吾所謂道德云者, 合仁與義言之也, 天下之公言也. 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, 去仁與義言之也, 一人之私言也.
周道衰, 孔子沒. 火于秦, 黃老于漢, 佛于晉․魏․梁․隋之間. 其言道德仁義者, 不入于楊, 則入于墨. 不入于老, 則入于佛. 入于彼, 必出于此. 入者主之, 出者奴之. 入者附之, 出者汙之. 噫. 後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, 孰從而聽之. 老者曰, “孔子, 吾師之弟子也.” 佛者曰, “孔子, 吾師之弟子也.” 爲孔子者, 習聞其說, 樂其誕而自小也, 亦曰, “吾師亦嘗師之云爾.” 不惟擧之於其口, 而又筆之於其書. 噫. 後之人, 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. 其孰從而求之. 甚矣. 人之好怪也. 不求其端, 不訊其末, 惟怪之欲聞.
古之爲民者四, 今之爲民者六. 古之敎者處其一, 今之敎者處其三. 農之家一, 而食粟之家六. 工之家一, 而用器之家六. 賈之家一, 而資焉之家六. 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.
古之時, 人之害多矣. 有聖人者立, 然後敎之以相生養之道. 爲之君, 爲之師, 驅其蟲蛇禽獸, 而處之中土. 寒, 然後爲之衣. 飢, 然後爲之食. 木處而顚, 土處而病也, 然後爲之宮室. 爲之工, 以贍其器用. 爲之賈, 以通其有無. 爲之醫藥, 以濟其夭死. 爲之葬埋祭祀, 以長其恩愛. 爲之禮, 以次其先後. 爲之樂, 以宣其湮鬱. 爲之政, 以率其怠倦. 爲之刑, 以鋤其强梗. 相欺也, 爲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. 相奪也, 爲之城郭甲兵以守之. 害至而爲之備, 患生而爲之防. 今其言曰, “聖人不死, 大盜不止. 剖斗折衡, 而民不爭.” 嗚呼. 其亦不思而已矣. 如古之無聖人, 人之類滅久矣. 何也. 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, 無爪牙以爭食也. 是故君者, 出令者也. 臣者, 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. 民者, 出粟米麻絲, 作器皿, 通貨財, 以事其上者也. 君不出令, 則失其所以爲君. 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, 則失其所以爲臣. 民不出粟米麻絲, 作器皿, 通貨財, 以事其上, 則誅. 今其法曰, “必棄而君臣, 去而父子, 禁而相生養之道.” 以求其所謂淸淨寂滅者. 嗚呼. 其亦幸而出於三代之後, 不見黜於禹․湯․文․武․周公․孔子也. 其亦不幸而不出於三代之前, 不見正於禹․湯․文․武․周公․孔子也.
帝之與王, 其號名殊, 其所以爲聖一也. 夏葛而冬裘, 渴飮而飢食, 其事殊, 其所以爲智一也. 今其言曰, “曷不爲太古之無事.” 是亦責冬之裘者曰, “曷不爲葛之之易也.” 責飢之食者曰, “曷不爲飮之之易也.” 傳曰, “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, 先治其國. 欲治其國者, 先齊其家. 欲齊其家者, 先修其身. 欲修其身者, 先正其心. 欲正其心者, 先誠其意.” 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, 將以有爲也. 今也欲治其心, 而外天下國家, 滅其天常, 子焉而不父其父, 臣焉而不君其君, 民焉而不事其事. 孔子之作春秋也, 諸侯用夷禮, 則夷之. 進於中國, 則中國之. 經曰, “夷狄之有君, 不如諸夏之亡.” 詩曰, “戎狄是膺, 荊舒是懲.” 今也擧夷狄之法. 而加之先王之敎之上, 幾何其不胥而爲夷也.
夫所謂先王之敎者, 何也. 博愛之謂仁, 行而宜之之謂義,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, 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. 其文, 詩書易春秋, 其法, 禮樂刑政, 其民, 士農工賈, 其位, 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, 其服, 麻絲, 其居, 宮室, 其食, 粟米果蔬魚肉, 其爲道易明, 而其爲敎易行也. 是故以之爲己, 則順而祥, 以之爲人, 則愛而公, 以之爲心, 則和而平, 以之爲天下國家, 無所處而不當. 是故生則得其情, 死則盡其常, 郊焉而天神假, 廟焉而人鬼饗. 曰, “斯道也, 何道也.” 曰, “斯吾所謂道也, 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.” 堯以是傳之舜, 舜以是傳之禹, 禹以是傳之湯, 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, 文武周公傳之孔子, 孔子傳之孟軻. 軻之死, 不得其傳焉. 荀與揚也, 擇焉而不精, 語焉而不詳. 由周公而上, 上而爲君, 故其事行, 由周公而下, 下而爲臣, 故其說長.
然則如之何而可也. 曰, “不塞不流, 不止不行. 人其人, 火其書, 廬其居, 明先王之道以道之, 鰥寡孤獨廢疾者, 有養也, 其亦庶乎其可也.”

<第十六 原毁> (韓愈)

古之君子, 其責己也重以周, 其待人也輕以約, 重以周, 故不怠. 輕以約. 故人樂爲善.
聞古之人有舜者, 其爲人也, 仁義人也. 求其所以爲舜者, 責於己曰, “彼人也, 予人也, 彼能是, 而我乃不能是.” 早夜以思, 去其不如舜者, 就其如舜者. 聞古之人有周公者, 其爲人也, 多才與藝人也. 求其所以爲周公者, 責於己曰, “彼人也, 予人也, 彼能是, 而我乃不能是.” 早夜以思, 去其不如周公者, 就其如周公者.
舜, 大聖人也, 後世無及焉. 周公, 大聖人也, 後世無及焉. 是人也, 乃曰, “不如舜, 不如周公, 吾之病也.” 是不亦責於身者重以周乎. 其於人也, 曰, “彼人也, 能有是, 是足爲良人矣. 能善是, 是足爲藝人矣.” 取其一, 不責其二, 卽其新, 不究其舊,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爲善之利. 一善易修也, 一藝易能也, 其於人也, 乃曰, “能有是, 是亦足矣.” 曰, “能善是, 是亦足矣.” 不亦待於人者輕以約乎.
今之君子則不然, 其責人也詳, 其待己也廉. 詳, 故人難於爲善. 廉, 故自取也少. 己未有善, 曰, “我善是, 是亦足矣.” 己未有能, 曰, “我能是, 是亦足矣.” 外以欺於人, 內以欺於心, 未少有得而止矣, 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. 其於人也, 曰, “彼雖能是, 其人不足稱也. 彼雖善是, 其用不足稱也.” 擧其一, 不計其十, 究其舊, 不圖其新, 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, 是不亦責於人者已詳乎. 夫是之謂不以衆人待其身, 而以聖人望於人, 吾未見其尊己也.
雖然, 爲是者, 有本有原, 怠與忌之謂也. 怠者不能修, 而忌者畏人修. 吾常試之矣, 常試語於衆曰, “某良士, 某良士.” 其應者, 必其人之與也. 不然, 則其所疏遠, 不與同其利者也. 不然, 則其畏也. 不若是, 强者必怒於言, 懦者必怒於色矣. 又嘗語於衆曰, “某非良士, 某非良士.” 其不應者, 必其人之與也, 不然, 則其所疏遠, 不與同其利者也. 不然, 則其畏也. 不若是, 强者必說於言, 懦者必說於色矣. 是故事修而謗興, 德高而毁來.
嗚呼. 士之處此世, 而望名譽之光, 道德之行, 難已. 將有作於上者, 得吾說而存之, 其國家可幾而理歟.

<第十七 獲麟解> (韓愈)

麟之爲靈, 昭昭也. 詠於詩, 書於春秋, 雜出於傳記百家之書. 雖婦人小子, 皆知其爲祥也. 然麟之爲物, 不畜於家, 不恆有於天下. 其爲形也不類, 非若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. 然則, 雖有麟, 不可知其爲麟也. 角者吾知其爲牛, 鬣者吾知其爲馬. 犬․豕․豺․狼․麋鹿, 吾知其爲犬․豕․豺․狼․麋․鹿. 惟麟也不可知, 不可知則其謂之不祥也亦宜. 雖然, 麟之出, 必有聖人在乎位, 麟爲聖人出也. 聖人者, 必知麟, 麟之果不爲不祥也. 又曰, 麟之所以爲麟者, 以德不以形. 若麟之出不待聖人, 則謂之不祥也亦宜.

<第十八 雜說一> (韓愈)

龍噓氣成雲. 雲固弗靈於龍也, 然龍乘是氣, 茫洋窮乎玄間, 薄日月, 伏光景, 感震電, 神變化, 水下土, 汩陵谷, 雲亦靈怪矣哉. 雲, 龍之所能使爲靈也. 若龍之靈, 則非雲之所能使爲靈也. 然龍弗得雲, 無以神其靈矣. 失其所憑依, 信不可歟. 異哉. 其所憑依, 乃其所自爲也. 易曰, “雲從龍.” 旣曰龍, 雲從之矣.

<第十九 雜說四> (韓愈)

世有伯樂, 然後有千里馬. 千里馬常有, 而伯樂不常有. 故雖有名馬, 秖辱於奴隸人之手, 騈死於槽櫪之間, 不以千里稱也. 馬之千里者, 一食或盡粟一石. 食馬者,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, 是馬也, 雖有千里之能, 食不飽, 力不足, 才美不外見,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, 安求其能千里也. 策之不以其道, 食之不能盡其材, 嗚之而不能通其意, 執策而臨之曰, “天下無馬 嗚呼. 其眞無馬邪. 其眞不知馬也.

<卷八 唐文>

<第一 師說> (韓愈)

古之學者必有師. 師者, 所以傳道․受業․解惑也. 人非生而知之者, 孰能無惑. 惑而不從師, 其爲惑也, 終不解矣.
生乎吾前, 其聞道也, 固先乎吾, 吾從而師之. 生乎吾後, 其聞道也, 亦先乎吾, 吾從而師之. 吾師道也,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. 是故無貴․無賤․無長․無少, 道之所存, 師之所存也.
嗟乎.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,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. 古之聖人, 其出人也遠矣, 猶且從師而問焉. 今之衆人,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, 而恥學於師. 是故聖益聖, 愚益愚. 聖人之所以爲聖, 愚人之所以爲愚, 其皆出於此乎.
愛其子, 擇師而敎之, 於其身也, 則恥師焉, 惑矣. 彼童子之師,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, 非吾所謂傳其道․解其惑者也. 句讀之不知, 惑之不解, 或師焉, 或不焉, 小學而大遺, 吾未見其明也.
巫․醫․樂師․百工之人, 不恥相師. 士大夫之族, 曰師․曰弟子云者, 則羣聚而笑之. 問之, 則曰, “彼與彼年相若也, 道相似也.” 位卑則足羞, 官盛則近諛. 嗚呼.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. 巫․醫․樂師․百工之人, 君子不齒,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, 其可怪也歟.
聖人無常師, 孔子師郯子․萇弘․師襄․老聃. 郯子之徒, 其賢不及孔子. 孔子曰, “三人行, 必有我師.”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, 師不必賢於弟子. 聞道有先後, 術業有專攻, 如是而已.
李氏子蟠, 年十七, 好古文. 六藝經傳, 皆通習之. 不拘於時, 學於余. 余嘉其能行古道, 作師說以貽之.

<第二 進學解> (韓愈)

國子先生, 晨入太學, 召諸生立館下, 誨之曰, “業精於勤, 荒於嬉. 行成於思, 毁於隨. 方今聖賢相逢, 治具畢張. 拔去兇邪, 登崇俊良. 占小善者率以錄, 名一藝者無不庸. 爬羅剔抉, 刮垢磨光. 蓋有幸而獲選, 孰云多而不揚. 諸生業患不能精, 無患有司之不明. 行患不能成, 無患有司之不公.”
言未旣, 有笑於列者曰, “先生欺余哉. 弟子事先生, 於玆有年矣. 先生口不絶吟於六藝之文, 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. 記事者必提其要, 纂言者必鉤其玄. 貪多務得, 細大不捐. 焚膏油以繼晷, 恆兀兀以窮年, 先生之業, 可謂勤矣.
觝排異端, 攘斥佛老. 補苴罅漏, 張皇幽眇. 尋墜緖之茫茫, 獨旁搜而遠紹. 障百川而東之, 迴狂瀾於旣倒, 先生之於儒, 可謂有勞矣.
沈浸醲郁, 含英咀華. 作爲文章, 其書滿家. 上規姚姒, 渾渾無涯. 周誥殷盤, 佶屈聱牙. 春秋謹嚴, 左氏浮誇. 易奇而法, 詩正而葩. 下逮莊騷, 太史所錄. 子雲相如, 同工異曲, 先生之於文, 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.
少始知學, 勇於敢爲. 長通於方, 左右具宜, 先生之於爲人, 可謂成矣.
然而公不見信於人, 私不見助於友. 跋前躓後, 動輒得咎. 暫爲御史, 遂竄南夷. 三年博士, 冗不見治. 命與仇謀, 取敗幾時. 冬暖而兒號寒, 年豐而妻啼飢. 頭童齒豁, 竟死何裨. 不知慮此, 而反敎人爲.”
先生曰, “吁. 子來前. 夫大木爲杗, 細木爲桷. 欂櫨侏儒, 椳闑扂楔. 各得其宜, 施以成室者, 匠氏之工也. 玉札․丹砂, 赤箭․靑芝, 牛溲․馬勃, 敗鼓之皮, 俱收並蓄, 待用無遺者, 醫師之良也. 登明選公, 雜進巧拙, 紆餘爲姸, 卓犖爲傑, 校短量長, 惟器是適者, 宰相之方也.
昔者孟軻好辯, 孔道以明. 轍環天下, 卒老於行. 荀卿守正, 大論是弘. 逃讒於楚, 廢死蘭陵. 是二儒者, 吐辭爲經, 擧足爲法. 絶類離倫, 優入聖域, 其遇於世何如也.
今先生學雖勤而不繇其統, 言雖多而不要其中. 文雖奇而不濟於用, 行雖修而不顯於衆. 猶且月費俸錢, 歲糜廩粟. 子不知耕, 婦不知織. 乘馬從徒, 安坐而食. 踵常途之促促, 窺陳編以盜竊. 然而聖主不加誅, 宰臣不見斥, 玆非其幸歟. 動而得謗, 名亦隨之. 投閑置散, 乃分之宜. 若夫商財賄之有亡, 計班資之崇庳. 忘己量之所稱, 指前人之瑕疵. 是所謂詰匠氏之不以杙爲楹, 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, 欲進其豨苓也.

<第三 圬者王承福傳> (韓愈)

圬之爲技, 賤且勞者也. 有業之, 其色若自得者. 聽其言, 約而盡. 問之, 王其姓, 承福其名, 世爲京兆長安農夫. 天寶之亂, 發人爲兵. 持弓矢十三年, 有官勳. 棄之來歸, 喪其土田, 手鏝衣食, 餘三十年. 舍於市之主人, 而歸其屋食之當焉. 視時屋食之貴賤, 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. 有餘, 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.
又曰, “粟, 稼而生者也. 若布與帛, 必蠶績而後成者也. 其他所以養生之具, 皆待人力而後完也, 吾皆賴之. 然人不可徧爲, 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. 故君者, 理我所以生者也. 而百官者, 承君之化者也. 任有小大, 惟其所能, 若器皿焉. 食焉而怠其事, 必有天殃, 故吾不敢一日舍鏝以嬉. 夫鏝易能, 可力焉, 又誠有功. 取其直, 雖勞無愧, 吾心安焉. 夫力, 易强而有功也. 心, 難强而有智也. 用力者使於人, 用心者使人, 亦其宜也. 吾特擇其易爲而無愧者取焉.
嘻. 吾操鏝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. 有一至者焉, 又往過之, 則爲墟矣. 有再至․三至者焉, 而往過之, 則爲墟矣. 問之其鄰, 或曰, ‘噫, 刑戮也.’ 或曰, ‘身旣死, 而其子孫不能有也.’ 或曰, ‘死而歸之官也.’ 吾以是觀之, 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. 非强心以智而不足, 不擇其才之稱否而冒之者邪. 非多行可愧, 知其不可而强爲之者邪. 將富貴難守, 薄功而厚饗之者邪. 抑豐悴有時, 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. 吾之心憫焉, 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. 樂富貴而悲貧賤, 我豈異於人哉.”
又曰, “功大者, 其所以自奉也博. 妻與子. 皆養於我者也. 吾能薄而功小, 不有之可也. 又吾所謂勞力者, 若立吾家而力不足, 則心又勞也. 一身而二任焉, 雖聖者不可能也.”
愈始聞而惑之, 又從而思之, 蓋賢者也, 蓋所謂“獨善其身”者也. 然吾有譏焉, 謂其自爲也過多, 其爲人也過少. 其學楊朱之道者邪. 楊之道, 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. 而夫人以有家爲勞心, 不肯一動其心以畜其妻子, 其肯勞其心以爲人乎哉. 雖然, 其賢於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, 以濟其生之欲, 貪邪而亡道, 以喪其身者, 其亦遠矣. 又其言有可以警予者, 故余爲之傳而自鑒焉.

<第四 諱辯> (韓愈)

愈與李賀書, 勸賀擧進士. 賀擧進士有名, 與賀爭名者毁之. 曰, “賀父名晉肅, 賀不擧進士爲是, 勸之擧者爲非.” 聽者不察也, 和而唱之, 同然一辭. 皇甫湜曰, “若不明白, 子與賀且得罪.” 愈曰, “然”.
律曰, “二名不偏諱.” 釋之者曰, “謂若言徵不稱在, 言在不稱徵是也.” 律曰, “不諱嫌名.” 釋之者曰, “謂若禹與雨. 邱與蓲之類是也.” 今賀父名晉肅, 賀擧進士, 爲犯二名律乎. 爲犯嫌名律乎. 父名晉肅, 子不得擧進士, 若父名仁, 子不得爲人乎.
夫諱始於何時. 作法制以敎天下者, 非周公孔子歟. 周公作詩不諱, 孔子不偏諱二名, 春秋不譏不諱嫌名. 康王“釗”之孫, 實爲“昭”王. 曾參之父名“晳”, 曾子不諱“昔”. 周之時有騏期, 漢之時有杜度, 此其子宜如何諱, 將諱其嫌. 遂諱其姓乎. 將不諱其嫌者乎.
漢諱武帝名“徹”爲“通”, 不聞又諱車轍之“轍”爲某字也. 諱呂后名“雉”爲野雞, 不聞又諱治天下之“治”爲某字也. 今上章及詔, 不聞諱“滸”“勢”“秉”“饑”也. 惟宦官宮妾, 乃不敢言“諭”及“機”, 以爲觸犯. 士君子言語行事, 宜何所法守也.
今考之於經, 質之於律, 稽之以國家之典, 賀擧進士, 爲可邪. 爲不可邪. 凡事父母得如曾參, 可以無譏矣. 作人得如周公孔子, 亦可以止矣.
今世之士, 不務行曾參周公孔子之行, 而諱親之名, 則務勝於曾參周公孔子, 亦見其惑也. 夫周公孔子曾參, 卒不可勝. 勝周公孔子曾參, 乃比於宦者宮妾, 則是宦者宮妾之孝於其親, 賢於周公孔子曾參者邪.

<第五 爭臣論> (韓愈)

或問諫議大夫陽城於愈, “可以爲有道之士乎哉. 學廣而聞多, 不求聞於人也, 行古人之道. 居於晉之鄙, 晉之鄙人, 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. 大臣聞而薦之, 天子以爲諫議大夫. 人皆以爲華, 陽子不色喜. 居於位五年矣, 視其德, 如在野, 彼豈以富貴移易其心哉.”
愈應之曰, “易易所謂‘恆其德貞, 而夫子凶’者也, 惡得爲有道之士乎哉. 在易蠱之上九云, ‘不事王侯, 高尙其事.’ 蹇之六二則曰, ‘王臣蹇蹇, 匪躬之故.’ 夫亦以所居之時不一, 而所蹈之德不同也. 若蠱之上九, 居無用之地, 而致匪躬之節, 以蹇之六二, 在王臣之位, 而高不事之心, 則冒進之患生, 曠官之刺興. 志不可則, 而尤不終無也. 今陽子在位, 不爲不久矣. 聞天下之得失, 不爲不熟矣. 天子待之, 不爲不加矣, 而未嘗一言及於政. 視政之得失, 若越人視秦人之肥瘠, 忽焉不加喜戚於其心. 問其官, 則曰, ‘諫議也.’ 問其祿, 則曰, ‘下大夫之秩也.’ 問其政, 則曰, ‘我不知也.’ 有道之士, 固如是乎哉.
且吾聞之, ‘有官守者, 不得其職則去. 有言責者, 不得其言則去’. 今陽子以爲得其言乎哉. 得其言而不言, 與不得其言而不去, 無一可者也. 陽子將爲祿仕乎. 古之人有云, ‘仕不爲貧, 而有時乎爲貧.’ 謂祿仕者也, 宜乎辭尊而居卑, 辭富而居貧, 若抱關擊柝者可也. 蓋孔子嘗爲委吏矣, 嘗爲乘田矣, 亦不敢曠其職, 必曰, ‘會計當而已矣’, 必曰, ‘牛羊遂而已矣.’ 若陽子之秩祿, 不爲卑且貧, 章章明矣, 而如此, 其可乎哉.
或曰, ‘否, 非若此也. 夫陽子惡訕上者, 惡爲人臣招其君之過而以爲名者, 故雖諫且議, 使人不得而知焉. 書曰, ‘爾有嘉謨嘉猷, 則入告爾后於內, 爾乃順之於外, 曰, 斯謨斯猷, 惟我后之德.’ 夫陽子之用心, 亦若此者.” 愈應之曰, “若陽子之用心如此, 滋所謂惑者矣. 入則諫其君, 出不使人知者, 大臣宰相者之事, 非陽子之所宜行也. 夫陽子本以布衣, 隱於蓬蒿之下. 主上嘉其行誼, 擢在此位. 官以諫爲名, 誠宜有以奉其職. 使四方後代, 知朝廷有直言骨鯁之臣, 天子有不僭賞從諫如流之美. 庶巖穴之士, 聞而慕之. 束帶結髮, 願進於闕下而伸其辭說. 致吾君於堯舜, 熙鴻號於無窮也. 若書所謂, 則大臣宰相之事, 非陽子之所宜行也. 且陽子之心, 將使君人者惡聞其過乎. 是啓之也.”
或曰, 陽子之不求聞, 而人聞之. 不求用, 而君用之. 不得已而起, 守其道而不變, 何子過之深也.” 愈曰, “自古聖人賢士, 皆非有求於聞用也. 閔其時之不平, 人之不乂. 得其道, 不敢獨善其身, 而必以兼濟天下也. 孜孜矻矻, 死而後已. 故禹過家門不入, 孔席不暇暖, 而墨突不得黔. 彼二聖一賢者, 豈不知自安佚之爲樂哉. 誠畏天命而悲人窮也. 夫天授人以賢聖才能, 豈使自有餘而已, 誠欲以補其不足者也. 耳目之於身也, 耳司聞而目司見. 聽其是非, 視其險易, 然後身得安焉. 聖賢者, 時人之耳目也. 時人者, 聖賢之身也. 且陽子之不賢, 則將役於賢以奉其上矣. 若果賢, 則固畏天命而閔人窮也, 惡得以自暇逸乎哉.”
或曰, “吾聞君子不欲加諸人, 而惡訐以爲直者. 若吾子之論, 直則直矣, 無乃傷於德而費於辭乎. 好盡言以招人過, 國武子之所以見殺於齊也, 吾子其亦聞乎.” 愈曰, “君子居其位, 則思死其官. 未得位, 則思修其辭以明其道. 我將以明道也, 非以爲直而加人也, 且國武子不能得善人, 而好盡言於亂國, 是以見殺. 傳曰, ‘惟善人, 能受盡言’, 謂其聞而能改之也. 子告我曰, 陽子可以爲有道之士也. 今雖不能及已, 陽子將不得爲善人乎哉.”

<第六 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> (韓愈)

二月十六日, 前鄕貢進士韓愈, 謹再拜言相公閤下, 向上書及所著文, 後待命凡十有九日. 不得命, 恐懼不敢逃遁. 不知所爲, 乃復敢自納於不測之誅, 以求畢其說, 而請命於左右.
愈聞之, 蹈水火者之求免於人也, 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 然後呼而望之也, 將有介於其側者, 雖其所憎怨, 苟不至乎欲其死者, 則將大其聲, 疾呼而望其仁之也, 彼介於其側者, 聞其聲而見其事, 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, 然後往而全之也. 雖有所憎怨, 苟不至乎欲其死者, 則將狂奔盡氣, 濡手足, 焦毛髮, 救之而不辭也. 若是者何哉. 其勢誠急, 而其情誠可悲也.
愈之强學力行有年矣, 愚不惟道之險夷, 行且不息, 以蹈於窮餓之水火. 其旣危且亟矣, 大其聲而疾呼矣. 閤下其亦聞而見之矣, 其將往而全之歟. 抑將安而不救歟. 有來言於閤下者曰, “有觀溺於水而爇於火者, 有可救之道, 而終莫之救也.” 閤下且以爲仁人乎哉. 不然, 若愈者, 亦君子之所宜動心者也. 或謂愈, “子言則然矣, 宰相則知子矣, 如時不可何.” 愈竊謂之不知言者, 誠其材能不足當吾賢相之擧耳. 若所謂時者, 固在上位者之爲耳, 非天之所爲也.
前五六年時, 宰相薦聞, 尙有自布衣蒙抽擢者, 與今豈異時哉. 且今節度觀察使, 及防禦營田諸小使等, 尙得自擧判官, 無閒於已仕未仕者, 況在宰相, 吾君所尊敬者, 而曰不可乎. 古之進人者, 或取於盜, 或擧於管庫. 今布衣雖賤, 猶足以方乎此. 情隘辭蹙, 不知所裁, 亦惟少垂憐焉. 愈再拜.

<第七 後卄九日復上宰相書> (韓愈)

三月十六日, 前鄕貢進士韓愈, 謹再拜言相公閤下, 愈聞周公之爲輔相, 其急於見賢也, 方一食三吐其哺, 方一沐三握其髮. 當是時, 天下之賢才, 皆已擧用, 姦邪讒佞欺負之徒, 皆已除去, 四海皆已無虞, 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, 皆已賓貢, 天災時變, 昆蟲草木之妖, 皆已銷息, 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敎化之具, 皆已修理, 風俗皆已敦厚, 動植之物, 風雨霜露之所霑被者, 皆已得宜, 休徵嘉瑞, 麟鳳龜龍之屬, 皆已備至. 而周公以聖人之才, 憑叔父之親, 其所輔理承化之功, 又盡章章如是. 其所求進見之士, 豈復有賢於周公者哉. 不惟不賢於周公而已, 豈復有賢於時百執事者哉. 豈復有所計議, 能補於周公之化者哉. 然而周公求之如此其急, 惟恐耳目有所不聞見, 思慮有所未及, 以負成王託周公之意, 不得於天下之心, 如周公之心, 設使其時輔理承化之功, 未盡章章如是, 而非聖人之才, 而無叔父之親, 則將不暇食與沐矣, 豈特吐哺握髮爲勤而止哉. 惟其如是, 故於今頌成王之德, 而稱周公之功不衰.
今閤下爲輔相亦近耳. 天下之賢才, 豈盡擧用. 奸邪讒佞欺負之徒. 豈盡除去. 四海豈盡無虞. 九夷八蠻之在荒服之外者, 豈盡賓貢. 天災時變, 昆蟲草木之妖, 豈盡銷息. 天下之所謂禮樂刑政敎化之具, 豈盡修理. 風俗豈盡敦厚. 動植之物, 風雨霜露之所霑被者, 豈盡得宜. 休徵嘉瑞, 麟鳳龜龍之屬, 豈盡備至. 其所求進見之士, 雖不足以希望盛德, 至比於百執事, 豈盡出其下哉. 其所稱說, 豈盡無所補哉. 今雖不能如周公吐哺握髮, 亦宜引而進之, 察其所以而去就之, 不宜黙黙而已也.
愈之待命, 四十餘日矣. 書再上而志不得通, 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. 惟其昏愚, 不知逃遁, 故復有周公之說焉, 閤下其亦察之.
古之士, 三月不仕則相弔, 故出疆必載質. 然所以重於自進者, 以其於周不可, 則去之魯, 於魯不可, 則去之齊, 於齊不可, 則去之宋․之鄭․之秦․之楚也. 今天下一君, 四海一國, 舍乎此則夷狄矣, 去父母之邦矣. 故士之行道者, 不得於朝, 則山林而已矣. 山林者, 士之所獨善自養, 而不憂天下者之所能安也. 如有憂天下之心, 則不能矣, 故愈每自進而不知愧焉. 書亟上, 足數及門, 而不知止焉. 寧獨如此而已, 惴惴焉惟不得出大賢之門下是懼, 亦惟少垂察焉. 瀆冒威尊, 惶恐無已. 愈再拜.

<第八 與于襄陽書> (韓愈)

七月三日, 將仕郞守國子四門博士韓愈, 謹奉書尙書閤下, 士之能享大名, 顯當世者, 莫不有先達之士, 負天下之望者, 爲之前焉. 士之能垂休光, 照後世者, 亦莫不有後進之士, 負天下之望者, 爲之後焉. 莫爲之前, 雖美而不彰, 莫爲之後, 雖盛而不傳. 是二人者, 未始不相須也, 然而千百載乃一相遇焉. 豈上之人無可援, 下之人無可推歟. 何其相須之殷, 而相遇之疏也. 其故在下之人負其能, 不肯諂其上, 上之人負其位, 不肯顧其下. 故高材多戚戚之窮, 盛位無赫赫之光. 是二人者之所爲, 皆過也. 未嘗干之, 不可謂上無其人, 未嘗求之, 不可謂下無其人. 愈之誦此言久矣, 未嘗敢以聞於人.
側聞, 閤下抱不世之才, 特立而獨行, 道方而事實, 卷舒不隨乎時, 文武唯其所用, 豈愈所謂其人哉. 抑未聞後進之士, 有遇知於左右, 獲禮於門下者. 豈求之而未得邪. 將志存乎立功, 而事專乎報主, 雖遇其人, 未暇禮邪. 何其宜聞而久不聞也. 愈雖不材, 其自處不敢後於恆人, 閤下將求之而未得歟. 古人有言, “請自隗始.”
愈今者, 惟朝夕芻米僕賃之資是急, 不過費閤下一朝之享而足也. 如曰, “吾志存乎立功, 而事專乎報主, 雖遇其人, 未暇禮焉.” 則非愈之所敢知也. 世之齪齪者, 旣不足以語之, 磊落奇偉之人, 又不能聽焉, 則信乎命之窮也. 謹獻舊所爲文一十八首, 如賜覽觀, 亦足知其志之所存. 愈恐懼再拜.

<第九 與陳給事書> (韓愈)

愈再拜, 愈之獲見於閤下有年矣. 始者, 亦嘗辱一言之譽. 貧賤也, 衣食於奔走, 不得朝夕繼見. 其後, 閤下位益尊, 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. 夫位益尊, 則賤者日隔. 伺候於門牆者日益進, 則愛博而情不專. 愈也道不加修, 而文日益有名. 夫道不加修, 則賢者不與. 文日益有名, 則同進者忌. 始之以日隔之疏, 加之以不專之望, 以不與者之心, 而聽忌者之說, 由是閤下之庭, 無愈之跡矣.
去年春, 亦嘗一進謁於左右矣. 溫乎其容, 若加其新也, 屬乎其言, 若閔其窮也. 退而喜也, 以告於人. 其後如東京取妻子, 又不得朝夕繼見. 及其還也, 亦嘗一進謁於左右矣. 邈乎其容, 若不察其愚也, 悄乎其言, 若不接其情也. 退而懼也, 不敢復進.
今則釋然悟, 翻然悔. 曰, “其邈也, 乃所以怒其來之不繼也, 其悄也, 乃所以示其意也.” 不敏之誅, 無所逃避. 不敢遂進, 輒自疏其所以, 幷獻近所爲復志賦以下十首爲一卷, 卷有標軸. 送孟郊序一首, 生紙寫, 不加裝飾, 皆有揩字註字處. 急於自解而謝, 不能竢更寫, 閤下取其意而略其禮可也. 愈恐懼再拜.

<第十 應科目時與人書> (韓愈)

月日, 愈再拜, 天池之濱, 大江之濆, 曰, 有怪物焉, 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彙四儔也.
其得水, 變化風雨, 上下於天不難也. 其不及水, 蓋尋常尺寸之閒耳, 無高山大陵曠途絶險爲之關隔也.
然其窮涸, 不能自致乎水. 爲*빈獺之笑者, 蓋十八九矣. 如有力者, 哀其窮而運轉之, 蓋一擧手一投足之勞也.
然是物也, 負其異於衆也, 且曰, “爛死於沙泥, 吾寧樂之. 若俛首帖耳, 搖尾而乞憐者, 非我之志也.” 是以有力者遇之, 熟視之若無覩也. 其死其生, 固不可知也.
今又有有力者當其前矣, 聊試仰首一鳴號焉. 庸詎知有力者不哀其窮, 而忘一擧手一投足之勞, 而轉之淸波乎. 其哀之, 命也. 其不哀之, 命也. 知其在命而且鳴號之者, 亦命也.
愈今者實有類於是, 是以忘其疏愚之罪, 而有是說焉, 閤下其亦憐察之.

<第十一 送孟東野序> (韓愈)

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, 草木之無聲, 風撓之鳴, 水之無聲, 風蕩之鳴. 其躍也, 或激之, 其趨也, 或梗之, 其沸也, 或炙之. 金石之無聲, 或擊之鳴, 人之於言也亦然. 有不得已者而後言, 其謌也有思, 其哭也有懷. 凡出乎口而爲聲者, 其皆有弗平者乎.
樂也者, 鬱於中而泄於外者也, 擇其善鳴者, 而假之鳴, 金․石․絲․竹․匏․土․革․木八者, 物之善鳴者也. 惟天之於時也亦然, 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, 是故以鳥鳴春, 以雷鳴夏, 以蟲鳴秋, 以風鳴冬. 四時之相推敓, 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. 其於人也亦然. 人聲之精者爲言, 交辭之於言, 又其精也, 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.
其在唐虞, 咎陶禹其善鳴者也, 而假以鳴. 虁弗能以文辭鳴, 又自假於韶以鳴. 夏之時, 五子以其歌鳴. 伊尹鳴殷, 周公鳴周. 凡載於詩書六藝, 皆鳴之善者也.
周之衰, 孔子之徒鳴之, 其聲大而遠. 傳曰, “天將以夫子爲木鐸.” 其弗信矣乎. 其末也, 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. 楚, 大國也, 其亡也, 以屈原鳴. 臧孫辰․孟軻․荀卿, 以道鳴者也. 楊朱․墨翟․管夷吾․晏嬰․老聃․申不害․韓非․愼到․田騈․鄒衍․尸佼․孫武․張儀․蘇秦之屬, 皆以其術鳴.
秦之興, 李斯鳴之. 漢之時, 司馬遷․相如․揚雄, 最其善鳴者也. 其下魏晉氏, 鳴者不及於古, 然亦未嘗絶也. 就其善者, 其聲淸以浮, 其節數以急, 其辭淫以哀, 其志弛以肆. 其爲言也, 亂雜而無章. 將天醜其德, 莫之顧耶. 何爲乎不鳴其善鳴者也.
唐之有天下, 陳子昻․蘇源明․元結․李白․杜甫․李觀, 皆以其所能鳴. 其存而在下者, 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. 其高出魏晉, 不懈而及於古, 其他浸淫乎漢氏矣. 從吾遊者, 李翶․張籍其尤也. 三子者之鳴, 信善矣. 抑不知天將和其聲, 而使鳴國家之盛耶. 抑將窮餓其身, 思愁其心腸, 而使自鳴其不幸耶. 三子者之命, 則懸乎天矣. 其在上也, 奚以喜. 其在下也, 奚以悲.
東野之役於江南也, 有若不釋然者, 故吾道其命於天者以解之.

<第十二 送李愿歸盤谷序> (韓愈)

太行之陽有盤谷. 盤谷之閒, 泉甘而土肥, 草木藂茂, 居民鮮少. 或曰, “謂其環兩山之閒, 故曰盤.” 或曰, “是谷也, 宅幽而勢阻, 隱者之所盤旋.” 友人李愿居之.
愿之言曰, “人之稱大丈夫者, 我知之矣. 利澤施於人, 名聲昭於時. 坐於廟朝, 進退百官, 而佐天子出令. 其在外, 則樹旗旄, 羅弓矢. 武夫前呵, 從者塞途. 供給之人, 各執其物, 夾道而疾馳. 喜有賞, 怒有刑. 才畯滿前, 道古今而譽盛德, 入耳而不煩. 曲眉豐頰, 淸聲而便體, 秀外而惠中, 飄輕裾, 翳長袖, 粉白黛綠者, 列屋而閒居. 妒寵而負恃, 爭姸而取憐, 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, 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爲也.
“吾非惡此而逃之, 是有命焉, 不可幸而致也. 窮居而野處, 升高而望遠, 坐茂樹以終日, 濯淸泉以自潔. 採於山, 美可茹. 釣於水, 鮮可食. 起居無時, 惟適之安. 與其有譽於前, 孰若無毁於其後. 與其有樂於身, 孰若無憂於其心. 車服不維, 刀鋸不加. 理亂不知, 黜陟不聞, 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爲也, 我則行之. 伺候於公卿之門, 奔走於形勢之途. 足將進而趑趄, 口將言而囁嚅. 處穢汚而不羞, 觸刑辟而誅戮. 徼倖於萬一, 老死而後止者, 其於爲人賢不肖何如也.”
昌黎韓愈, 聞其言而壯之. 與之酒, 而爲之歌曰, “盤之中, 維子之宮. 盤之土, 可以稼. 盤之泉, 可濯可沿. 盤之阻, 誰爭子所. 窈而深, 廓其有容. 繚而曲, 如往而復. 嗟盤之樂兮, 樂且無央. 虎豹遠跡兮, 蛟龍遁藏. 鬼神守護兮, 呵禁不祥. 飮且食兮壽而康, 無不足兮奚所望. 膏吾車兮秣吾馬, 從子於盤兮, 終吾生以徜徉.”

<第十三 送董邵南序> (韓愈)

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. 董生擧進士, 連不得志於有司. 懷拘利器, 鬱鬱適玆土, 吾知其必有合也. 董生勉乎哉.
夫以子之不遇時, 苟慕義彊仁者, 皆愛惜焉. 矧燕趙之士, 出乎其性者哉. 然吾嘗聞, 風俗與化移易, 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.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. 董生勉乎哉.
吾因子有所感矣. 爲我弔望諸君之墓, 而觀於其市, 復有昔時屠狗者乎. 爲我謝曰, “明天子在上, 可以出而仕矣.”

<第十四 送楊少尹序> (韓愈)

昔疏廣․受二子, 以年老, 一朝辭位而去. 於時公卿設供張, 祖道都門外, 車數百兩. 道路觀者, 多歎息泣下, 共言其賢. 漢史旣傳其事, 而後世工畵者, 又圖其迹, 至今照人耳目, 赫赫若前日事.
國子司業楊君巨源, 方以能詩訓後進. 一旦以年滿七十, 亦白丞相, 去歸其鄕. 世常說古今人不相及, 今楊與二疏, 其意豈異也.
予忝在公卿後, 遇病不能出. 不知楊侯去時, 城門外送者幾人, 車幾兩, 馬幾匹, 道旁觀者, 亦有歎息知其爲賢以否. 而太史氏又能張大其事爲傳, 繼二疏踪跡否. 不落莫否. 見今世無工畵者, 而畵與不畵固不論也. 然吾聞楊侯之去, 丞相有愛而惜之者, 白以爲其都少尹, 不絶其祿, 又爲歌詩以勸之. 京師之長於詩者, 亦屬而和之. 又不知當時二疏之去, 有是事否. 古今人同不同, 未可知也.
中世士大夫, 以官爲家, 罷則無所於歸. 楊侯始冠, 擧於其鄕, 歌鹿鳴而來也. 今之歸, 指其樹曰, “某樹, 吾先人之所種也, 某水․某邱, 吾童子時所釣遊也.” 鄕人莫不加敬, 誡子孫以楊侯不去其鄕爲法. 古之所謂鄕先生沒而可祭於社者, 其在斯人歟. 其在斯人歟.

<第十五 送石處士序> (韓愈)

河陽軍節度御史大夫烏公, 爲節度之三月, 求士於從事之賢者, 有薦石先生者. 公曰, “先生何如.” 曰, “先生居嵩邙瀍穀之閒, 冬一裘, 夏一葛, 食朝夕, 飯一盂, 蔬一盤, 人與之錢, 則辭, 請與出遊, 未嘗以事辭, 勸之仕, 不應, 坐一室, 左右圖書. 與之語道理, 辨古今事當否, 論人高下, 事後當成敗, 若河決下流而東注, 若駟馬駕輕車, 就熟路, 而王良造父爲之先後也, 若燭照數計而龜卜也.”
大夫曰, “先生有以自老, 無求於人, 其肯爲某來耶.” 從事曰, “大夫文武忠孝, 求士爲國, 不私於家. 方今寇聚於恆, 師環其疆. 農不耕收, 財粟殫亡. 吾所處地, 歸輸之塗, 治法征謀, 宜有所出. 先生仁且勇, 若以義請而彊委重焉, 其何說之辭.” 於是譔書詞, 具馬幣, 卜日以授使者, 求先生之廬而請焉. 先生不告於妻子, 不謀於朋友, 冠帶出見客, 拜受書禮於門內. 宵則沐浴, 戒行事, 載書冊, 問道所由, 告行於常所來往. 晨則畢至, 張上東門外.
酒三行, 且起, 有執爵而言者曰, “大夫眞能以義取人, 先生眞能以道自任, 決去就, 爲先生別.” 又酌而祝曰, “凡去就出處何常, 惟義之歸, 遂以爲先生壽.” 又酌而祝曰, “使大夫恆無變其初, 無務富其家, 而飢其師, 無甘受佞人, 而外敬正士, 無昧於諂言, 惟先生是聽, 以能有成功, 保天子之寵命.” 又祝曰, “使先生無圖利於大夫, 而使便其身圖.” 先生起拜, 祝辭曰, “敢不敬. 蚤夜以求從祝規.” 於是東都之人士, 咸知大夫與先生, 果能相與以有成也. 遂各爲歌詩六韻, 遣愈爲之序云.

<第十六 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> (韓愈)

伯樂一過冀北之野, 而馬羣遂空. 夫冀北馬多天下, 伯樂雖善知馬, 安能空其羣耶. 解之者曰, “吾所謂空, 非無馬也, 無良馬也. 伯樂知馬, 遇其良, 輒取之, 羣無留良焉. 苟無良, 雖謂無馬, 不爲虛語矣.”
東都, 固士大夫之冀北也. 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, 洛之北涯, 曰石生, 其南涯, 曰溫生. 大夫烏公, 以鈇鉞鎭河陽之三月, 以石生爲才, 以禮爲羅, 羅而致之幕下. 未數月也, 以溫生爲才, 於是以石生爲媒, 以禮爲羅, 又羅而致之幕下. 東都雖信多才士, 朝取一人焉, 拔其尤, 暮取一人焉, 拔其尤. 自居守河南尹, 以及百司之執事, 與吾輩二縣之大夫, 政有所不通, 事有所可疑, 奚所諮而處焉. 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, 誰與嬉遊. 小子後生, 於何考德而問業焉. 搢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, 無所禮於其廬. 若是而稱曰, “大夫烏公, 一鎭河陽, 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.” 豈不可也.
夫南面而聽天下, 其所託重而恃力者, 惟相與將耳. 相爲天子得人於朝廷. 將爲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. 求內外無治, 不可得也. 愈縻於玆, 不能自引去, 資二生以待老. 今皆爲有力者奪之, 其何能無介然於懷耶.
生旣至, 拜公於軍門, 其爲吾以前所稱, 爲天下賀, 以後所稱, 爲吾致私怨於盡取也. 留守相公, 首爲四韻詩歌其事, 愈因推其意而序之.

<第十七 祭十二郞文> (韓愈)

年月日, 季父愈, 聞汝喪之七日, 乃能銜哀致誠,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, 告汝十二郞之靈,
嗚呼. 吾少孤, 及長, 不省所怙, 惟兄嫂是依. 中年, 兄歿南方, 吾與汝俱幼, 從嫂歸葬河陽, 旣又與汝就食江南. 零丁孤苦, 未嘗一日相離也. 吾上有三兄, 皆不幸早世. 承先人後者, 在孫惟汝, 在子惟吾. 兩世一身, 形單影隻. 嫂嘗撫汝指吾而言曰, “韓氏兩世, 惟此而已.” 汝時尤小, 當不復記憶, 吾時雖能記憶,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.
吾年十九, 始來京城. 其後四年, 而歸視汝. 又四年, 吾往河陽省墳墓, 遇汝從嫂喪來葬. 又二年, 吾佐董丞相於汴州, 汝來省吾. 止一歲, 請歸取其孥. 明年, 丞相薨, 吾去汴州, 汝不果來. 是年, 吾佐戎徐州, 使取汝者始行, 吾又罷去, 汝又不果來. 吾念汝從於東, 東亦客也, 不可以久, 圖久遠者, 莫如西歸, 將成家而致汝. 嗚呼. 孰謂汝遽去吾而歿乎. 吾與汝俱少年, 以爲雖暫相別, 終當久相與處, 故捨汝而旅食京師, 以求斗斛之祿. 誠知其如此, 雖萬乘之公相, 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.
去年, 孟東野往, 吾書與汝曰, “吾年未四十, 而視茫茫, 而髮蒼蒼, 而齒牙動搖. 念諸父與諸兄, 皆康彊而早世. 如吾之衰者, 其能久存乎. 吾不可去, 汝不肯來, 恐旦暮死, 而汝抱無涯之戚也.” 孰謂少者歿而長者存, 彊者夭而病者全乎. 嗚呼. 其信然邪. 其夢邪. 其傳之非其眞邪. 信也,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. 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. 少者彊者而夭歿, 長者衰者而存全乎. 未可以爲信也, 夢也, 傳之非其眞也, 東野之書, 耿蘭之報, 何爲而在吾側也. 嗚呼. 其信然矣.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. 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, 不克蒙其澤矣. 所謂天者誠難測, 而神者誠難明矣. 所謂理者不可推, 而壽者不可知矣. 雖然, 吾自今年來, 蒼蒼者或化而爲白矣, 動搖者或脫而落矣. 毛血日益衰, 志氣日益微, 幾何不從汝而死也. 死而有知, 其幾何離, 其無知, 悲不幾時, 而不悲者無窮期矣. 汝之子始十歲, 吾之子始五歲, 少而彊者不可保, 如此孩提者, 又可冀其成立邪. 嗚呼哀哉. 嗚呼哀哉.
汝去年書云, “比得軟脚病, 往往而劇.” 吾曰, “是疾也, 江南之人, 常常有之.” 未始以爲憂也. 嗚呼. 其竟以此而殞其生乎. 抑別有疾而致斯乎. 汝之書, 六月十七日也. 東野云, 汝歿以六月二日. 耿蘭之報無月日. 蓋東野之使者, 不知問家人以月日, 如耿蘭之報, 不知當言月日. 東野與吾書, 乃問使者, 使者妄稱以應之耳. 其然乎. 其不然乎.
今吾使建中祭汝, 弔汝之孤, 與汝之乳母. 彼有食, 可守以待終喪, 則待終喪而取以來, 如不能守以終喪, 則遂取以來. 其餘奴婢, 並令守汝喪. 吾力能改葬, 終葬汝於先人之兆, 然後惟其所願.
嗚呼. 汝病吾不知時, 汝歿吾不知日, 生不能相養以共居, 歿不能撫汝以盡哀, 斂不憑其棺, 窆不臨其穴. 吾行負神明, 而使汝夭, 不孝不慈, 而不能與汝相養以生, 相守以死. 一在天之涯, 一在地之角, 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, 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. 吾實爲之, 其又何尤. 彼蒼者天, 曷其有極. 自今以往, 吾其無意於人世矣. 當求數頃之田, 於伊潁之上, 以待餘年, 敎吾子與汝子, 幸其成, 長吾女與汝女, 待其嫁, 如此而已. 嗚呼. 言有窮而情不可終, 汝其知也邪. 其不知也邪. 嗚呼哀哉. 尙饗.

<第十八 祭鱷魚文> (韓愈)

維年月日, 潮州刺史韓愈, 使軍事衙推秦濟, 以羊一豬一, 投惡谿之潭水, 以與鱷魚食, 而告之曰,
昔先王旣有天下, 烈山澤, 罔繩擉刃, 以除蟲蛇惡物. 爲民害者, 驅而出之四海之外. 及後王德薄, 不能遠有, 則江漢之閒, 尙皆棄之, 以與蠻夷楚越, 況潮嶺海之閒, 去京師萬里哉. 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, 亦固其所.
今天子嗣唐位, 神聖慈武. 四海之外, 六合之內, 皆撫而有之. 況禹跡所揜, 揚州之近地, 刺史縣令之所治, 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.
鱷魚. 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. 刺史受天子命, 守此土, 治此民. 而鱷魚睅然不安谿潭, 據處食民畜, 熊豕鹿麞, 以肥其身, 以種其子孫, 與刺史抗拒, 爭爲長雄. 刺史雖駑弱, 亦安肯爲鱷魚低首下心. 伈伈睍睍, 爲民吏羞, 以偸活於此耶. 且承天子命以來爲吏, 固其勢不得不與鱷魚辨.
鱷魚有知, 其聽刺史言. 潮之州, 大海在其南. 鯨鵬之大, 蝦蟹之細, 無不容歸, 以生以食, 鱷魚朝發而夕至也. 今與鱷魚約, 盡三日, 其率醜類南徙於海, 以避天子之命吏. 三日不能, 至五日, 五日不能, 至七日, 七日不能, 是終不肯徙也. 是不有刺史, 聽從其言也, 不然, 則是鱷魚冥頑不靈, 刺史雖有言, 不聞不知也. 夫傲天子之命吏, 不聽其言, 不徙以避之, 與冥頑不靈而爲民物害者, 皆可殺. 刺史則選材技吏民, 操强弓毒矢, 以與鱷魚從事, 必盡殺乃止. 其無悔.”

<第十九 柳子厚墓誌銘> (韓愈)

子厚, 諱宗元. 七世祖慶, 爲拓跋魏侍中, 封濟陰公. 曾伯祖奭, 爲唐宰相, 與褚遂良․韓瑗, 俱得罪武后, 死高宗朝. 皇考諱鎭, 以事母, 棄太常博士, 求爲縣令江南, 其後以不能媚權貴, 失御史. 權貴人死, 乃復拜侍御史, 號爲剛直. 所與遊, 皆當世名人.
子厚少精敏, 無不通達. 逮其父時, 雖少年, 已自成人, 能取進士第, 嶄然見頭角, 衆謂, “柳氏有子矣.” 其後以博學宏詞, 授集賢殿正字. 儁傑廉悍, 議論證據今古, 出入經史百子. 踔厲風發, 率常屈其座人, 名聲大振, 一時皆慕與之交. 諸公要人, 爭欲令出我門下, 交口薦譽之.
貞元十九年, 田藍田尉拜監察御史. 順宗卽位, 拜禮部員外郞. 遇用事者得罪, 例出爲刺史, 未至, 又例貶永州司馬. 居閒, 益自刻苦. 務記覽, 爲詞章, 汎濫停蓄, 爲深博無涯涘. 而自肆於山水閒. 元和中, 嘗例召至京師, 又偕出爲刺史, 而子厚得柳州. 旣至, 歎曰, “是豈不足爲政耶.” 因其土俗, 爲設敎禁, 州人順賴. 其俗以男女質錢, 約不時贖, 子本相侔, 則沒爲奴婢. 子厚與設方計, 悉令贖歸. 其尤貧力不能者, 令書其傭, 足相當, 則使歸其質. 觀察使下其法於他州, 此一歲, 免而歸者且千人. 衡湘以南, 爲進士者, 皆以子厚爲師, 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畵, 爲文詞者, 悉有法度可觀.
其召至京師, 而復爲刺史也, 中山劉夢得禹錫, 亦在遣中, 當詣播州. 子厚泣曰, “播州非人所居, 而夢得親在堂, 吾不忍夢得之窮, 無辭以白其大人, 且萬無母子俱往理.” 請於朝, 將拜疏, 願以柳易播, 雖重得罪, 死不恨. 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, 夢得於是改刺連州. 嗚呼. 士窮乃見節義.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, 酒食游戲相徵逐, 詡詡强笑語, 以相取下, 握手出肺肝相示, 指天日涕泣, 誓生死不相背負, 眞若可信. 一旦臨小利害, 僅如毛髮比, 反眼若不相識. 落陷穽不一引手救, 反擠之, 又下石焉者, 皆是也. 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爲, 而其人自視以爲得計, 聞子厚之風, 亦可以少愧矣.
子厚前時少年, 勇於爲人, 不自貴重顧藉, 謂功業可立就, 故坐廢退, 旣退, 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, 故卒死於窮裔. 材不爲世用, 道不行於時也. 使子厚在臺省時, 自持其身, 已能如司馬刺史時, 亦自不斥, 斥時有人力能擧之, 且必復用不窮. 然子厚斥不久, 窮不極, 雖有出於人, 其文學辭章, 必不能自力以致, 必傳於後如今, 無疑也. 雖使子厚得所願, 爲將相於一時. 以彼易此, 孰得孰失, 必有能辨之者.
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 年四十七. 以十五年七月十日, 歸葬萬年先人墓側. 子厚有子男二人, 長曰周六, 始四歲, 季曰周七, 子厚卒乃生. 女子二人, 皆幼. 其得歸葬也, 費皆出觀察使河東裴君行立. 行立有節槪, 重然諾, 與子厚結交, 子厚亦爲之盡, 竟賴其力. 葬子厚於萬年之墓者, 舅弟盧遵. 遵, 涿人, 性謹愼, 學問不厭. 自子厚之斥, 遵從而家焉, 逮其死不去. 旣往葬子厚, 又將經紀其家, 庶幾有始終者. 銘曰, 是惟子厚之室, 旣固旣安, 以利其嗣人.

<卷九 唐宋文>

<第一 駁復讎議> (柳宗元)

臣伏見天后時, 有同州下邽人徐元慶者, 父爽, 爲縣尉趙師韞所殺, 卒能手刃父讎, 束身歸罪. 當時諫臣陳子昻建議, 誅之而旌其閭, 且請編之於令, 永爲國典. 臣竊獨過之.
臣聞禮之大本, 以防亂也. 若曰, 無爲賊虐, 凡爲子者殺無赦. 刑之大本, 亦以防亂也. 若曰, 無爲賊虐, 凡爲治者殺無赦. 其本則合, 其用則異. 旌與誅, 莫得而並焉. 誅其可旌, 玆謂濫, 黷刑甚矣. 旌其可誅, 玆謂僭, 壞禮甚矣. 果以是示於天下, 傳於後代, 趨義者, 不知所向, 違害者, 不知所立, 以是爲典可乎.
蓋聖人之制, 窮理以定賞罰, 本情以正襃貶, 統於一而已矣. 嚮使刺讞其誠僞, 考正其曲直, 原始而求其端, 則刑禮之用, 判然離矣. 何者. 若元慶之父, 不陷於公罪, 師韞之誅, 獨以其私怨, 奮其吏氣, 虐於非辜, 州牧不知罪, 刑官不知問, 上下蒙冒, 籲號不聞, 而元慶能以戴天爲大恥, 枕戈爲得禮, 處心積慮, 以衝讐人之胸, 介然自克, 卽死無憾, 是守禮而行義也. 執事者, 宜有慚色, 將謝之不暇, 而又何誅焉.
其或元慶之父, 不免於罪, 師韞之誅, 不愆於法, 是非死於吏也, 是死於法也. 法其可讎乎. 讎天子之法, 而戕奉法之吏, 是悖驁而凌上也. 執而誅之, 所以正邦典, 而又何旌焉. 且其議曰, “人必有子, 子必有親, 親親相讎, 其亂誰救.” 是惑於禮也甚矣. 禮之所謂讎者, 蓋以寃抑沈痛而號無告也, 非謂抵罪觸法, 陷於大戮. 而曰, “彼殺之, 我乃殺之.” 不議曲直, 暴寡脅弱而已. 其非經背聖, 不亦甚哉.
周禮調人, 掌司萬人之讎. 凡殺人而義者, 令勿讎, 讎之則死. 有反殺者, 邦國交讎之, 又安得親親相讎也. 春秋公羊傳曰, “父不受誅, 子復讎可也, 父受誅, 子復讎, 此推刃之道, 復讎不除害.” 今若取此以斷, 兩下相殺, 則合於禮矣.
且夫不忘讎, 孝也. 不愛死, 義也. 元慶能不越於禮, 服孝死義, 是必達理而聞道者也. 夫達理聞道之人, 豈其以王法爲敵讎者哉. 議者反以爲戮, 黷刑壞禮, 其不可以爲典明矣. 請下臣議, 附於令, 有斷斯獄者, 不宜以前議從事. 謹議.

<第二 桐葉封弟辨> (柳宗元)

古之傳者有言, “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, 戲曰, ‘以封汝.’ 周公入賀. 王曰, ‘戲也.’ 周公曰, ‘天子不可戲.’ 乃封小弱弟於唐.”
吾意不然. 王之弟當封耶, 周公宜以時言於王, 不待其戲, 而賀以成之也, 不當封耶, 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戲, 以地與人, 以小弱弟者爲之主, 其得爲聖乎.
且周公以王之言, 不可苟焉而已, 必從而成之耶. 設有不幸, 王以桐葉戲婦寺, 亦將擧而從之乎. 凡王者之德, 在行之何若. 設未得其當, 雖十易之不爲病, 要於其當, 不可使易也, 而況以其戲乎. 若戲而必行之, 是周公敎王遂過也.
吾意周公輔成王宜以道, 從容優樂, 要歸之大中而已. 必不逢其失而爲之辭, 又不當束縛之, 馳驟之, 使若牛馬然, 急則敗矣. 且家人父子, 尙不能以此自克, 況號爲君臣者耶. 是直小丈夫缺缺者之事, 非周公所宜用, 故不可信.
或曰, ‘封唐叔, 史佚成之.’

<第三 箕子碑> (柳宗元)

凡大人之道有三, 一曰正蒙難, 二曰法授聖, 三曰化及民.
殷有仁人曰箕子, 實具玆道, 以立於世, 故孔子述六經之旨, 尤殷勤焉. 當紂之時, 大道悖亂. 天威之動不能戒, 聖人之言無所用. 進死以倂命, 誠仁矣, 無益吾祀, 故不爲. 委身以存祀, 誠仁矣, 與亡吾國, 故不忍. 具是二道, 有行之者矣.
是用保其明哲, 與之俯仰. 晦是謨範, 辱於囚奴. 昏而無邪, 隤而不息. 故在易曰, “箕子之明夷.” 正蒙難也.
及天命旣改, 生人以正. 乃出大法, 用爲聖師, 周人得以序彛倫而立大典. 故在書曰, “以箕子歸作洪範.” 法授聖也.
及封朝鮮, 推道訓俗. 惟德無陋, 惟人無遠. 用廣殷祀, 俾夷爲華, 化及民也. 率是大道, 藂於厥躬. 天地變化, 我得其正, 其大人歟.
於虖. 當其周時未至, 殷祀未殄. 比干已死, 微子已去. 向使紂惡未稔而自斃, 武庚念亂以圖存, 國無其人, 誰與興理, 是固人事之或然者也. 然則先生隱忍而爲此. 其有志於斯乎.
唐某年, 作廟汲郡, 歲時致祀. 嘉先生獨列於易象, 作是頌云.

<第四 捕蛇者說> (柳宗元)

永州之野産異蛇, 黑質而白章, 觸草木盡死, 以齧人, 無禦之者. 然得而腊之以爲餌, 可以已大風․攣踠․瘻癘, 去死肌, 殺三蟲.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, 歲賦其二. 募有能捕之者, 當其租入. 永之人爭奔走焉.
有蔣氏者, 專其利三世矣. 問之, 則曰, “吾祖死於是, 吾父死於是, 今吾嗣爲之十二年, 幾死者數矣.” 言之貌若甚戚者. 余悲之, 且曰, “若毒之乎. 余將告於莅事者, 更若役, 復若賦, 則何如.” 蔣氏大戚, 汪然出涕, 曰, “君將哀而生之乎. 則吾斯役之不幸, 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. 嚮吾不爲斯役, 則久已病矣. 自吾氏三世居是鄕, 積於今六十歲矣. 而鄕鄰之生日蹙, 殫其地之出, 竭其廬之入. 號呼而轉徙, 餓渴而頓踣. 觸風雨, 犯寒暑, 呼噓毒癘, 往往而死者, 相藉也. 曩與吾祖居者. 今其室十無一焉. 與吾父居者, 今其室十無二三焉. 與吾居十二年者, 今其室十無四五焉. 非死卽徙爾, 而吾以捕蛇獨存. 悍吏之來吾鄕, 叫囂乎東西, 隳突乎南北, 譁然而駭者, 雖雞狗不得寧焉. 吾恂恂而起, 視其缶, 而吾蛇尙存, 則弛然而臥. 謹食之, 時而獻焉.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, 以盡吾齒.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, 其餘則熙熙而樂, 豈若吾鄕鄰之旦旦有是哉. 今雖死乎此, 比吾鄕鄰之死則已後矣, 又安敢毒耶.”
余聞而愈悲. 孔子曰, “苛政猛於虎也.” 吾嘗疑乎是, 今以蔣氏觀之, 猶信. 嗚呼. 孰知賦斂之毒, 有甚是蛇者乎. 故爲之說,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.

<第五 種樹郭橐駝傳> (柳宗元)

郭橐駝, 不知始何名. 病僂, 隆然伏行, 有類橐駝者, 故鄕人號之駝. 駝聞之, 曰, “甚善. 名我固當.” 因捨其名, 亦自謂橐駝云.
其鄕曰豐樂鄕, 在長安西. 駝業種樹, 凡長安豪富人爲觀游及賣果者, 皆爭迎取養. 視駝所種樹, 或移徙, 無不活, 且碩茂, 蚤實以蕃. 他植者雖窺伺傚慕, 莫能如也.
有問之, 對曰, “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孶也, 以能順木之天, 以致其性焉爾. 凡植木之性, 其本欲舒, 其培欲平, 其土欲故, 其築欲密. 旣然已, 勿動勿慮, 去不復顧. 其蒔也若子, 其置也若棄, 則其天者全, 而其性得矣.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, 非有能碩而茂之也. 不抑耗其實而已, 非有能蚤而蕃之也. 他植者則不然, 根拳而土易, 其培之也, 若不過焉, 則不及. 苟有能反是者, 則又愛之太恩, 憂之太勤. 旦視而暮撫, 已去而復顧, 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, 搖其本以觀其疏密, 而木之性日以離矣. 雖曰愛之, 其實害之, 雖曰憂之, 其實讎之, 故不我若也, 吾又何能爲哉.”
問者曰, “以子之道, 移之官理, 可乎.” 駝曰, “我知種樹而已, 官理非吾業也. 然吾居鄕, 見長人者, 好煩其令, 若甚憐焉, 而卒以禍. 旦暮, 吏來而呼曰, ‘官命促爾耕, 勗爾植, 督爾穫, 蚤繰而緖, 蚤織而縷, 字而幼孩, 遂而雞豚.’ 鳴鼓而聚之, 擊木而召之.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, 且不得暇,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. 故病且怠. 若是, 則與吾業者, 其亦有類乎.”
問者嘻曰, “不亦善夫. 吾問養樹, 得養人術.” 傳其事以爲官戒也.

<第六 梓人傳> (柳宗元)

裴封叔之第, 在光德里. 有梓人款其門, 願傭隙宇而處焉. 所職, 尋․引․規․矩․繩․墨, 家不居礱斲之器. 問其能, 曰, “吾善度材. 視棟宇之制, 高深方圓短長之宜, 吾指使而羣工役焉. 捨我, 衆莫能就一宇. 故食於官府, 吾受祿三倍, 作於私家, 吾收其直太半焉.”
他日, 入其室, 其床闕足而不能理, 曰, “將求他工.” 余甚笑之, 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.
其後, 京兆尹將飾官署, 余往過焉. 委羣材, 會衆工. 或執斧斤, 或執刀鋸, 皆環立嚮之. 梓人左持引, 右執杖, 而中處焉. 量棟宇之任, 視木之能擧, 揮其杖曰, “斧.” 彼執斧者奔而右. 顧而指曰, “鋸.” 彼執鋸者趨而左. 俄而, 斤者斲, 刀者削, 皆視其色, 俟其言, 莫敢自斷者. 其不勝任者, 怒而退之, 亦莫敢慍焉. 畵宮於堵, 盈尺而曲盡其制. 計其毫釐而構大廈, 無進退焉. 旣成, 書於上棟, 曰, “某年某月某日某建”, 則其姓字也, 凡執用之工不在列. 余圜視大駭, 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.
繼而嘆曰, “彼將捨其手藝, 專其心智, 而能知體要者歟.” 吾聞勞心者役人, 勞力者役於人, 彼其勞心者歟. 能者用而智者謀, 彼其智者歟. 是足爲佐天子相天下法矣. 物莫近乎此也. 彼爲天下者, 本於人. 其執役者, 爲徒隸, 爲鄕師里胥, 其上爲下士, 又其上爲中士, 爲上士, 又其上爲大夫, 爲卿, 爲公, 離而爲六職, 判而爲百役. 外薄四海, 有方伯․連率. 郡有守, 邑有宰. 皆有佐政. 其下有胥吏, 又其下皆有嗇夫․版尹以就役焉, 猶衆工之各有執伎以食力也.
彼佐天子相天下者, 擧而加焉, 指而使焉, 條其綱紀而盈縮焉, 齊其法制而整頓焉, 猶梓人之有規․矩․繩․墨以定制也. 擇天下之士, 使稱其職, 居天下之人, 使安其業. 視都知野, 視野知國, 視國知天下, 其遠邇細大, 可手據其圖而究焉. 猶梓人畵宮於堵, 而績於成也. 能者進而由之, 使無所德, 不能者退而休之, 亦莫敢慍. 不衒能, 不矜名, 不親小勞, 不侵衆官, 日與天下之英才, 討論其大經, 猶梓人之善運衆工而不代藝也, 夫然後相道得, 而萬國理矣.
相道旣得, 萬國旣理, 天下擧首而望曰, “吾相之功也.” 後之人循跡而慕曰, “彼相之才也.” 士或談殷․周之理者, 曰, “伊․傅․周․召,” 其百執事之勤勞, 而不得紀焉, 猶梓人自名其功, 而執用者不列也. 大哉相乎. 通是道者, 所謂相而已矣. 其不知體要者反此, 以恪勤爲功, 以簿書爲尊, 衒能矜名, 親小勞, 侵衆官, 竊取六職․百役之事, 听听於府庭, 而遺其大者遠者焉, 所謂不通是道者也, 猶梓人而不知繩墨之曲直, 規矩之方圓, 尋引之短長, 姑奪衆工之斧斤刀鋸以佐其藝, 又不能備其工, 以至敗績用而無所成也, 不亦謬歟.
或曰, “彼主爲室者, 儻或發其私智, 牽制梓人之慮, 奪其世守, 而道謀是用, 雖不能成功, 豈其罪耶. 亦在任之而已.”
余曰, 不然. 夫繩墨誠陳, 規矩誠設, 高者不可抑而下也, 狹者不可張而廣也. 由我則固, 不由我則圮. 彼將樂去固而就圮也, 則卷其術, 黙其智, 悠爾而去, 不屈吾道, 是誠良梓人耳. 其或嗜其貨利, 忍而不能捨也, 喪其制量, 屈而不能守也, 棟橈屋壞, 則曰, “非我罪也.” 可乎哉. 可乎哉.
余謂梓人之道類於相, 故書而藏之. 梓人, 蓋古之審曲面勢者, 今謂之“都料匠”云. 余所遇者, 楊氏, 潛其名.

<第七 愚溪詩序> (柳宗元)

灌水之陽有溪焉, 東流入於瀟水. 或曰, “冉氏嘗居也, 故姓是溪爲冉溪.” 或曰, “可以染也, 名之以其能, 故謂之染溪.” 予以愚觸罪, 謫瀟水上, 愛是溪. 入二三里, 得其尤絶者家焉. 古有愚公谷, 今予家是溪, 而名莫能定. 土之居者, 猶齗齗然, 不可以不更也, 故更之爲愚溪.
愚溪之上, 買小丘, 爲愚丘. 自愚丘東北行六十步, 得泉焉, 又買居之, 爲愚泉. 愚泉凡六穴, 皆出山下平地, 蓋上出也. 合流屈曲而南, 爲愚溝. 遂負土累石, 塞其隘, 爲愚池. 愚池之東爲愚堂, 其南爲愚亭, 池之中爲愚島. 嘉木異石錯置, 皆山水之奇者. 以余故, 咸以愚辱焉.
夫水, 智者樂也. 今是溪獨見辱於愚, 何哉. 蓋其流甚下, 不可以漑灌, 又峻急, 多坻石, 大舟不可入也. 幽邃淺狹, 蛟龍不屑, 不能興雲雨. 無以利世, 而適類於余, 然則雖辱而愚之可也.
甯武子邦無道則愚, 智而爲愚者也, 顔子終日不違如愚, 睿而爲愚者也, 皆不得爲眞愚. 今余遭有道, 而違於理, 悖於事, 故凡爲愚者, 莫我若也. 夫然, 則天下莫能爭是溪, 余得專而名焉.
溪雖莫利於世, 而善鑒萬類, 淸瑩秀澈, 鏘鳴金石, 能使愚者喜笑眷慕, 樂而不能去也. 余雖不合於俗, 亦頗以文墨自慰, 漱滌萬物, 牢籠百態, 而無所避之. 以愚辭歌愚溪, 則茫然而不違, 昏然而同歸, 超鴻蒙, 混希夷, 寂寥而莫我知也. 於是作八愚詩, 記於溪石上.

<第八 永州韋使君新堂記> (柳宗元)

將爲穹谷嵁巖淵池於郊邑之中, 則必輦山石, 溝澗壑, 凌絶嶮阻, 疲極人力, 乃可以有爲也. 然而求天作地生之狀, 咸無得焉. 逸其人, 因其地, 全其天, 昔之所難, 今於是乎在.
永州實惟九疑之麓, 其始度土者, 環山爲城. 有石焉, 翳於奧草. 有泉焉, 伏於土塗. 蛇虺之所蟠, 狸鼠之所游. 茂樹惡木, 嘉葩毒卉, 亂雜而爭植, 號爲穢墟.
韋公之來, 旣逾月, 理甚無事. 望其地, 且異之. 始命芟其蕪, 行其塗. 積之丘如, 蠲之瀏如. 旣焚旣釃, 奇勢迭出. 淸濁辨質, 美惡異位. 視其植, 則淸秀敷舒. 視其蓄, 則溶漾紆餘. 怪石森然, 周於四隅. 或列或跪. 或立或仆. 竅穴逶邃, 堆阜突怒. 乃作棟宇, 以爲觀遊. 凡其物類, 無不合形輔勢, 效伎於堂廡之下. 外之連山高原․林麓之崖, 間廁隱顯. 邇延野綠, 遠混天碧, 咸會於譙門之內.
已乃延客入觀, 繼以宴娛. 或贊且賀曰, “見公之作, 知公之志. 公之因土而得勝, 豈不欲因俗以成化. 公之擇惡而取美, 豈不欲除殘而佑仁. 公之蠲濁而流淸, 豈不欲廢貪而立廉. 公之居高以望遠, 豈不欲家撫而戶曉.” 夫然, 則是堂也, 豈獨草木土石水泉之適歟. 山原林麓之觀歟. 將使繼公之理者, 視其細, 知其大也. 宗元請志諸石, 措諸壁, 編以爲二千石楷法.

<第九 鈷鉧潭西小丘記> (柳宗元)

得西山後八日, 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, 又得鈷鉧潭. 西二十五步, 當湍而浚者爲魚梁. 梁之上有丘焉, 生竹樹. 其石之突怒偃蹇, 負土而出, 爭爲奇狀者, 殆不可數, 其嶔然相累而下者, 若牛馬之飮於溪, 其衝然角列而上者, 若熊羆之登於山. 丘之小不能一畝, 可以籠而有之.
問其主, 曰, “唐氏之棄地, 貨而不售.” 問其價, 曰, “止四百.” 予憐而售之. 李深源․元克己時同游, 皆大喜, 出自意外. 卽更取器用, 剷刈穢草, 伐去惡木, 烈火而焚之. 嘉木立, 美竹露, 奇石顯. 由其中以望, 則山之高, 雲之浮, 溪之流, 鳥獸之遨遊, 擧熙熙然迴巧獻技, 以效玆丘之下. 枕席而臥, 則淸泠之狀與自謀, 瀯瀯之聲與耳謀, 悠然而虛者與神謀, 淵然而靜者與心謀. 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, 雖古好事之士, 或未能至焉.
噫. 以玆丘之勝, 致之灃鎬鄠杜, 則貴游之士爭買者, 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. 今棄是州也, 農夫漁夫, 過而陋之. 賈四百, 連歲不能售, 而我與深源․克己獨喜得之. 是其果有遭乎. 書於石, 所以賀玆丘之遭也.

<第十 小石城山記> (柳宗元)

自西山道口徑北, 踰黃茅嶺而下, 有二道. 其一西出, 尋之無所得. 其一少北而東, 不過四十丈, 土斷而川分, 有積石橫當其垠. 其上爲睥睨梁欐之形, 其旁出堡塢, 有若門焉, 窺之正黑. 投以小石, 洞然有水聲. ,其響之激越, 良久乃已. 環之可上, 望甚遠. 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, 益奇而堅. 其疏數偃仰, 類智者所施設也.
噫. 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, 及是愈以爲誠有. 又怪其不爲之中州, 而列是夷狄, 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, 是固勞而無用, 神者儻不宜如是, 則其果無乎. 或曰, “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.” 或曰, “其氣之靈, 不爲偉人, 而獨爲是物, 故楚之南, 少人而多石.” 是二者, 余未信之.

<第十一 賀進士王參元失火書> (柳宗元)

得楊八書, 知足下遇火災, 家無餘儲. 僕始聞而駭, 中而疑, 終乃大喜, 蓋將弔而更以賀也. 道遠言略, 猶未能究知其狀. 果若蕩焉泯焉而悉無有, 乃吾所以尤賀者也.
足下勤奉養, 樂朝夕, 惟恬安無事是望也. 今乃有焚煬赫烈之虞, 以震駭左右, 而脂膏滫瀡之具, 或以不給, 吾是以始而駭也. 凡人之言皆曰, “盈虛倚伏, 去來之不可常.” 或將大有爲也, 乃始厄困震悸, 於是有水火之孽, 有羣小之慍. 勞苦變動, 而後能光明, 古之人皆然. 斯道遼闊誕漫, 雖聖人不能以是必信, 是故中而疑也.
以足下讀古人書, 爲文章, 善小學, 其爲多能若是, 而進不能出羣士之上, 以取顯貴者, 蓋無他焉, 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積貨, 士之好廉名者, 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. 獨自得之, 心蓄之, 銜忍而不出諸口, 以公道之難明, 而世之多嫌也. 一出口, 則嗤嗤者以爲得重賂.
僕自貞元十五年, 見足下之文章, 蓄之者蓋六七年, 未嘗言, 是僕私一身而負公道久矣, 非特負足下也. 及爲御史尙書郞, 自以幸爲天子近臣, 得奮其舌, 思以發明足下之鬱塞, 然時稱道於行列, 猶有顧視而竊笑者. 僕良恨修己之不亮, 素譽之不立, 而爲世嫌之所加, 常與孟幾道言而痛之.
乃今幸爲天火之所滌盪, 凡衆之疑慮, 擧爲灰埃. 黔其廬, 赭其垣, 以示其無有, 而足下之才能, 乃可以顯白而不汚, 其實出矣, 是祝融回祿之相吾子也. 則僕與幾道十年之相知, 不若玆火一夕之爲足下譽也. 宥而彰之, 使夫蓄於心者, 咸得開其喙, 發策決科者, 授子而不慄. 雖欲如嚮之蓄縮受侮, 其可得乎. 於玆吾有望於爾, 是以終乃大喜也.
古者列國有災, 同位者皆相弔. 許不弔災, 君子惡之. 今吾之所陳若是, 有以異乎古, 故將弔而更以賀也. 顔曾之養, 其爲樂也大矣, 又何闕焉.

<第十二 待漏院記> (王禹稱)

天道不言, 而品物亨, 歲功成者, 何謂也. 四時之吏, 五行之佐, 宣其氣矣. 聖人不言, 而百姓親, 萬邦寧者, 何謂也. 三公論道, 六卿分職, 張其敎矣. 是知君逸於上, 臣勞於下, 法乎天也. 古之善相天下者, 自咎虁至房魏, 可數也. 是不獨有其德, 亦皆務於勤爾. 況夙興夜寐, 以事一人. 卿大夫猶然, 況宰相乎.
朝廷自國初, 因舊制, 設宰臣待漏院於丹鳳門之右, 示勤政也. 至若北闕向曙, 東方未明, 相君啓行. 煌煌火城, 相君至止. 噦噦鑾聲, 金門未闢, 玉漏猶滴, 徹蓋下車, 于焉以息.
待漏之際, 相君其有思乎. 其或兆民未安, 思所泰之, 四夷未附, 思所來之. 兵革未息, 何以弭之. 田疇多蕪, 何以闢之. 賢人在野, 我將進之, 佞臣立朝, 我將斥之. 六氣不和, 災眚薦至, 願避位以禳之, 五刑未措, 欺詐日生, 請修德以釐之. 憂心忡忡, 待旦而入. 九門旣啓, 四聰甚邇. 相君言焉, 時君納焉. 皇風於是乎淸夷, 蒼生以之而富庶. 若然, 則總百官, 食萬錢, 非幸也, 宜也.
其或私讎未復, 思所逐之, 舊恩未報, 思所榮之. 子女玉帛, 何以致之. 車馬器玩, 何以取之. 姦人附勢, 我將陟之, 直士抗言, 我將黜之. 三時告災, 上有憂色, 構巧詞以悅之, 羣吏弄法, 君聞怨言, 進諂容以媚之. 私心慆慆, 假寐而坐. 九門旣開, 重瞳屢迴. 相君言焉, 時君惑焉. 政柄于是乎隳哉, 帝位以之而危矣. 若然, 則死下獄, 投遠方, 非不幸也, 亦宜也.
是知一國之政, 萬人之命, 懸于宰相, 可不愼歟. 復有無毁無譽, 旅進旅退, 竊位而苟祿, 備員而全身者, 亦無所取焉.
棘寺小吏王禹偁爲文, 請誌阮壁, 用規於執政者.

<第十三 黃岡竹樓記> (王禹偁)

黃岡之地多竹, 大者如椽. 竹工破之, 刳去其節, 用代陶瓦. 比屋皆然, 以其價廉而工省也.
予城西北隅, 雉堞圮毁, 蓁莽荒穢. 因作小樓二間, 與月波樓通. 遠呑山光, 平挹江瀨, 幽𨶑遼夐, 不可具狀. 夏宜急雨, 有瀑布聲, 冬宜密雪, 有碎玉聲, 宜鼓琴, 琴調和暢, 宜詠詩, 詩韻淸絶, 宜圍棋, 子聲丁丁然, 宜投壺, 矢聲錚錚然, 皆竹樓之所助也.
公退之暇, 被鶴氅衣, 戴華陽巾, 手執周易一卷, 焚香黙坐, 消遣世慮, 江山之外, 第見風帆沙鳥, 煙雲竹樹而已.
待其酒力醒, 茶烟歇, 送夕陽, 迎素月, 亦謫居之勝槪也.
彼齊雲落星, 高則高矣, 井幹麗譙, 華則華矣, 止於貯妓女, 藏歌舞, 非騷人之事, 吾所不取.
吾聞竹工云, “竹之爲瓦, 僅十稔, 若重覆之, 得二十稔.”
噫. 吾以至道乙未歲, 自翰林出滁上. 丙申, 移廣陵. 丁酉, 又入西掖. 戊戌歲除日, 有齊安之命, 己亥閏三月到郡. 四年之間, 奔走不暇, 未知明年又在何處, 豈懼竹樓之易朽乎. 幸後之人與我同志, 嗣而葺之, 庶斯樓之不朽也.
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記.

<第十四 書洛陽名園記後> (李去非)

洛陽處天下之中, 挾殽黽之阻, 當秦隴之襟喉, 而趙魏之走集, 蓋四方必爭之地也. 天下當無事則已, 有事則洛陽必先受兵. 予故嘗曰, “洛陽之盛衰, 天下治亂之候也.”
方唐貞觀開元之間, 公卿貴戚, 開館列第於東都者, 號千有餘邸. 及其亂離, 繼以五季之酷, 其池塘竹樹, 兵車蹂蹴, 廢而爲丘墟, 高亭大榭, 煙火焚燎, 化而爲灰燼, 與唐共滅而俱亡者, 無餘處矣. 予故嘗曰, “園囿之興廢, 洛陽盛衰之候也.” 且天下之治亂, 候於洛陽之盛衰而知, 洛陽之盛衰, 候於園囿之興廢而得, 則名園記之作, 予豈徒然哉.
嗚呼. 公卿大夫, 方進於朝, 放乎一己之私以自爲, 而忘天下之治忽, 欲退享此, 得乎. 唐之末路是已.

<第十五 嚴先生祠堂記> (范仲淹)

先生, 漢光武之故人也, 相尙以道. 及帝握赤符, 乘六龍, 得聖人之時, 臣妾億兆, 天下孰加焉. 惟先生以節高之. 旣而動星象, 歸江湖, 得聖人之淸, 泥塗軒冕, 天下孰加焉. 惟光武以禮下之.
在蠱之上九, “衆方有爲, 而獨不事王侯, 高尙其事.” 先生以之. 在屯之初九, “陽德方亨, 而能以貴下賤, 大得民也.” 光武以之. 蓋先生之心, 出乎日月之上, 光武之器, 包乎天地之外.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, 微光武豈能遂先生之高哉. 而使貪夫廉, 懦夫立, 是大有功於名敎也.
仲淹來守是邦, 始構堂而奠焉. 迺復其爲後者四家, 以奉祠事. 又從而歌曰, “雲山蒼蒼, 江水泱泱. 先生之風, 山高水長.”

<第十六 岳陽樓記> (范仲淹)

慶曆四年春,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. 越明年, 政通人和, 百廢具興. 乃重修岳陽樓, 增其舊制, 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, 屬予作文以記之.
予觀夫巴陵勝狀, 在洞庭一湖. 銜遠山, 呑長江, 浩浩湯湯, 構無際涯, 朝暉夕陰, 氣象萬千.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, 前人之述備矣. 然則北通巫峽, 南極瀟湘, 遷客騷人, 多會於此. 覽物之情, 得無異乎.
若夫霪雨霏霏, 連月不開, 陰風怒號, 濁浪排空, 日星隱耀, 山岳潛形, 商旅不行, 檣傾楫摧, 薄暮冥冥, 虎嘯猿啼, 登斯樓也, 則有去國懷鄕, 憂讒畏譏, 滿目蕭然, 感極而悲者矣.
至若春和景明, 波瀾不驚, 上下天光, 一碧萬頃, 沙鷗翔集, 錦鱗游泳, 岸芷汀蘭, 郁郁靑靑, 而或長煙一空, 皓月千里, 浮光耀金, 靜影沈璧, 漁歌互答, 此樂何極. 登斯樓也, 則有心曠神怡, 寵辱皆忘, 把酒臨風, 其喜洋洋者矣.
嗟夫.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, 或異二者之爲, 何哉. 不以物喜, 不以己悲, 居廟堂之高, 則憂其民, 處江湖之遠, 則憂其君, 是進亦憂, 退亦憂, 然則何時而樂耶. 其必曰, 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 後天下之樂而樂歟.” 噫. 微斯人, 吾誰與歸.

<第十七 諫院題名記> (司馬光)

古者諫無官, 自公卿大夫, 至於工商, 無不得諫者. 漢興以來, 始置官.
夫以天下之政, 四海之衆, 得失利病, 萃於一官. 使言之, 其爲任亦重矣. 居是官者, 當志其大, 舍其細, 先其急, 後其緩, 專利國家, 而不爲身謀. 彼汲汲於名者, 猶汲汲於利也, 其間相去何遠哉.
天禧初, 眞宗詔置諫官六員, 責其職事. 慶曆中, 錢君始書其名於版, 光恐久而漫滅. 嘉祐八年, 刻著於右. 後之人將歷指其名而議之曰, “某也忠, 某也詐, 某也直, 某也曲.” 嗚呼. 可不懼哉.

<第十八 義田記> (錢公輔)

范文正公, 蘇人也. 平生好施與, 擇其親而貧․疎而賢者, 咸施之. 方貴顯時, 置負郭常稔之田千畝, 號曰義田, 以養濟羣族之人. 日有食, 歲有衣, 嫁娶凶葬皆有贍. 擇族之長而賢者主其計, 而時其出納焉. 日食人一升, 歲衣人一縑, 嫁女者五十千, 再嫁者三十千, 娶婦者三十千, 再娶者十五千, 葬者如再嫁之數, 幼者十千. 族之聚者九十口, 歲入給稻八百斛. 以其所入, 給其所聚, 沛然有餘而無窮. 仕而家居俟代者與焉, 仕而居官者罷莫給, 此其大較也.
初, 公之未貴顯也, 嘗有志於是矣, 而力未逮者三十年. 旣而爲西帥, 及參大政, 於是始有祿賜之入, 而終其志. 公旣歿, 後世子孫修其業, 承其志, 如公之存也. 公雖位充祿厚, 而貧終其身. 歿之日, 身無以爲斂, 子無以爲喪, 惟以施貧活族之義, 遺其子而已.
昔晏平仲敝車羸馬, 桓子曰, “是隱君之賜也.” 晏子曰, “自臣之貴, 父之族, 無不乘車者, 母之族, 無不足於衣食, 妻之族, 無凍餒者, 齊國之士, 待臣而擧火者三百餘人. 以此而爲隱君之賜乎. 彰君之賜乎.” 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. 予嘗愛晏子好仁, 齊侯知賢, 而桓子服義也. 又愛晏子之仁有等級, 而言有次也, 先父族, 次母族, 次妻族, 而後及其疎遠之賢. 孟子曰, “親親而仁民, 仁民而愛物.” 晏子爲近之. 觀文正之義, 賢於信後, 其規模遠擧, 又疑過之.
嗚呼. 世之都三公位, 享萬鍾祿, 其邸第之雄, 車輿之飾, 聲色之多, 妻孥之富, 止乎一己, 而族之人, 不得其門而入者, 豈少哉. 況於施賢乎. 其下爲卿大夫․爲士, 廩稍之充, 奉養之厚, 止乎一己, 族之人, 瓢囊爲溝中瘠者, 豈少哉. 況於他人乎. 是皆公之罪人也. 公之忠義滿朝廷, 事業滿邊隅, 功名滿天下. 後必有史官書之者, 予可略也. 獨高其義, 因以遺於世云.

<第十九 袁州學記> (李覯)

皇帝二十有三年, 制詔州縣立學. 惟時守令, 有哲有愚, 有屈力殫慮, 祗順德意, 有假官僭師, 苟具文書. 或連數城, 亡誦弦聲. 倡而不和, 敎尼不行.
三十有二年, 范陽祖君無澤知袁州. 始至, 進諸生, 知學宮闕狀. 大懼人材放失, 儒效闊疎, 亡以稱上旨. 通判穎川陳君侁聞而是之, 議以克合.
相舊夫子廟陿隘, 不足改爲, 乃營治之東北隅. 厥土燥剛, 厥位面陽, 厥材孔良, 瓦甓黝堊丹漆, 擧以法. 故殿堂室房廡門, 各得其度, 百爾器備, 並手偕作. 工善吏勤, 晨夜展力, 越明年成, 舍菜且有日.
盱江李覯諗於衆曰, “惟四代之學, 考諸經可見已. 秦以山西鏖六國, 欲帝萬世, 劉氏一呼, 而關門不守. 武夫健將, 賣降恐後, 何邪. 詩書之道廢, 人唯見利而不聞義焉耳. 孝武乘豐富, 世祖出戎行, 皆孶孶學術. 俗化之厚, 延於靈獻. 草茅危言者, 折首而不悔, 功烈震主者, 聞命而釋兵. 羣雄相視, 不敢去臣位, 尙數十年, 敎道之結人心如此. 今代遭聖神, 爾袁得聖君, 俾爾由庠序, 踐古人之迹. 天下治, 則禪禮樂以陶吾民. 一有不幸, 猶當伏大節, 爲臣死忠, 爲子死孝, 使人有所法, 且有所賴, 是惟國家敎學之意. 若其弄筆墨以徼利達而已, 豈徒二三子之羞, 抑爲國者之憂.”

<第二十 朋黨論> (歐陽修)

臣聞朋黨之說, 自古有之,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. 大凡君子與君子, 以同道爲朋, 小人與小人, 以同利爲朋, 此自然之理也.
然臣謂小人無朋, 惟君子則有之, 其故何哉. 小人所好者, 祿利也, 所貪者, 財貨也. 當其同利之時, 暫相黨引以爲朋者, 僞也, 及其見利而爭先, 或利盡而交疏, 則反相賊害, 雖其兄弟親戚, 不能相保, 故臣謂小人無朋, 其暫爲朋者僞也.
君子則不然, 所守者道義, 所行者忠信, 所惜者名節. 以之修身, 則同道而相益, 以之事國, 則同心而共濟, 終始如一, 此君子之朋也. 故爲人君者, 但當退小人之僞朋, 用君子之眞朋, 則天下治矣.
堯之時, 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爲一朋, 君子八元八愷十六人爲一朋. 舜佐堯, 退四凶小人之朋, 而進元凱君子之朋, 堯之天下大治. 及舜自爲天子, 而皐虁稷契等二十二人竝列於朝, 更相稱美, 更相推讓, 凡二十二人爲一朋, 而舜皆用之, 天下亦大治.
書曰, “紂有臣億萬, 惟億萬心. 周有臣三千, 惟一心.” 紂之時, 億萬人各異心, 可謂不爲朋矣, 然紂以亡國. 周武王之臣, 三千人爲一大朋, 而周用以興.
後漢獻帝時, 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, 目爲黨人. 及黃巾賊起, 漢室大亂. 後方悔悟, 盡解黨人而釋之, 然已無救矣.
唐之晩年, 漸起朋黨之論. 及昭宗時, 盡殺朝之名士, 或投之黃河, 曰, “此輩淸流, 可投濁流.” 而唐遂亡矣.
夫前世之主, 能使人人異心不爲朋, 莫如紂, 能禁絶善人爲朋, 莫如漢獻帝, 能誅戮淸流之朋, 莫如唐昭宗之世, 然皆亂亡其國.
更相稱美推讓而不自疑, 莫如舜之二十二臣.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, 然而後世不誚舜爲二十二人朋黨所欺, 而稱舜爲聰明之聖者, 以辨君子與小人也. 周武之世, 擧其國之臣三千人, 共爲一朋. 自古爲朋之多且大, 莫如周. 然周用此以興者, 善人雖多而不厭也.
夫興亡治亂之迹, 爲人君者, 可以鑒矣.

<第二十一 縱囚論> (歐陽修)

信義行於君子, 而刑戮施於小人. 刑入於死者, 乃罪大惡極, 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. 寧以義死, 不苟幸生, 而視死如歸, 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.
方唐太宗之六年, 錄大辟囚三百餘人, 縱使還家, 約其自歸以就死. 是以君子之難能, 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. 其囚及期, 而卒自歸無後者, 是君子之所難, 而小人之所易也, 此其近於人情哉.
或曰, “罪大惡極, 誠小人矣. 及施恩德以臨之, 可使變而爲君子, 蓋恩德入人之深, 而移人之速, 有如是者矣.”
曰, “太宗之爲此, 所以求此名也. 然安知夫縱之去也, 不意其必來以冀免, 所以縱之乎. 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, 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, 所以復來乎.
夫意其必來而縱之, 是上賊下之情也, 意其必免而復來, 是下賊上之心也. 吾見上下交相賊, 以成此名也, 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.
不然, 太宗施德於天下, 於玆六年矣, 不能使小人不爲極惡大罪. 而一日之恩, 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, 此又不通之論也.”
然則何爲而可. 曰, “縱而來歸, 殺之無赦, 而又縱之而又來, 則可知爲恩德之致爾, 然此必無之事也.
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, 可偶一爲之爾. 若屢爲之, 則殺人者皆不死, 是可爲天下之常法乎. 不可爲常者, 其聖人之法乎. 是以堯舜三王之治, 必本於人情, 不立異以爲高, 不逆情以干譽.”

<第二十二 釋祕演詩集序> (歐陽修)

予少以進士遊京師, 因得盡交當世之賢豪. 然猶以謂國家臣一四海, 休兵革, 養息天下以無事者四十年, 而智謀雄偉非常之士, 無所用其能者, 往往伏而不出. 山林屠販, 必有老死而世莫見者. 欲從而求之不可得.
其後, 得吾亡友石曼卿. 曼卿爲人, 廓然有大志. 時人不能用其材, 曼卿亦不屈以求合. 無所放其意, 則往往從布衣野老, 酣嬉淋漓, 顚倒而不厭. 予疑所謂伏而不見者, 庶幾狎而得之. 故嘗喜從曼卿遊, 欲因以陰求天下奇士.
浮屠祕演者, 與曼卿交最久, 亦能遺外世俗. 以氣節相高, 二人懽然無所間. 曼卿隱於酒, 祕演隱於浮屠, 皆奇男子也. 然喜爲歌詩以自娛, 當其極飮大醉, 歌吟笑呼, 以適天下之樂, 何其壯也. 一時賢士, 皆願從其遊, 予亦時至其室. 十年之間, 祕演北渡河, 東之濟鄆. 無所合, 困而歸, 曼卿已死, 祕演亦老病. 嗟夫. 二人者, 予乃見其盛衰, 則予亦將老矣.
夫曼卿詩辭淸絶, 尤稱祕演之作, 以爲雅健, 有詩人之意. 祕演狀貌雄傑, 其胸中浩然. 旣習於佛, 無所用. 獨其詩可行於世, 而懶不自惜. 已老, 胠其橐, 尙得三四百篇, 皆可喜者. 曼卿死, 祕演漠然無所向. 聞東南多山水, 其巓崖崛*률, 江濤洶涌, 甚可壯也. 遂欲往遊焉,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. 於其將行, 爲敍其詩, 因道其盛時, 以悲其衰.

<卷十 宋文>

<第一 梅聖兪詩集序> (歐陽修)

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, 夫豈然哉. 蓋世所傳詩者, 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. 凡士之蘊其所有, 而不得施於世者, 多喜自放於山巓水涯之外. 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, 往往探其奇怪. 內有憂思感憤之鬱積, 其興於怨刺, 以道羈臣寡婦之所歎, 而寫人情之難言, 蓋愈窮則愈工. 然則非詩之能窮人, 殆窮者而後工也.
予友梅聖兪, 少以蔭補爲吏. 累擧進士, 輒抑於有司. 困於州縣, 凡十餘年. 年今五十, 猶從辟書, 爲人之佐. 鬱其所畜, 不得奮見於事業. 其家宛陵, 幼習於詩. 自爲童子, 出語已驚其長老. 旣長, 學乎六經仁義之說. 其爲文章, 簡古純粹, 不求苟說於世. 世之人, 徒知其詩而已. 然時無賢愚, 語詩者必求之聖兪. 聖兪亦自以其不得志者, 樂於詩而發之. 故其平生所作, 於詩尤多. 世旣知之矣, 而未有薦於上者.
昔王文康公, 嘗見而歎曰, “二百年無此作矣.” 雖知之深, 亦不果薦也. 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, 作爲雅頌, 以歌詠大宋之功德, 薦之淸廟, 而追商周魯頌之作者, 豈不偉歟.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, 而爲窮者之詩, 乃徒發於蟲魚物類羈愁感歎之言. 世徒喜其工, 不知其窮之久而將老也, 可不惜哉.
聖兪詩旣多, 不自收拾. 其妻之兄子謝景初, 懼其多而易失也, 取其自洛陽至於吳興以來所作, 次爲十卷. 予嘗嗜聖兪詩, 而患不能盡得之. 遽喜謝氏之能類次也, 輒序而藏之.
其後十五年, 聖兪以疾卒於京師. 余旣哭而銘之, 因索於其家, 得其遺稿千餘篇, 幷舊所藏, 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爲一十五卷. 嗚呼. 吾於聖兪詩, 論之詳矣, 故不復云.

<第二 送楊寘序> (歐陽修)

予嘗有幽憂之疾, 退而閒居, 不能治也. 旣而學琴於友人孫道滋, 受宮聲數引. 久而樂之, 不知疾之在其體也.
夫琴之爲技小矣. 及其至也, 大者爲宮, 細者爲羽. 操絃驟作, 忽然變之, 急者悽然以促, 緩者舒然以和. 如崩崖裂石․高山出泉․而風雨夜至也. 如怨夫寡婦之歎息․雌雄雍雍之相鳴也. 其憂深思遠, 則舜與文王․孔子之遺音也. 悲愁感憤, 則伯奇孤子․屈原忠臣之所歎也.
喜怒哀樂, 動人心深. 而純古淡泊, 與夫堯舜三代之言語․孔子之文章․易之憂患․詩之怨刺無以異. 其能聽之以耳, 應之以手, 取其和者, 道其堙鬱, 寫其憂思, 則感人之際, 亦有至者焉.
予友楊君, 好學有文. 累以進士擧, 不得志. 及從廕調爲尉於劍浦, 區區在東南數千里外, 是其心固有不平者. 且少又多疾, 而南方少醫藥, 風俗飮食異宜. 以多疾之體, 有不平之心, 居異宜之俗, 其能鬱鬱以久乎. 然欲平其心, 以養其疾, 於琴亦將有得焉. 故予作琴說以贈其行, 且邀道滋酌酒進琴以爲別.

<第三 五代史伶官傳序> (歐楊修)

嗚呼. 盛衰之理, 雖曰天命, 豈非人事哉.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, 與其所以失之者, 可以知之矣.
世言晉王之將終也, 以三矢賜莊宗, 而告之曰, “梁, 吾仇也, 燕王, 吾所立, 契丹, 與吾約爲兄弟, 而皆背晉以歸梁. 此三者, 吾之遺恨也. 與爾三矢,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.” 莊宗受而藏之於廟. 其後用兵, 則遣從事, 以一少牢告廟. 請其矢, 盛以錦囊, 負而前驅, 及凱旋而納之.
方其係燕父子以組, 函梁君臣之首, 入於太廟, 還矢先王, 而告以成功, 其意氣之盛, 可謂壯哉. 及仇讎已滅, 天下已定, 一夫夜呼, 亂者四應, 倉皇東出, 未及見賊, 而士卒離散. 君臣相顧, 不知所歸. 至於誓天斷髮, 泣下沾襟, 何其衰也.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. 抑本其成敗之迹, 而皆自於人歟.
書曰, “滿招損, 謙受益.” 憂勞可以興國, 逸豫可以亡身, 自然之理也. 故方其盛也, 擧天下之豪傑, 莫能與之爭. 及其衰也, 數十伶人困之, 而身死國滅, 爲天下笑. 夫禍患常積於忽微, 而智勇多困於所溺, 豈獨伶人也哉. 作伶官傳.

<第四 五代史宦者傳論> (歐陽修)

自古宦者亂人之國, 其源深於女禍. 女, 色而已, 宦者之害, 非一端也. 蓋其用事也, 近而習, 其爲心也, 專而忍.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, 小信固人之心, 使人主必信而親之. 待其已信, 然後懼以禍福而把持之. 雖有忠臣碩士, 列于朝廷, 而人主以爲去己疎遠, 不若起居飮食, 前後左右之親, 爲可恃也. 故前後左右者日益親, 則忠臣碩士日益疎, 而人主之勢日益孤. 勢孤則懼禍之心日益切, 而把持者日益牢. 安危出其喜怒, 禍患伏於帷闥, 則嚮之所謂可恃者, 乃所以爲患也. 患已深而覺之, 欲與疎遠之臣, 圖左右之親近, 緩之, 則養禍而益深, 急之, 則挾人主以爲質. 雖有聖智, 不能與謀. 謀之而不可爲, 爲之而不可成. 至其甚, 則俱傷而兩敗. 故其大者亡國, 其次亡身. 而使姦豪得借以爲資而起, 至抉其種類, 盡殺以快天下之心而後已. 此前史所載, 宦者之禍常如此者, 非一世也.
夫爲人主者, 非欲養禍於內, 而疎忠臣碩士於外, 蓋其漸積而勢使之然也. 夫女色之惑, 不幸而不悟, 則禍斯及矣. 使其一悟, 捽而去之可也. 宦者之爲禍, 雖欲悔悟, 而勢有不得而去也, 唐昭宗之事是已. 故曰“深於女禍”者, 謂此也, 可不戒哉.

<第五 相州晝錦堂記> (歐陽修)

仕宦而至將相, 富貴而歸故鄕, 此人情之所榮, 而今昔之所同也. 蓋士方窮時, 困阨閭里, 庸人孺子, 皆得易而侮之. 若季子不禮於其嫂, 買臣見棄於其妻. 一旦高車駟馬, 旗旄導前, 而騎卒擁後, 夾道之人, 相與騈肩累迹, 瞻望咨嗟, 而所謂庸夫愚婦者, 奔走駭汗, 羞愧俯伏, 以自悔罪於車塵馬足之間. 此一介之士, 得志於當時, 而意氣之盛, 昔人比之衣錦之榮者也.
惟大丞相衛國公則不然. 公, 相人也. 世有令德, 爲時名卿. 自公少時, 已擢高科, 登顯仕, 海內之士, 聞下風而望餘光者, 蓋亦有年矣. 所謂將相而富貴, 皆公所宜素有, 非如窮阨之人, 僥倖得志於一時, 出於庸夫愚婦之不意, 以驚駭而夸耀之也. 然則高牙大纛, 不足爲公榮, 桓圭袞冕, 不足爲公貴, 惟德被生民, 而功施社稷, 勒之金石, 播之聲詩, 以耀後世而垂無窮, 此公之志, 而士亦以此望於公也, 豈止夸一時而榮一鄕哉.
公在至和中, 嘗以武康之節, 來治於相. 乃作晝錦之堂於後圃, 旣又刻詩於石, 以遺相人. 其言以快恩讎․矜名譽爲可薄. 蓋不以昔人所夸者爲榮, 而以爲戒. 於此見公之視富貴爲如何, 而其志豈易量哉. 故能出入將相, 勤勞王家, 而夷險一節. 至於臨大事, 決大議, 垂紳正笏, 不動聲色, 而措天下於泰山之安, 可謂社稷之臣矣. 其豐功盛烈, 所以銘彛鼎而被絃歌者, 乃邦家之光, 非閭里之榮也. 余雖不獲登公之堂, 幸嘗竊誦公之詩, 樂公之志有成, 而喜爲天下道也, 於是乎書.

<第六 豐樂亭記> (歐陽修)

修旣治滁之明年夏, 始飮滁水而甘. 問諸滁人, 得於州南百步之近. 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, 下則幽谷窈然而深藏, 中有淸泉滃然而仰出. 俯仰左右, 顧而樂之, 於是疏泉鑿石, 闢地以爲亭, 而與滁人往遊其閒.
滁於五代干戈之際, 用武之地也. 昔太祖皇帝, 嘗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淸流山下, 生擒其將皇甫暉․姚鳳於滁東門之外, 遂以平滁. 修嘗考其山川, 按其圖記, 升高以望淸流之關, 欲求暉․鳳就擒之所, 而故老皆無在者, 蓋天下之平久矣. 自唐失其政, 海內分裂, 豪傑並起而爭, 所在爲敵國者, 何可勝數. 乃宋受天命, 聖人出而四海一, 嚮之憑恃險阻, 剗削消磨. 百年之間, 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淸, 欲問其事, 而遺老盡矣. 今滁介於江淮之間, 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, 民生不見外事, 而安於畎畝衣食, 以樂生送死. 而孰知上之功德, 休養生息, 涵煦百年之深也. 修之來此, 樂其地僻而事簡, 又愛其俗之安閒. 旣得斯泉於山谷之間, 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, 俯而聽泉, 掇幽芳而蔭喬木, 風霜水雪, 刻露淸秀, 四時之景, 無不可愛. 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, 而喜與予遊也. 因爲本其山川, 道其風俗之美, 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, 幸生無事之時也. 夫宣上恩德, 以與民共樂, 刺史之事也. 遂書以名其亭焉.

<第七 醉翁亭記> (歐陽修)

環滁皆山也. 其西南諸峯, 林壑尤美.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 瑯邪也. 山行六七里, 漸聞水聲潺潺, 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, 釀泉也. 峯回路轉,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, 醉翁亭也. 作亭者誰. 山之僧智僊也. 名之者誰. 太守自謂也. 太守與客來飮於此, 飮少輒醉, 而年又最高, 故自號曰醉翁也. 醉翁之意不在酒, 在乎山水之間也. 山水之樂,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.
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 雲歸而巖穴暝, 晦明變化者, 山間之朝暮也. 野芳發而幽香, 佳木秀而繁陰, 風霜高潔, 水落而石出者, 山間之四時也. 朝而往, 暮而歸, 四時之景不同, 而樂亦無窮也.
至於負者歌於塗, 行者休於樹, 前者呼, 後者應, 傴僂提攜, 往來而不絶者, 滁人遊也. 臨谿而漁, 谿深而魚肥, 釀泉爲酒, 泉香而酒洌, 山肴野蔌, 雜然而前陳者, 太守宴也. 宴酣之樂, 非絲非竹, 射者中, 弈者勝, 觥籌交錯, 起坐而諠譁者, 衆賓懽也. 蒼顔白髮, 頹然乎其間者, 太守醉也.
已而夕陽在山, 人影散亂,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. 樹林陰翳, 鳴聲上下,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.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 而不知人之樂,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,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. 醉能同其樂, 醒能述以文者, 太守也. 太守謂誰. 廬陵歐陽修也.

<第八 秋聲賦> (歐陽修)

歐陽子方夜讀書, 聞有聲自西南來者, 悚然而聽之, 曰, “異哉.” 初淅瀝以蕭颯, 忽奔騰而砰湃, 如波濤夜驚, 風雨驟至. 其觸於物也, 鏦鏦錚錚, 金鐵皆鳴, 又如赴敵之兵, 銜枚疾走, 不聞號令, 但聞人馬之行聲.
余謂童子, “此何聲也. 汝出視之.” 童子曰, “星月皎潔, 明河在天, 四無人聲, 聲在樹間.”
余曰, “噫嘻, 悲哉. 此秋聲也, 胡爲而來哉. 蓋夫秋之爲狀也, 其色慘淡, 煙霏雲斂, 其容淸明, 天高日晶, 其氣慄冽, 砭人肌骨, 其意蕭條, 山川寂寥. 故其爲聲也. 淒淒切切, 呼號憤發. 豐草綠縟而爭茂, 佳木葱蘢而可悅, 草拂之而色變, 木遭之而葉脫, 其所以摧敗零落者, 乃其一氣之餘烈.
夫秋, 刑官也, 於時爲陰, 又兵象也, 於行爲金, 是謂天地之義氣, 常以肅殺而爲心. 天之於物, 春生秋實. 故其在樂也, 商聲主西方之音, 夷則爲七月之律. 商, 傷也, 物旣老而悲傷. 夷, 戮也, 物過盛而當殺.
嗟乎, 草木無情, 有時飄零. 人爲動物, 惟物之靈. 百憂感其心, 萬事勞其形. 有動于中, 必搖其精. 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, 憂其智之所不能, 宜其渥然丹者爲槁木, 黟然黑者爲星星. 奈何以非金石之質, 欲與草木而爭榮. 念誰爲之戕賊, 亦何恨乎秋聲.”
童子莫對, 垂頭而睡. 但聞四壁蟲聲喞喞, 如助余之歎息.

<第九 祭石曼卿文> (歐陽修)

維治平四年七月日, 具官歐陽修謹遣尙書都省令史李敭至於太淸, 以淸酌庶羞之奠, 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, 而弔之以文曰,
嗚呼曼卿. 生而爲英, 死而爲靈. 其同乎萬物生死, 而復歸於無物者, 暫聚之形, 不與萬物共盡, 而卓然其不朽者, 後世之名. 此自古聖賢, 莫不皆然. 而著在簡冊者, 昭如日星.
嗚呼曼卿. 吾不見子久矣, 猶能髣髴子之平生. 其軒昂磊落, 突兀崢嶸, 而埋藏於地下者, 意其不化爲朽壤, 而爲金玉之精. 不然, 生長松之千尺, 産靈芝而九莖. 奈何荒煙野蔓, 荊棘縱橫, 風淒露下, 走燐飛螢, 但見牧童樵叟, 歌唫而上下, 與夫驚禽駭獸, 悲鳴躑躅而咿嚶. 今固如此, 更千秋而萬歲兮, 安知其不穴藏狐貉與鼯鼪. 此自古聖賢亦皆然兮, 獨不見夫纍纍乎曠野與荒城.
嗚呼曼卿. 盛衰之理, 吾固知其如此, 而感念疇昔, 悲涼悽愴, 不覺臨風而隕涕者, 有媿乎太上之忘情. 尙饗.

<第十 瀧岡阡表> (歐陽修)

嗚呼. 惟我皇考崇公, 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, 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. 非敢緩也, 蓋有待也.
修不幸, 生四歲而孤. 太夫人守節自誓, 居窮, 自力於衣食, 以長以敎, 俾至於成人. 太夫人告之曰, “汝父爲吏, 廉而好施與, 喜賓客, 其俸祿雖薄, 常不使有餘. 曰, ‘毋以是爲我累.’ 故其亡也, 無一瓦之覆, 一壟之植, 以庇而爲生, 吾何恃而能自守邪. 吾於汝父, 知其一二, 以有待於汝也. 自吾爲汝家婦, 不及事吾姑, 然知汝父之能養也. 汝孤而幼, 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, 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. 吾之始歸也, 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, 歲時祭祀, 則必涕泣曰, ‘祭而豐, 不如養之薄也.’ 間御酒食, 則又涕泣曰, ‘昔常不足, 而今有餘, 其何及也.’ 吾始一二見之, 以爲新免於喪適然耳. 旣而其後常然, 至其終身, 未嘗不然. 吾雖不及事姑, 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. 汝父爲吏, 嘗夜燭治官書, 屢廢而歎. 吾問之, 則曰, ‘此死獄也, 我求其生不得爾.’ 吾曰, ‘生可求乎.’ 曰, ‘ 求其生而不得, 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, 矧求而有得邪, 以其有得, 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. 夫常求其生, 猶失之死, 而世常求其死也.’ 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, 因指而歎曰, ‘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將死, 使其言然, 吾不及見兒之立也, 後當以我語告之.’ 其平居敎他子弟, 常用此語, 吾耳熟焉, 故能詳也. 其施於外事, 吾不能知, 其居于家, 無所矜飾, 而所爲如此, 是眞發於中者邪. 嗚呼. 其心厚於仁者邪. 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. 汝其勉之. 夫養不必豐, 要於孝, 利雖不得博於物, 要其心之厚於仁. 吾不能敎汝, 此汝父之志也.” 修泣而志之, 不敢忘.
先公少孤力學, 咸平三年進士及第. 爲道州判官, 泗綿二州推官, 又爲泰州判官. 享年五十有九, 葬沙溪之瀧岡.
太夫人姓鄭氏, 孝諱德儀, 世爲江南名族. 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, 初封福昌縣太君, 進封樂安․安康․彭城三郡太君. 自其家少微時, 治其家以儉約, 其後常不使過之. 曰, “吾兒不能苟合於世, 儉薄所以居患難也.” 其後修貶夷陵, 太夫人言笑自若曰, “汝家故貧賤也, 吾處之有素矣. 汝能安之, 吾亦安矣.”
自先公之亡二十年, 修始得祿而養. 又十有二年, 列官於朝, 始得贈封其親. 又十年, 修爲龍圖閣直學士․尙書吏部郞中․留守南京, 太夫人以疾終于官舍, 享年七十有二. 又八年, 修以非才入副樞密, 遂參政事, 又七年而罷. 自登二府, 天子推恩, 襃其三世, 蓋自嘉祐以來, 逢國大慶, 必加寵錫. 皇曾祖府君, 累贈金紫光祿大夫․太師․中書令, 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. 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․太師․中書令兼尙書令, 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. 皇考崇公, 累贈金紫光祿大夫․太師․中書令兼尙書令, 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. 今上初郊, 皇考賜爵爲崇國公, 太夫人進號魏國.
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, “嗚呼. 爲善無不報, 而遲速有時, 此理之常也. 惟我祖考, 積善成德, 宜享其隆, 雖不克有於其躬, 而賜爵受封, 顯榮襃大, 實有三朝之錫命, 是足以表見於後世, 而庇賴其子孫矣.” 乃列其世譜, 具刻于碑, 旣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, 太夫人之所以敎, 而有待於修者, 並揭於阡. 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, 遭時竊位, 而幸全大節, 不辱其先者, 其來有自.
熙寧三年, 歲次庚戌․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, 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․觀文殿學士․特進行兵部尙書․知靑州軍州事․兼管內勸農使․充京東東路安撫使․上柱國․樂安郡開國公․食邑四千三百戶, 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.

<第十一 管仲論> (蘇洵)

管仲相桓公, 霸諸侯, 攘戎狄, 終其身, 齊國富强, 諸侯不叛. 管仲死, 豎刁易牙開方用. 桓公薨於亂, 五公子爭立, 其禍蔓延, 訖簡公, 齊無寧歲. 夫功之成, 非成於成之日, 蓋必有所由起, 禍之作, 不作於作之日, 亦必有所由兆. 則齊之治也, 吾不曰管仲, 而曰鮑叔. 及其亂也, 吾不曰豎刁易牙開方, 而曰管仲. 何則. 豎刁易牙開方三子, 彼固亂人國者, 顧其用之者桓公也. 夫有舜而後知放四凶, 有仲尼而後知去少正卯, 彼桓公何人也. 顧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, 管仲也.
仲之疾也, 公問之相. 當是時也, 吾以仲且擧天下之賢者以對, 而其言, 乃不過曰, “豎刁易牙開方三子, 非人情不可近”而已. 嗚呼. 仲以爲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. 仲與桓公處幾年矣, 亦知桓公之爲人矣乎. 桓公聲不絶乎耳, 色不絶乎目, 而非三子者, 則無以遂其欲.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, 徒以有仲焉耳. 一日無仲, 則三子者可以彈冠相慶矣. 仲以爲將死之言, 可以縶桓公之手足邪. 夫齊國不患有三子, 而患無仲, 有仲, 則三子者, 三匹夫耳. 不然, 天下豈少三子之徒. 雖桓公幸而聽仲, 誅此三人, 而其餘者, 仲能悉數而去之邪. 嗚呼. 仲可謂不知本者矣. 因桓公之問, 擧天下之賢者以自代, 則仲雖死, 而齊國未爲無仲也. 夫何患三子者. 不言可也.
五霸莫盛於桓文, 文公之才, 不過桓公, 其臣又皆不及仲. 靈公之虐, 不如孝公之寬厚. 文公死, 諸侯不敢叛晉, 晉襲文公之餘威, 得爲諸侯之盟主者百有餘年. 何者. 其君雖不肖, 而尙有老成人焉. 桓公之薨也, 一亂塗地, 無惑也. 彼獨恃一管仲, 而仲則死矣. 夫天下未嘗無賢者, 蓋有有臣而無君者矣. 桓公在焉, 而曰天下不復有管仲者, 吾不信也.
仲之書, 有記其將死, 論鮑叔賓胥無之爲人, 且各疏其短, 是其心以爲是數子者, 皆不足以託國, 而又逆知其將死. 則其書, 誕謾不足信也. 吾觀史鰍以不能進蘧伯玉而退彌子瑕, 故有身後之諫, 蕭何且死, 擧曹參以自代. 大臣之用心, 固宜如此也. 一國以一人興, 以一人亡. 賢者不悲其身之死, 而憂其國之衰. 故必復有賢者, 而後有以死. 彼管仲者, 何以死哉.

<第十二 辨姦論> (蘇洵)

事有必至, 理有固然. 惟天下之靜者, 乃能見微而知著. 月暈而風, 礎潤而雨, 人人知之. 人事之推移, 理勢之相因, 其疏闊而難知, 變化而不可測者, 孰與天地陰陽之事. 而賢者有不知, 其故何也. 好惡亂其中, 而利害奪其外也.
昔者山巨源見王衍曰, “誤天下蒼生者, 必此人也.” 郭汾陽見盧杞曰, “此人得志, 吾子孫無遺類矣.” 自今而言之, 其理固有可見者. 以吾觀之, 王衍之爲人, 容貌言語, 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. 然不忮不求, 與物浮沈, 使晉無惠帝, 僅得中主, 雖衍百千, 何從而亂天下乎. 盧杞之姦, 固足以敗國, 然而不學無文, 容貌不足以動人, 言語不足以眩世, 非德宗之鄙暗, 亦何從而用之. 由是言之, 二公之料二子, 亦容有未必然也.
今有人, 口誦孔老之言, 身履夷齊之行, 收召好名之士․不得志之人, 相與造作言語, 私立名字, 以爲顔淵孟軻復出, 而陰賊險狠, 與人異趣, 是王衍盧杞合而爲一人也, 其禍豈可勝言哉.
夫面垢不忘洗, 衣垢不忘澣, 此人之至情也. 今也不然, 衣臣虜之衣, 食犬彘之食, 囚首喪面而談詩書, 此豈其情也哉. 凡事之不近人情者, 鮮不爲大姦慝, 豎刁易牙開方是也. 以蓋世之名, 而濟其未形之患, 雖有願治之主, 好賢之相, 猶將擧而用之, 則其爲天下患, 必然而無疑者, 非特二子之比也.
孫子曰, “善用兵者, 無赫赫之功.” 使斯人而不用也. 則吾言爲過, 而斯人有不遇之歎, 孰知禍之至於此哉. 不然, 天下將被其禍, 而吾獲知言之名, 悲夫.

<第十三 心術> (蘇洵)

爲將之道, 當先治心,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, 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, 然後可以制利害, 可以待敵. 凡兵上義, 不義, 雖利勿動. 非一動之爲害, 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. 夫惟義可以怒士, 士以義怒, 可與百戰.
凡戰之道, 未戰養其財, 將戰養其力, 旣戰養其氣, 旣勝養其心. 謹烽燧, 嚴斥堠, 使耕者無所顧忌, 所以養其財, 豐犒而優游之, 所以養其力, 小勝益急, 小挫益厲, 所以養其氣, 用人不盡其所欲爲, 所以養其心. 故士常蓄其怒, 懷其欲而不盡. 怒不盡則有餘勇, 欲不盡則有餘貪. 故雖幷天下, 而士不厭兵, 此帝黃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. 不養其心, 一戰而勝, 不可用矣.
凡將欲智而嚴, 凡士欲愚, 智則不可測, 嚴則不可犯, 故士皆委己而命聽, 夫安得不愚. 夫惟士愚, 而後可與之皆死. 凡兵之動, 知敵之主, 知敵之將, 而後可以動於嶮. 鄧艾縋兵於蜀中, 非劉禪之庸, 則百萬之師, 可以坐縛, 彼固有所侮而動也. 故古之賢將, 能以兵嘗敵, 而又以敵自嘗, 故去就可以決.
凡主將之道, 知理而後可以擧兵, 知勢而後可以加兵, 知節而後可以用兵. 知理則不屈, 知勢則不沮, 知節則不窮. 見小利不動, 見小患不避, 小利小患, 不足以辱吾技也, 夫然後有以支大利大患. 夫惟養技而自愛者, 無敵於天下. 故一忍可以支百勇, 一靜可以制百動. 兵有長短, 敵我一也. 敢問, “吾之所長, 吾出而用之, 彼將不與吾校, 吾之所短, 吾蔽而置之, 彼將强與吾角, 奈何.” 曰, “吾之所短, 吾抗而暴之, 使之疑而卻, 吾之所長, 吾陰而養之, 使之狎而墮其中. 此用長短之術也.”
善用兵者, 使之無所顧, 有所恃. 無所顧, 則知死之不足惜, 有所恃, 則知不至於必敗. 尺箠當猛虎, 奮呼而操擊, 徒手遇蜥蜴, 變色而卻步, 人之情也. 知此者, 可以將矣. 袒裼而按劍, 則烏獲不敢逼, 冠冑衣甲, 據兵而寢, 則童子彎弓殺之矣. 故善用兵者, 以形固. 夫能以形固, 則力有餘矣.

<第十四 張益州畵像記> (蘇洵)

至和元年秋, 蜀人傳言, 有寇至, 邊軍夜呼, 野無居人, 妖言流聞, 京師震驚, 方命擇帥. 天子曰, “毋養亂, 毋助變, 衆言朋興, 朕志自定. 外亂不作, 變且中起, 不可以文令, 又不可以武競. 惟朕一二大吏, 孰爲能處玆文武之間. 其命往撫朕師.” 乃推曰, “張公方平其人.” 天子曰, “然.” 公以親辭, 不可, 遂行.
冬十一月, 至蜀. 至之日, 歸屯軍, 徹守備, 使謂郡縣, “寇來在吾, 無爾勞苦.” 明年正月朔旦, 蜀人相慶如他日, 遂以無事. 又明年正月, 相告留公像於淨衆寺, 公不能禁.
眉陽蘇洵言於衆曰, “未亂, 易治也, 旣亂, 易治也, 有亂之萌, 無亂之形, 是謂將亂. 將亂難治, 不可以有亂急, 亦不可以無亂弛. 是惟元年之秋, 如器之欹, 未墜於地, 惟爾張公, 安坐於其旁, 顔色不變, 徐起而正之. 旣正, 油然而退, 無矜容. 爲天子牧小民不倦, 惟爾張公, 爾繄以生, 惟爾父母. 且公嘗爲我言, ‘民無常性, 惟上所待. 人皆曰, “蜀人多變.” 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, 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, 重足屛息之民, 而以碪斧令. 於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, 而棄之於盜賊, 故每每大亂. 夫約之以禮, 驅之以法, 惟蜀人爲易. 至於急之而生變, 雖齊魯亦然. 吾以齊魯待蜀人, 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. 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, 以威劫齊民, 吾不忍爲也.’ 嗚呼. 愛蜀人之深, 待蜀人之厚, 自公而前, 吾未始見也.” 皆再拜稽首曰, “然.”
蘇洵又曰, “公之恩在爾心, 爾死, 在爾子孫. 其功業在史官, 無以像爲也. 且公意不欲如何.” 皆曰, “公則何事於斯. 雖然, 於我心有不釋焉. 今夫平居聞一善, 必問其人之姓名, 與鄕里之所在. 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, 甚者或詰其平生所嗜好, 以想見其爲人, 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. 意使天下之人, 思之於心, 則存之於目. 有之於目, 故其思之於心也固. 由此觀之, 像亦不爲無助.” 蘇洵無以詰, 遂爲之記.
公, 南京人. 爲人慷慨有節, 以度量雄天下. 天下有大事, 公可屬. 系之以詩曰.
“天子在祚, 歲在甲午. 西人傳言, 有寇在垣. 庭有武臣, 謀夫如雲. 天子曰, ‘嘻, 命我張公.’ 公來自東, 旗纛舒舒. 西人聚觀. 于巷于塗. 謂公曁曁, 公來于于. 公謂西人, ‘安爾室家, 無敢或訛. 訛言不祥, 往卽爾常. 春爾條桑, 秋爾滌場.’ 西人稽首, ‘公我父兄. 公我西囿, 草木騈騈. 公宴其僚, 伐鼓淵淵. 西人來觀, 祝公萬年. 有女娟娟, 閨闥閑閑. 有童哇哇, 亦旣能言. 昔公未來, 期汝棄捐. 禾麻芃芃, 倉庾崇崇. 嗟我婦子, 樂此歲豐. 公在朝廷, 天子股肱. 天子曰歸, 公敢不承. 作堂嚴嚴, 有廡有庭. 公像在中, 朝服冠纓. 西人相告, 無敢逸荒. 公歸京師, 公像在堂.’”

<第十五 范增論> (蘇軾)

漢用陳平計, 間楚君臣, 項羽疑范增與漢有私, 稍奪其權. 增大怒曰, “天下事大定矣, 君王自爲之, 願賜骸骨, 歸卒伍.” 未至彭城, 疽發背死.
蘇子曰, “增之去, 善矣, 不去, 羽必殺增. 獨恨其不早爾. ” 然則當以何事去. 增勸羽殺沛公, 羽不聽, 終以此失天下, 當以是去耶. 曰, “否. 增之欲殺沛公, 人臣之分也, 羽之不殺, 猶有君人之度也. 增曷爲以此去哉. 易曰, ‘知幾其神乎.’ 詩曰, ‘如彼雨雪, 先集維霰.’ 增之去, 當於羽殺卿子冠軍時也.”
陳涉之得民也, 以項燕, 項氏之興也, 以立楚懷王孫心. 而諸侯之叛之也, 以弑義帝. 且義帝之立, 增爲謀主矣. 義帝之存亡, 豈獨爲楚之盛衰. 亦增之所與同禍福也, 未有義帝亡而增獨能久存者也. 羽之殺卿子冠軍也, 是弑義帝之兆也. 其弑義帝, 則疑增之本也, 豈必待陳平哉. 物必先腐也, 而後蟲生之, 人必先疑也, 而後讒入之. 陳平雖智, 安能間無疑之主哉.
吾嘗論義帝. 天下之賢主也, 獨遣沛公入關, 耳不遣項羽, 識卿子冠軍於稠人之中, 而擢爲上將, 不賢而能如是乎. 羽旣矯殺卿子冠軍, 義帝必不能堪, 非羽弑帝, 則帝殺羽, 不待智者而後知也. 增始勸項梁立義帝, 諸侯以此服從. 中道而弑之, 非增之意也. 夫豈獨非其意, 將必力爭而不聽也. 不用其言, 而殺其所立, 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.
方羽殺卿子冠軍, 增與羽比肩而事義帝, 君臣之分未定也. 爲增計者, 力能誅羽則誅之, 不能則去之, 豈不毅然大丈夫也哉. 增年七十, 合則留, 不合卽去, 不以此明去就之分, 而欲依羽以成功, 陋矣. 雖然, 增, 高帝之所畏也, 增不去, 項羽不亡. 亦人傑也哉.”

<第十六 刑賞忠厚之至論> (蘇軾)

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. 何其愛民之深, 憂民之切, 而待天下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. 有一善, 從而賞之, 又從而詠歌嗟歎之, 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, 有一不善, 從而罰之, 又從而哀矜懲創之, 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. 故其吁兪之聲, 歡忻慘戚, 見於虞夏商周之書.
成康旣沒, 穆王立而周道始衰, 然猶命其臣呂侯, 而告之以祥刑. 其言憂而不傷, 威而不怒, 慈愛而能斷, 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, 故孔子猶有取焉. 傳曰, “賞疑從與, 所以廣恩也, 罰疑從去, 所以謹刑也.”
當堯之時, 皐陶爲士, 將殺人. 皐陶曰, “殺之.” 三, 堯曰, “宥之.” 三. 故天下畏皐陶執法之堅, 而樂堯用刑之寬. 四岳曰, “鯀可用.” 堯曰, “不可. 鯀方命圮族.” 旣而曰, “試之.” 何堯之不聽皐陶之殺人, 而從四岳之用鯀也. 然則聖人之意, 蓋亦可見矣. 書曰, “罪疑惟輕, 功疑惟重. 與其殺不辜, 寧失不經.” 嗚呼. 盡之矣.
可以賞, 可以無賞, 賞之過乎仁, 可以罰, 可以無罰, 罰之過乎義. 過乎仁, 不失爲君子, 過乎義, 則流而入於忍人. 故仁可過也, 義不可過也. 古者賞不以爵祿, 刑不以刀鋸. 賞以爵祿, 是賞之道, 行於爵祿之所加, 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. 刑以刀鋸, 是刑之威, 施於刀鋸之所及, 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. 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, 而爵祿不足以勸也, 知天下之惡不勝刑, 而刀鋸不足以裁也. 是故疑則擧而歸之於仁, 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, 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. 故曰, 忠厚之至也.
詩曰, “君子如祉, 亂庶遄已, 君子如怒, 亂庶遄沮.” 夫君子之已亂, 豈有異術哉. 制其喜怒, 而不失乎仁而已矣. 春秋之義, 立法貴嚴, 而責人貴寬, 因其襃貶之義以制賞罰, 亦忠厚之至也.

<第十七 留侯論> (蘇軾)

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, 必有過人之節.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 四夫見辱, 拔劍而起, 挺身而鬪, 此不足爲勇也. 天下有大勇者, 卒然臨之而不驚, 無故加之而不怒.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, 而其志甚遠也.
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, 其事甚怪, 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, 有隱君子者, 出而試之.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, 皆聖賢相與驚戒之義, 而世不察, 以爲鬼物, 亦已過矣. 且其意不在書.
當韓之亡, 秦之方盛也, 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. 其平居無罪夷滅者, 不可勝數. 雖有賁育, 無所復施. 夫持法太急者, 其鋒不可犯, 而其末可乘.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, 以匹夫之力, 而逞於一擊之間, 當此之時, 子房之不死者, 其間不能容髮, 蓋亦已危矣. 千金之子, 不死於盜賊. 何者. 其身之可愛, 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. 子房以蓋世之材, 不爲伊尹․太公之謀, 而特出於荊軻․聶政之計, 以僥倖於不死, 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爲深惜者也. 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. 彼其能有所忍也, 然後可以就大事, 故曰, “孺子可敎也.”
楚莊王伐鄭, 鄭伯肉袒牽羊以逆, 莊王曰, “其君能下人, 必能信用其民矣.” 遂舍之. 句踐之困於會稽, 而歸臣妾於吳者, 三年而不倦. 且夫有報人之志, 而不能下人者, 是匹夫之剛也. 夫老人者, 以爲子房才有餘, 而憂其度量之不足, 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,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. 何則. 非有平生之素, 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, 而命以僕妾之役, 油然而不怪者,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, 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.
觀夫高祖之所以勝, 而項籍之所以敗者, 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. 項籍唯不能忍, 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, 高祖忍之, 養其全鋒而待其弊, 此子房敎之也. 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, 高祖發怒, 見於詞色. 由此觀之, 猶有剛强不忍之氣, 非子房其誰全之.
太史公疑子房以爲魁梧奇偉, 而其狀貌乃是婦人女子, 不稱其志氣. 而愚以爲此其所以爲子房歟.

<第十八 賈誼論> (蘇軾)

非才之難, 所以自用者實難. 惜乎賈生王者之佐, 而不能用其才也.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, 則必有所待, 所就者大, 則必有所忍. 古之賢人, 皆有可致之才, 而卒不能行其萬一者, 未必皆其時君之罪, 或者其自取也.
愚觀賈生之論, 如其所言, 雖三代何以遠過. 得君如漢文, 猶且以不用死. 然則是天下無堯舜, 終不可有所爲耶. 仲尼聖人, 歷試於天下, 苟非大無道之國, 皆欲勉强扶持, 庶幾一日得行其道. 將之荊, 先之以冉有, 申之以子夏. 君子之欲得其君, 如此其勤也. 孟子去齊, 三宿而後出晝. 猶曰, “王其庶幾召我.” 君子之不忍棄其君, 如此其厚也. 公孫丑問曰, “夫子何爲不豫.” 孟子曰, “方今天下, 舍我其誰哉. 而吾何爲不豫.” 君子之愛其身, 如此其至也. 夫如此而不用, 然後知天下果不足與有爲, 而可以無憾矣. 若賈生者, 非漢文之不用生, 生之不能用漢文也. 夫絳侯親握天子璽, 而授之文帝. 灌嬰連兵數十萬, 以決劉呂之雌雄, 又皆高帝之舊將,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, 豈特父子骨肉手足哉.
賈生, 洛陽之少年, 欲使其一朝之間, 盡棄其舊而謀其新, 亦已難矣. 爲賈生者上得其君, 下得其大臣, 如絳․灌之屬, 優游浸漬而深交之, 使天子不疑, 大臣不忌. 然後擧天下而唯吾之所欲爲, 不過十年, 可以得志, 安有立談之間, 而遽爲人痛哭哉. 觀其過湘, 爲賦以弔屈原, 紆鬱憤悶, 趯然有遠擧之志. 其後卒以自傷哭泣, 至於死絶, 是亦不善處窮者也. 夫謀之一不見用, 安知終不復用也. 不知黙黙以待其變, 而自殘至此. 嗚呼. 賈生志大而量小, 才有餘而識不足也.
古之人有高世之才, 必有遺俗之累. 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, 則不能全其用. 古今稱苻堅得王猛於草茅之中, 一朝盡斥去其舊臣, 而與之謀, 彼其匹夫, 略有天下之半, 其以此哉.
愚深悲賈生之志, 故備論之, 亦使人君得如賈誼之臣, 則知其有狷介之操, 一不見用, 則憂傷病沮, 不能復振. 而爲賈生者, 亦謹其所發哉.

<第十九 鼂錯論> (蘇軾)

天下之患, 最不可爲者, 名爲治平無事, 而其實有不測之憂. 坐觀其變, 而不爲之所, 則恐至於不可救, 起而强爲之, 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. 惟仁人君子豪傑之士, 爲能出身爲天下犯大難, 以求成大功, 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間, 而苟以求名者之所爲也.
天下治平, 無故而發大難之端, 吾發之, 吾能收之, 然後有以辭於天下. 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 使他人任其責, 則天下之禍, 必集於我. 昔者鼂錯盡忠爲漢謀弱山東之諸侯, 山東諸侯並起, 以誅錯爲名, 天子不察, 以錯爲說. 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, 不知錯有以取之也.
古之立大事者, 不唯有超世之才, 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. 昔禹之治水, 鑿龍門, 決大河而放之海. 方其功之未成也, 蓋亦有潰冒衝突可畏之患, 唯能前知其當然, 事至不懼, 而徐爲之所, 是以得至於成功.
夫以七國之强, 而驟削之, 其爲變, 豈足怪哉. 錯不於此時捐其身, 爲天下當大難之衝, 而制吳․楚之命, 乃爲自全之計, 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. 立夫發七國之難者, 誰乎. 己欲求其名, 安所逃其患. 以自將之至危, 與居守之至安, 己爲難首, 擇其至安, 而遺天子以其至危, 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惋而不平者也.
當此之時, 雖無袁盎, 錯亦未免於禍. 何者. 己欲居守, 而使人主自將. 以情而言, 天子固已難之矣, 而重違其議. 是以袁盎之說, 得行於其間. 使吳․楚反, 錯以身任其危, 日夜淬礪, 東向而待之, 使不至於累其君, 則天子將恃之以爲無恐, 雖有百袁盎, 可得而間哉.
嗟夫. 世之君子, 欲求非常之功, 則無務爲自全之計. 使錯自將而討吳․楚, 未必無功, 唯其欲自固其身, 而天子不悅. 奸臣得以乘其隙, 錯之所以自全者, 乃其所以自禍歟.

<卷十一 宋文>

<第一 上梅直講書> (蘇軾)

軾每讀詩至鴟鴞, 讀書至君奭, 常竊悲周公之不遇. 及觀史, 見孔子厄於陳蔡之閒, 而絃歌之聲不絶. 顔淵․仲由之徒, 相與問答, 夫子曰, “‘匪兕匪虎, 率彼曠野.’ 吾道非邪. 吾何爲於此.” 顔淵曰, “夫子之道至大, 故天下莫能容, 雖然, 不容何病. 不容然後見君子.” 夫子油然而笑曰, “回, 使爾多財, 吾爲爾宰.” 夫天下雖不能容, 而其徒自足以相樂如此. 乃今知周公之富貴, 有不如夫子之貧賤. 夫以召公之賢, 以管․蔡之親, 而不知其心, 則周公誰與樂其富貴. 而夫子之所與共貧賤者, 皆天下之賢才, 則亦足與樂乎此矣.
軾七八歲時, 始知讀書. 聞今天下有歐陽公者, 其爲人如古孟軻․韓愈之徒, 而又有梅公者, 從之遊, 而與之上下其議論. 其後益壯, 始能讀其文詞, 想見其爲人, 意其飄然脫去世俗之樂, 而自樂其樂也. 方學爲對偶聲律之文, 求斗升之祿, 自度無以進見於諸公之間. 來京師逾年, 未嘗窺其門.
今年春, 天下之士, 羣至於禮部, 執事與歐陽公實親試之. 誠不自意, 獲在第二. 旣而聞之人, “執事愛其文, 以爲有孟軻之風, 而歐陽公亦以其能不爲世俗之文也而取焉, 是以在此.” 非左右爲之先容, 非親舊爲之請屬, 而嚮之十餘年閒, 聞其名而不得見者, 一朝爲知己. 退而思之, 人不可以苟富貴, 亦不可以徒貧賤. 有大賢焉而爲其徒, 則亦足恃矣. 苟其僥一時之幸, 從車騎數十人, 使閭巷小民, 聚觀而贊歎之, 亦何以易此樂也.
傳曰, “不怨天, 不尤人.” 蓋優哉游哉, 可以卒歲. 執事名滿天下, 而位不過五品, 其容色溫然而不怒, 其文章寬厚敦朴而無怨言, 此必有所樂乎斯道也, 軾願與聞焉.

<第二 喜雨亭記> (蘇軾)

亭以雨名, 志喜也.
古者有喜, 則以名物, 示不忘也. 周公得禾以名其書, 漢武得鼎以名其年, 叔孫勝狄以名其子. 其喜之大小不齊, 其示不忘一也.
余至扶風之明年, 始治官舍, 爲亭於堂之北, 而鑿池其南, 引流種木, 以爲休息之所. 是歲之春, 雨麥於岐山之陽, 其占爲有年. 旣而彌月不雨, 民方以爲憂, 越三月乙卯, 乃雨, 甲子又雨, 民以爲未足, 丁卯大雨, 三日乃止. 官吏相與慶於庭, 商賈相與歌於市, 農夫相與抃於野, 憂者以樂, 病者以愈, 而吾亭適成.
於是擧酒於亭上, 以屬客而告之曰, “五日不雨可乎.” 曰, “五日不雨, 則無麥.” “十日不雨可乎.” 曰, “十日不雨, 則無禾.” “無麥無禾, 歲且薦饑. 獄訟繁興, 而盜賊滋熾, 則吾與二三子, 雖欲優游以樂於此亭, 其可得耶. 今天下遺斯民, 始旱而賜之以雨, 使吾與二三子, 得相與優游而樂於亭者, 皆雨之賜也, 其又可忘耶.”
旣以名亭, 又從而歌之, 歌曰, “使天而雨珠, 寒者不得以爲襦, 使天而雨玉, 饑者不得以爲粟. 一雨三日, 繄誰之力. 民曰太守, 太守不有, 歸之天子, 天子曰不然, 歸之造物, 造物不自以爲功, 歸之太空, 太空冥冥, 不可得而名, 吾以名吾亭.”

<第三 淩虛臺記> (蘇軾)

國於南山之下, 宜若起居飮食與山接也. 四方之山, 莫高於終南, 而都邑之麗山者, 莫近於扶風. 以至近求最高, 其勢必得, 而太守之居, 未嘗知有山焉. 雖非事之所以損益, 而物理有不當然者, 此淩虛之所爲築也.
方其未築也, 太守陳公, 杖屨逍遙於其下. 見山之出於林木之上者, 纍纍如人之旅行於墻外而見其髻也. 曰, “是必有異.” 使工鑿其前爲方池, 以其土築臺, 高出於屋之危而止. 然後人之至於其上者, 怳然不知臺之高, 而以爲山之踊躍奮迅而出也.
公曰, “是宜名淩虛.” 以告其從事蘇軾, 而求文以爲記. 軾復於公曰, “物之廢興成毁, 不可得而知也. 昔者荒草野田, 霜露之所蒙翳, 狐虺之所竄伏, 方是時, 豈知有淩虛臺耶. 廢興成毁, 相尋於無窮. 則臺之復爲荒田野草, 皆不可知也. 嘗試與公登臺而望, 其東則秦穆之祈年․橐泉也, 其南則漢武之長楊․五柞, 而其北則隋之仁壽, 唐之九成也. 計其一時之盛, 宏傑詭麗, 堅固而不可動者, 豈特百倍於臺而已哉. 然而數世之後, 欲求其髣髴, 而破瓦頹垣, 無復存者. 旣已化爲禾黍荊棘, 丘墟隴畝矣. 而況於此臺歟. 夫臺猶不足恃以長久, 而況於人事之得喪, 忽往而忽來者歟. 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, 則過矣. 蓋世有足恃者, 而不在乎臺之存亡也.” 旣已言於公, 退而爲之記.

<第四 超然臺記> (蘇軾)

凡物皆有可觀, 苟有可觀, 皆有可樂, 非必怪奇偉麗者也. 餔糟啜醨, 皆可以醉, 果蔬草木, 皆可以飽, 推此類也, 吾安往而不樂. 夫所爲求福而辭禍者, 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. 人之所欲無窮, 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, 美惡之辨戰乎中, 而去取之擇交乎前. 則可樂者常少, 而可悲者常多, 是謂求禍而辭福. 夫求禍而辭福, 豈人之情也哉. 物有以蓋之矣.
彼遊於物之內, 而不遊於物之外, 物非有大小也, 自其內而觀之, 未有不高且大者也. 彼其高大以臨我, 則我常眩亂反覆, 如隙中之觀鬪, 又焉知勝負之所在. 是以美惡橫生, 而憂樂出焉. 可不大哀乎.
余自錢塘, 移守膠西, 釋舟楫之安, 而服車馬之勞, 去雕墻之美, 而蔽采椽之居, 背湖山之觀, 而適桑麻之野. 始至之日, 歲比不登, 盜賊滿野, 獄訟充斥. 而齋廚索然, 日食杞菊, 人固疑余之不樂也. 處之期年, 而貌加豐, 髮之白者, 日以反黑. 余旣樂其風俗之淳, 而其吏民, 亦安予之拙也. 於是治其園圃, 潔其庭宇, 伐安丘․高密之木, 以修補破敗, 爲苟全之計. 而園之北, 因城以爲臺者舊矣, 稍葺而新之. 時相與登覽, 放意肆志焉.
南望馬耳․常山, 出沒隱見, 若近若遠, 庶幾有隱君子乎. 而其東則盧山, 秦人盧敖之所從遁也. 西望穆陵, 隱然如城郭, 師尙父․齊威公之遺烈, 猶有存者. 北俯濰水, 慨然太息, 思淮陰之功, 而弔其不終. 臺高而安, 深而明, 夏涼而冬溫, 雨雪之朝, 風月之夕, 余未嘗不在, 客未嘗不從. 擷園蔬, 取池魚, 釀秫酒, 瀹脫粟而食之, 曰, “樂哉遊乎.” 方是時余弟子由適在濟南, 聞而賦之, 且名其臺曰超然. 以見余之無所往而不樂者, 蓋遊於物之外也.

<第五 放鶴亭記> (蘇軾)

熙寧十年秋, 彭城大水, 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, 水及其半扇. 明年春, 水落, 遷於故居之東, 東山之麓. 升高而望, 得異境焉, 作亭於其上. 彭城之山, 岡嶺四合, 隱然如大環, 獨缺其西十二, 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. 春夏之交, 草木際天, 秋冬雪月, 千里一色, 風雨晦明之間, 俯仰百變.
山人有二鶴, 甚馴而善飛, 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. 縱其所如, 或立於陂田, 或翔於雲表, 暮則傃東山而歸, 故名之曰放鶴亭.
郡守蘇軾時從賓客僚吏, 往見山人, 飮酒於斯亭而樂之. 挹山人而告之曰, “子知隱居之樂乎. 雖南面之君可與易也. 易曰, ‘鳴鶴在陰, 其子和之.’ 詩曰, ‘鶴鳴于九皐, 聲聞于天.’ 蓋其爲物, 淸遠閑放, 超然於塵垢之外, 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. 隱德之士, 狎而玩之, 宜若有益而無損者, 然衛懿公好鶴, 則亡其國, 周公作酒誥, 衛武公作抑戒, 以爲荒惑敗亂無若酒者, 而劉伶阮籍之徒, 以此全其眞而名後世. 嗟夫. 南面之君, 雖淸遠閑放如鶴者, 猶不得好, 好之, 則亡其國, 而山林遁世之士, 雖荒惑敗亂如酒者, 猶不能爲害, 而況於鶴乎. 由此觀之, 其爲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.” 山人忻然而笑曰, “有是哉.” 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,
鶴飛去兮, 西山之缺. 高翔而下覽兮, 擇所適. 翻然斂翼, 婉將集兮, 忽何所見. 矯然而復擊. 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, 啄蒼苔而履白石.
鶴歸來兮, 東山之陰. 其下有人兮, 黃冠草屨, 葛衣而鼓琴. 躬耕而食兮, 其餘以飽汝. 歸來歸來兮, 西山不可以久留.

<第六 石鐘山記> (蘇軾)

水經云, “彭蠡之口, 有石鐘山焉.” 酈元以爲“下臨深潭, 微風鼓浪, 水石相搏, 聲如洪鐘”, 是說也, 人常疑之. 今以鐘磬置水中,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, 而況石乎. 至唐李渤, 始訪其遺蹤, 得雙石於潭上, 扣而聆之, 南聲函胡, 北音淸越, 枹止響騰, 餘韻徐歇, 自以爲得之矣. 然是說也, 余尤疑之, 石之鏗然有聲者, 所在皆是也, 而此獨以鐘名, 何哉.
元豐七年六月丁丑, 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, 而長子邁將赴饒之德興尉, 送之至湖口, 因得觀所謂石鐘者. 寺僧使小童持斧, 於亂石間擇其一二, 扣之, 硿硿焉, 余固笑而不信也.
至莫夜, 月明, 獨與邁乘小舟至絶壁下. 大石側立千尺, 如猛獸奇鬼, 森然欲搏人, 而山上栖鶻聞人聲, 亦驚起, 磔磔雲霄間, 又有若老人欬且笑於山谷中者, 或曰, “此鸛鶴也.” 余方心動, 欲還, 而大聲發於水上, 噌吰如鐘鼓不絶, 舟人大恐. 徐而察之, 則山下皆石穴罅, 不知其淺深, 微波入焉, 涵澹澎湃而爲此也. 舟迴至兩山間, 將入港口, 有大石當中流, 可坐百人, 空中而多竅, 與風水相呑吐, 有窾坎鏜鞳之聲, 與向之噌吰者相應, 如樂作焉. 因笑謂邁曰, “汝識之乎. 噌吰者, 周景王之無射也, 窾坎鏜鞳者, 魏莊子之歌鐘也, 古之人不余欺也.”
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, 可乎. 酈元之所見聞, 殆與余同, 而言之不詳.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絶壁之下, 故莫能知, 而漁工水師, 雖知而不能言, 此世所以不傳也.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, 自以爲得其實. 余是以記之, 蓋歎酈元之簡, 而笑李渤之陋也.

<第七 潮州韓文公廟碑> (蘇軾)

匹夫而爲百世師, 一言而爲天下法, 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, 關盛衰之運. 其生也有自來, 其逝也有所爲. 故申․呂自嶽降, 傅說爲列星, 古今所傳, 不可誣也.
孟子曰, “我善養吾浩然之氣.” 是氣也, 寓於尋常之中, 而塞乎天地之間. 卒然遇之, 則王公失其貴, 晉․楚失其富, 良․平失其智, 賁․育失其勇, 儀․秦失其辯. 是孰使之然哉. 其必有不依形而立, 不恃力而行, 不待生而存, 不隨死而亡者矣. 故在天爲星辰, 在地爲河岳, 幽則爲鬼神, 而明則復爲人. 此理之常, 無足怪者.
自東漢以來, 道喪文弊, 異端並起. 歷唐貞觀․開元之盛, 輔以房․杜․姚․宋而不能救. 獨韓文公起布衣, 談笑而麾之, 天下靡然從公, 復歸於正, 蓋三百年於此矣. 文起八代之衰, 道濟天下之溺. 忠犯人主之怒, 而勇奪三軍之帥. 此豈非參天地, 關盛衰, 浩然而獨存者乎.
蓋嘗論天人之辨, 以謂人無所不至, 惟天不容僞. 智可以欺王公, 不可以欺豚魚, 力可以得天下, 不可以得匹夫匹婦之心. 故公之精誠, 能開衡山之雲, 而不能回憲宗之惑, 能馴鱷魚之暴, 而不能弭皇甫鎛․李逢吉之謗, 能信於南海之民, 廟食百世, 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之於朝廷之上. 蓋公之所能者, 天也, 其所不能者, 人也. 始潮人未知學, 公命進士趙德爲之師. 自是潮之士, 皆篤於文行, 延及齊民, 至於今號稱易治. 信乎孔子之言, “君子學道則愛人, 小人學道則易使也.” 潮人之事公也, 飮食必祭, 水旱疾疫, 凡有求必禱焉. 而廟在刺史公堂之後, 民以出入爲艱. 前守欲請諸朝, 作新廟, 不果. 元祐五年, 朝散郞王君滌, 來守是邦, 凡所以養士治民者, 一以公爲師. 民旣悅服, 則出令曰, “願新公廟者聽.” 民讙趨之, 卜地於州城之南七里, 期年而廟成. 或曰, “公去國萬里, 而謫於潮, 不能一歲而歸, 沒而有知, 其不眷戀於潮也審矣.” 軾曰, “不然. 公之神在天下者, 如水之在地中, 無所往而不在也. 而潮人獨信之深, 思之至, 焄蒿悽愴, 若或見之. 譬如鑿井得泉, 而曰水專在是, 豈理也哉.” 元豐元年, 詔封公昌黎伯, 故牓曰, “昌黎伯韓文公之廟.” 潮人請書其事於石, 因爲作詩以遺之, 使歌以祀公. 其詞曰,
“公昔騎龍白雲鄕, 手決雲漢分天章. 天孫爲織雲錦裳, 飄然乘風來帝旁. 下與濁世掃粃糠, 西遊咸池略扶桑. 草木衣被昭回光, 追逐李․杜參翶翔, 汗流籍․湜走且僵, 滅沒倒景不可望. 作書詆佛譏君王, 要觀南海窺衡․湘, 歷舜九嶷弔英․皇, 祝融先驅海若藏, 約束蛟鱷如驅羊. 鈞天無人帝悲傷, 謳吟下招遣巫陽. 犦牲雞卜羞我觴, 於粲荔丹與蕉黃. 公不少留我涕滂, 翩然被髮下大荒.”

<第八 乞校正陸贄奏議進御箚子> (蘇軾)

臣等猥以空疎, 備員講讀, 聖明天縱, 學問日新. 臣等才有限而道無窮, 心欲言而口不逮, 以此自愧, 莫知所爲. 竊謂人臣之納忠, 譬如醫者之用藥, 雖進於醫手, 方多傳於古人. 若已經效於世間, 不必皆從於己出.
伏見唐宰相陸贄, 才本王佐, 學爲帝師, 論深切於事情. 言不離於道德, 智如子房而文則過, 辯如賈誼而術不疏. 上以格君心之非, 下以通天下之志, 但其不幸, 仕不遇時. 德宗以苛刻爲能, 而贄諫之以忠厚, 德宗以猜疑爲術, 而贄勸之以推誠, 德宗好用兵, 而贄以消兵爲先, 德宗好聚財, 而贄以散財爲急. 至於用人聽言之法, 治邊馭將之方, 罪己以收人心, 改過以應天道, 去小人以除民患, 惜名器以待有功, 如此之流, 未易悉數. 可謂進苦口之藥石, 鍼害身之膏肓. 使德宗盡用其言, 則貞觀可得而復.
臣等每退自西閣, 卽私相告言, 以陛下聖明, 必喜贄議論, 但使聖賢之相契, 卽如臣主之同時. 昔馮唐論頗․牧之賢, 則漢文爲之太息, 魏相條鼂․董之對, 則孝宣以致中興. 若陛下能自得師, 莫若近取諸贄. 夫六經三史, 諸子百家, 非無可觀, 皆足爲治. 但聖言幽遠, 末學支離, 譬如山海之崇深, 難以一二而推擇. 如贄之論, 開卷了然, 聚古今之精英, 實治亂之龜鑑. 臣等欲取其奏議, 稍加校正, 繕寫進呈. 願陛下置之坐隅, 如見贄面, 反覆熟讀, 如與贄言. 必能發聖性之高明, 成治功於歲月. 臣等不勝區區之意, 取進止.

<第九 前赤壁賦> (蘇軾)

壬戌之秋, 七月旣望, 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. 淸風徐來, 水波不興. 擧酒屬客, 誦明月之詩, 歌窈窕之章. 少焉, 月出於東山之上, 徘徊於斗牛之間. 白露橫江, 水光接天. 縱一葦之所如, 凌萬頃之茫然.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, 而不知其所止,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, 羽化而登仙.
於是飮酒樂甚, 扣舷而歌之. 歌曰, “桂棹兮蘭槳, 擊空明兮泝流光. 渺渺兮予懷, 望美人兮天一方.” 客有吹洞簫者, 倚歌而和之, 其聲鳴鳴然, 如怨如慕, 如泣如訴, 餘音嫋嫋, 不絶如縷, 舞幽壑之潛蛟, 泣孤舟之嫠婦.
蘇子愀然, 正襟危坐, 而問客曰, “何爲其然也.”
客曰, “‘月明星稀, 烏鵲南飛’, 此非曹孟德之詩乎. 西望夏口, 東望武昌, 山川相繆, 鬱乎蒼蒼, 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郞者乎. 方其破荊州, 下江陵, 順流而東也, 舳艫千里, 旌旗蔽空, 釃酒臨江, 橫槊賦詩, 固一世之雄也, 而今安在哉. 況吾與子, 漁樵於江渚之上, 侶魚蝦而友麋鹿, 駕一葉之扁舟, 擧匏樽以相屬, 寄蜉蝣於天地, 渺滄海之一粟. 哀吾生之須臾, 羨長江之無窮, 挾飛仙以遨遊, 抱明月而長終, 知不可乎驟得, 託遺響於悲風.”
蘇子曰, “客亦知夫水與月乎. 逝者如斯, 而未嘗往也, 盈虛者如彼, 而卒莫消長也.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, 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, 自其不變者而觀之, 則物與我皆無盡也. 而又何羨乎. 且夫天地之間, 物各有主. 苟非吾之所有, 雖一毫而莫取. 惟江上之淸風, 與山間之明月, 耳得之而爲聲, 目遇之而成色. 取之無禁, 用之不竭.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, 而吾與子之所共適.”
客喜而笑, 洗盞更酌, 肴核旣盡, 杯盤狼藉. 相與枕藉乎舟中, 不知東方之旣白.

<第十 後赤壁賦> (蘇軾)

是歲十月之望, 步自雪堂, 將歸於臨皐,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. 霜露旣降, 木葉盡脫, 人影在地, 仰見明月, 顧而樂之. 行歌相答. 已而歎曰, “有客無酒, 有酒無肴, 月白風淸, 如此良夜何. ” 客曰, “今者薄暮, 擧網得魚, 巨口細鱗, 狀似松江之鱸. 顧安所得酒乎.” 歸而謀諸婦, 婦曰, “我有斗酒, 藏之久矣, 以待子不時之須.” 於是攜酒與魚, 復游於赤壁之下.
江流有聲, 斷岸千尺, 山高月小, 水落石出, 曾日月之幾何, 而江山不可復識矣. 予乃攝衣而上, 履巉巖, 披蒙茸, 踞虎豹, 登虯龍, 攀栖鶻之危巢, 俯馮夷之幽宮, 蓋二客不能從焉.
劃然長嘯, 草木震動, 山鳴谷應, 風起水湧, 予亦悄然而悲, 肅然而恐, 凜乎其不可留也. 反而登舟, 放乎中流, 聽其所止而休焉.
時夜將半, 四顧寂寥. 適有孤鶴, 橫江東來, 翅如車輪, 元裳縞衣, 戛然長鳴, 掠予舟而西也. 須臾客去, 予亦就睡.
夢一道士, 羽衣翩仙, 過臨皐之下, 揖予而言曰, “赤壁之遊, 樂乎.” 問其姓名, 俛而不答. 嗚呼噫嘻. 我知之矣, 疇昔之夜, 飛鳴而過我者, 非子也耶. 道士顧笑, 予亦驚悟, 開戶視之, 不見其處.

<第十一 三槐堂銘> (蘇軾)

天可必乎. 賢者不必壽, 天不可必乎. 仁者必有後, 二者將安取衷哉. 吾聞之申包胥曰, “人衆者勝天, 天定亦能勝人.” 世之論天者, 皆不待其定而求之, 故以天爲茫茫. 善者以怠, 惡者以恣, 盜跖之壽, 孔․顔之厄, 此皆天之未定者也. 松柏生於山林, 其始也, 困於蓬蒿, 厄於牛羊, 而其終也, 貫四時, 閱千歲而不改者, 其天定也. 善惡之報, 至於子孫, 而其定也久矣. 吾以所見所聞所傳聞考之, 而其可必也, 審矣.
國之將興, 必有世祿之臣, 厚施而不食其報. 然後其子孫能與守文太平之主, 共天下之福. 故兵部侍郞晉國王公, 顯於漢․周之際, 歷事太祖․太宗, 文武忠孝, 天下望以爲相. 而公卒以直道, 不容於時. 蓋嘗手植三槐於庭, 曰, “吾子孫必有爲三公者.” 已而, 其子魏國文正公, 相眞宗皇帝於景德․祥符之間, 朝廷淸明, 天下無事之時, 享其福祿榮名者, 十有八年.
今夫寓物於人, 明日而取之, 有得有否. 而晉公修德於身, 責報於天, 取必於數十年之後, 如持左契, 交手相付, 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. 吾不及見魏公, 而見其子懿敏公, 以直諫事仁宗皇帝, 出入侍從, 將帥三十餘年. 位不滿其德, 天將復興王氏也歟. 何其子孫之多賢也. 世有以晉公比李栖筠者, 其雄才直氣, 眞不相上下, 而栖筠之子吉甫, 其孫德裕, 功名富貴, 略與王氏等, 而忠信仁厚, 不及魏公父子. 由此觀之, 王氏之福, 蓋未艾也. 懿敏公之子鞏, 與吾遊, 好德而文, 以世其家, 吾以是銘之. 銘曰,
“嗚呼休哉. 魏公之業, 與槐俱萌. 封植之勤, 必世乃成. 旣相眞宗, 四方砥平. 歸視其家, 槐陰滿庭. 吾儕小人, 朝不及夕. 相時射利, 皇卹厥德. 庶幾僥倖, 不種而穫. 不有君子, 其何能國. 王城之東, 晉公所廬. 鬱鬱三槐, 惟德之符. 嗚呼休哉.”

<第十二 方山子傳> (蘇軾)

方山子, 光黃間隱人也. 少時, 慕朱家郭解爲人, 閭里之俠皆宗之. 稍壯, 折節讀書, 欲以此馳騁當世, 然終不遇. 晩乃遯於光黃間, 曰岐亭. 庵居蔬食, 不與世相聞, 棄車馬, 毁冠服, 徒步往來山中, 人莫識也. 見其所著帽, 方聳而高, 曰, “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.” 因謂之方山子.
余謫居於黃, 過岐亭, 適見焉, 曰, “嗚呼, 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, 何爲而在此.” 方山子亦矍然, 問余所以至此者, 余告之故. 俯而不答, 仰而笑, 呼余宿其家. 環堵蕭然, 而妻子奴婢, 皆有自得之意. 余旣聳然異之.
獨念方山子少時, 使酒好劍, 用財如糞土. 前十九年, 余在岐山, 見方山子從兩騎, 挾二矢, 遊西山. 鵲起於前, 使騎逐而射之, 不獲, 方山子怒馬獨出, 一發得之. 因與余馬上論用兵, 及古今成敗, 自謂一世豪士. 今幾日耳, 精悍之色, 猶見於眉間, 而豈山中之人哉.
然方山子世有勳閥, 當得官, 使從事於其間, 今已顯聞. 而其家在洛陽, 園宅壯麗, 與公侯等, 河北有田, 歲得帛千匹, 亦足富樂. 皆棄不取, 獨來窮山中, 此豈無得而然哉.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, 往往佯狂垢汙, 不可得而見. 方山子儻見之歟.

<第十三 六國論> (蘇轍)

愚讀六國世家, 竊怪天下之諸侯, 以五倍之地, 十倍之衆, 發憤西向, 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, 當爲之深思遠慮, 以爲必有可以自安之計. 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, 慮患之疎, 而見利之淺, 且不知天下之勢也.
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, 不在齊․楚․燕․趙也, 而在韓․魏, 秦之有韓․魏, 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. 韓․魏塞秦之衝, 而蔽山東之諸侯, 故夫天下之所重者, 莫如韓․魏也.
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, 商鞅用於秦而收魏, 昭王未得韓․魏之心, 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, 而范雎以爲憂, 然則秦之所忌者, 可以見矣. 秦之用兵於燕․趙, 秦之危事也. 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, 燕․趙拒之於前, 而韓․魏乘之於後, 此危道也. 而秦之攻燕․趙, 未嘗有韓․魏之憂, 則韓․魏之附秦故也. 夫韓․魏諸侯之障, 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, 此豈知天下之勢邪. 委區區之韓․魏, 以當虎狼之强秦, 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. 韓․魏折而入於秦, 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, 而使天下遍受其禍.
夫韓․魏不能獨當秦, 而天下之諸侯, 藉之以蔽其西, 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. 秦人不敢逾韓․魏以窺齊․楚․燕․趙之國, 而齊․楚․燕․趙之國, 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. 以四無事之國, 佐當寇之韓․魏, 使韓․魏無東顧之憂, 而爲天下出身以當秦兵. 以二國委秦, 而四國休息於內, 以陰助其急, 若此可以應夫無窮. 彼秦者將何爲哉. 不知出此, 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, 背盟敗約, 以自相屠滅, 秦兵未出, 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. 至使秦人得間其隙, 以取其國, 可不悲哉.

<第十四 上樞密韓太尉書> (蘇轍)

太尉執事, 轍生好爲文, 思之至深, 以爲文者氣之所形. 然文不可以學而能, 氣可以養而致. 孟子曰, “我善養吾浩然之氣.” 今觀其文章, 寬厚宏博, 充乎天地之間, 稱其氣之小大. 太史公行天下, 周覽四海名山大川, 與燕․趙間豪俊交游, 故其文疎蕩, 頗有奇氣. 此二子者, 豈嘗執筆學爲如此之文哉. 其氣充乎其中, 而溢乎其貌, 動乎其言, 而見乎其文, 而不自知也.
轍生十有九年矣. 其居家所與游者, 不過其鄰里鄕黨之人, 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, 無高山大野, 可登覽以自廣. 百氏之書, 雖無所不讀, 然皆古人之陳迹, 不足以激發其志氣. 恐遂汨沒, 故決然捨去, 求天下奇聞壯觀, 以知天地之廣大.
過秦漢之故都, 恣觀終南․嵩․華之高, 北顧黃河之奔流, 慨然想見古之豪傑. 至京師, 仰觀天子宮厥之壯, 與倉廩府庫․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, 而後知天下之巨麗. 見翰林歐陽公, 聽其議論之宏辯, 觀其容貌之秀偉, 與其門人賢士大夫遊, 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.
太尉以才略冠天下, 天下之所恃以無憂, 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. 入則周公․召公, 出則方叔․召虎, 而轍也未之見焉. 且夫人之學也, 不志其大, 雖多而何爲. 轍之來也, 於山見終南․嵩華之高, 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, 於人見歐陽公, 而猶以爲未見太尉也. 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, 聞一言以自壯, 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.
轍年少, 未能通習吏事. 嚮之來, 非有取於升斗之祿, 偶然得之, 非其所樂. 然幸得賜歸待選, 使得優游數年之間, 將歸益治其文, 且學爲政. 太尉苟以爲可敎而辱敎之, 又幸矣.

<第十五 黃州快哉亭記> (蘇轍)

江出西陵, 始得平地, 其流奔放肆大, 南合沅․湘, 北合漢․沔, 其勢益張, 至於赤壁之下, 波流浸灌, 與海相若. 淸河張君夢得, 謫居齊安, 卽其廬之西南爲亭, 以覽觀江流之勝, 而余兄子瞻, 名之曰“快哉”.
蓋亭之所見, 南北百里, 東西一舍, 濤瀾洶湧, 風雲開闔, 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, 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, 變化倏忽, 動心駭目, 不可久視, 今乃得翫之几席之上, 擧目而足. 西望武昌諸山, 岡陵起伏, 草木行列, 煙消日出, 漁夫樵父之舍, 皆可指數, 此其所以爲快哉者也. 至於長洲之濱, 故城之墟, 曹孟德․孫仲謀之所睥睨, 周瑜․陸遜之所騁騖, 其流風遺跡, 亦足以稱快世俗.
昔楚襄王從宋玉․景差於蘭臺之宮, 有風颯然至者. 王披襟當之, 曰, “快哉此風. 寡人所與庶人共者耶.” 宋玉曰, “此獨大王之雄風耳, 庶人安得共之.” 玉之言, 蓋有諷焉. 夫風無雌雄之異, 而人有遇不遇之變, 楚王之所以爲樂, 與庶人之所以爲憂, 此則人之變也, 而風何與焉.
士生於世, 使其中不自得, 將何往而非病.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, 將何適而非快. 今張君不以謫爲患, 竊會計之餘功, 而自放山水之間, 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. 將蓬戶甕牖, 無所不快, 而況乎濯長江之淸流, 揖西山之白雲, 窮耳目之勝, 以自適也哉. 不然, 連山絶壑, 長林古木, 振之以淸風, 照之以明月, 此皆騷人․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, 烏睹其爲快也哉.

<第十六 寄歐陽舍人書> (曾鞏)

去秋人還, 蒙賜書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銘, 反覆觀誦, 感與慚幷. 夫銘誌之著於世, 義近於史, 而亦有與史異者. 蓋史之於善惡, 無所不書, 而銘者, 蓋古之人有功德材行․志義之美者, 懼後世之不知, 則必銘而見之. 或納於廟, 或存於墓, 一也. 苟其人之惡, 則於銘乎何有. 此其所以與史異也.
其辭之作, 所使死者無有所憾, 生者得致其嚴. 而善人喜於見傳, 則勇於自立, 惡人無有所紀, 則以媿而懼. 至於通材達識, 義烈節士, 嘉言善狀, 皆見於篇, 則足爲後法, 警勸之道, 非近乎史, 其將安近.
及世之衰, 人之子孫者, 一欲褒揚其親, 而不本乎理. 故雖惡人, 皆務勒銘以誇後世. 立言者, 旣莫之拒而不爲, 又以其子孫之所請也, 書其惡焉, 則人情之所不得, 於是乎銘始不實. 後之作銘者, 當觀其人, 苟託之非人, 則書之非公與是, 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後. 故千百年來, 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, 莫不有銘, 而傳者蓋少. 其故非他, 託之非人, 書之非公與是故也. 然則孰爲其人而能盡公與是歟.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, 無以爲也. 蓋有道德者之於惡人, 則不受而銘之, 於衆人則能辨焉. 而人之行, 有情善而迹非, 有意奸而外淑, 有善惡相懸而不可以實指, 有實大於名, 有名侈於實, 猶之用人. 非畜道德者, 惡能辨之不惑, 議之不徇. 不惑不徇, 則公且是矣. 而其辭之不工, 則世猶不傳, 於是又在其文章兼勝焉. 故曰,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, 無以爲也, 豈非然哉.
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, 雖或並世而有, 亦或數十年, 或一二百年而有之. 其傳之難如此, 其遇之難又如此. 若先生之道德文章, 固所謂數百年而有者也. 先祖之言行卓卓, 幸遇而得銘其公與是, 其傳世行後無疑也. 而世之學者, 每觀傳記所書古人之事, 至其所可感, 則往往衋然不知涕之流落也. 況其子孫也哉. 況鞏也哉. 其追睎祖德, 而思所以傳之之繇, 則知先生推一賜於鞏, 而及其三世, 其感與報, 宜若何而圖之. 抑又思若鞏之淺薄滯拙, 而先生進之, 先祖之屯蹶否塞以死, 而先生顯之. 則世之魁閎豪傑不世出之士, 其誰不願進於門. 潛遁幽抑之士, 其誰不有望於世. 善誰不爲, 而惡誰不媿以懼, 爲人之父祖者, 孰不欲敎其子孫, 爲人之子孫者, 孰不欲寵榮其父祖. 此數美者, 一歸於先生. 旣拜賜之辱, 且敢進其所以然. 所諭世族之次, 敢不承敎而加詳焉. 愧甚不宣.

<第十七 贈黎安二生序> (曾鞏)

趙郡蘇軾, 余之同年友也. 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, 稱蜀之士, 曰, 黎生安生者. 旣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, 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, 辱以顧余. 讀其文, 誠閎壯雋偉, 善反復馳騁, 窮盡事理, 而其材力之放縱, 若不可極者也. 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, 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.
頃之, 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, 將行, 請余言以爲贈. 余曰, “余之知生, 旣得之於心矣, 乃將以言相求於外邪.” 黎生曰, “生與安生之學於斯文, 里之人皆笑以爲迂闊. 今求子之言, 蓋將解惑於里人.” 余聞之, 自顧而笑. 夫世之迂闊, 孰有甚於予乎. 知信乎古, 而不知合乎世, 知志乎道, 而不知同乎俗. 此余所以困於今而不自知也. 世之迂闊, 孰有甚於予乎. 今生之迂, 特以文不近俗, 迂之小者耳, 患爲笑於里之人. 若余之迂大矣, 使生持吾言而歸, 且重得罪, 庸詎止於笑乎. 然則若余之於生, 將何言哉. 謂余之迂爲善, 則其患若此, 謂爲不善, 則有以合乎世, 必違乎古, 有以同乎俗, 必離乎道矣. 生其無急於解里人之惑, 則於是焉, 必能擇而取之. 遂書以贈二生, 幷示蘇君, 以爲何如也.

<第十八 讀孟嘗君傳> (王安石)

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, 士以故歸之, 而卒賴其力, 以脫於虎豹之秦. 嗟乎. 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, 豈足以言得士. 不然, 擅0齊之强, 得一士焉, 宜可以南面而制秦, 尙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. 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,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.

<第十九 同學一首別子固> (王安石)

江之南有賢人焉, 字子固, 非今所謂賢人者, 予慕而友之. 淮之南有賢人焉, 字正之, 非今所謂賢人者, 予慕而友之. 二賢人者, 足未嘗相過也, 口未嘗相語也, 辭幣未嘗相接也. 其師若友, 豈盡同哉. 予考其言行, 其不相似者, 何其少也. 曰, “學聖人而已矣.” 學聖人, 則其師若友, 必學聖人者, 聖人之言行, 豈有二哉. 其相似也適然.
予在淮南, 爲正之道子固, 正之不予疑也, 還江南, 爲子固道正之, 子固亦以爲然. 予又知所謂賢人者旣相似, 又相信不疑也. 子固作懷友一首遺予, 其大略欲相扳以至乎中庸而後已, 正之蓋亦常云爾.
夫安驅徐行, 躪中庸之庭, 而造於其堂, 舍二賢人者而誰哉. 予昔非敢自必其有至也, 亦願從事於左右焉爾, 輔而進之, 其可也. 噫, 官有守, 私有繫, 會合不可以常也, 作同學一首, 別子固以相警, 且相慰云.

<第二十 遊襃禪山記> (王安石)

襃禪山亦謂之華山, 唐浮圖慧襃始舍於其址, 而卒葬之, 以故其後名之曰襃禪. 今所謂慧空禪院者, 襃之廬冢也. 距其院東五里, 所謂華陽洞者, 以其在華山之陽名之也. 距洞百餘步, 有碑仆道, 其文漫滅, 獨其爲文猶可識, 曰花山. 今言“華”如“華實”之“華”者, 蓋音謬也. 其下平曠, 有泉側出, 而記遊者甚衆, 所謂前洞也. 由山以上五六里, 有穴窈然, 入之甚寒, 問其深, 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, 謂之後洞.
余與四人擁火以入. 入之愈深, 其進愈難, 而其見愈奇. 有怠而欲出者, 曰, “不出, 火且盡.” 遂與之俱出.
蓋予所至, 比好遊者尙不能十一, 然視其左右, 來而記之者已少. 蓋其又深, 則其至又加少矣. 方是時, 予之力尙足以人, 火尙足以明也. 旣其出, 則或咎其欲出者, 而予亦悔其隨之, 而不得極乎遊之樂也.
於是予有歎焉, 古人之觀於天地․山川․草木․蟲魚․鳥獸, 往往有得,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. 夫夷以近, 則遊者衆, 險以遠, 則至者少. 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, 常在於險遠, 而人之所罕至焉.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. 有志矣, 不隨以止也, 然力不足者, 亦不能至也. 有志與力, 而又不隨以怠, 至於幽暗昏惑, 而無物以相之, 亦不能至也.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, 於人爲可譏, 而在己爲有悔. 盡吾志也, 而不能至者, 可以無悔矣. 其孰能譏之乎. 此予之所得也.
余於仆碑, 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. 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, 何可勝道也哉.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愼取之也.
四人者, 廬陵蕭君圭君玉, 長樂王回深父, 余弟安國平父․安上純父.

<第二十一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誌銘> (王安石)

君諱平, 字秉之, 姓許氏. 余嘗譜其世家, 所謂今泰州海陵縣主簿者也. 君旣與兄元相友愛, 稱天下, 而自少卓犖不羈, 善辯說, 與其兄俱以智略, 爲爲世大人所器. 寶元時, 朝廷開方略之選, 以招天下異能之士. 而陜西大帥范文正公, 鄭文肅公爭以君所爲書以薦, 於是得召試, 爲太廟齋郞. 已而選泰州海陵縣主簿. 貴人多薦君有大才, 可試以事, 不宜棄之州縣, 君亦常慨然自許, 欲有所爲. 然終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. 噫. 其可哀也已.
士固有離世異俗, 獨行其意, 罵譏笑侮, 困辱而不悔, 彼皆無衆人之求, 而有所待於後世者也, 其齟齬固宜. 若夫智謀功名之士, 窺時俯仰, 以赴勢物之會, 而輒不遇者, 乃亦不可勝數. 辯足以移萬物, 而窮於用說之時, 謀足以奪三軍, 而辱於右武之國, 此又何說哉. 嗟乎. 彼有所待而不悔者, 其知之矣.
君年五十九, 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, 葬眞州之揚子縣甘露鄕某所之原. 夫人李氏, 子男瓌, 不仕, 璋, 眞州司戶參軍, 琦, 太廟齋郞, 琳, 進士. 女子五人, 已嫁二人, 進士周奉先, 泰州泰興縣令陶舜元. 銘曰,
“有拔而起之, 莫擠而止之. 嗚呼. 許君而已於斯, 誰或使之.”

<卷十二 明文>

<第一 送天台陳庭學序> (宋濂)

西南山水, 惟川蜀最奇. 然去中州萬里, 陸有劍閣棧道之險, 水有瞿唐․灩澦之虞. 跨馬行篁竹間, 山高者, 累旬日不見其顚際, 臨上而俯視, 絶壑萬仞, 杳莫測其所窮, 肝膽爲之掉栗. 水行則江石悍利, 波惡渦詭, 舟一失尺寸, 輒糜碎土沈, 下飽魚鼈, 其難至如此. 故非仕有力者, 不可以遊, 非材有文者, 縱遊無所得, 非壯强者, 多老死於其地, 嗜奇之士恨焉.
天台陳君庭學, 能爲詩, 由中書左司掾, 屢從大將北征有勞, 擢四川都指揮司照磨, 由水道至成都. 成都, 川蜀之要地. 揚子雲․司馬相如․諸葛武侯之所居, 英雄俊傑戰攻駐守之迹, 詩人文士遊眺飮射賦咏歌呼之所. 庭學無不歷覽. 旣覽, 必發爲詩, 以記其景物時世之變, 於是其詩益工. 越三年, 以例自免歸, 會余於京師, 其氣愈充, 其語愈壯, 其志意愈高, 蓋得於山水之助者侈矣.
余甚自愧, 方余少時, 嘗有志於出遊天下, 顧以學未成而不暇, 及年壯可出, 而四方兵起, 無所投足, 逮今聖主興而宇內定, 極海之際, 合爲一家, 而余齒已加耄矣. 欲如庭學之遊, 尙可得乎. 然吾聞古之賢士, 若顔回․原憲, 皆坐守陋室, 蓬蒿沒戶, 而志意常充然, 有若囊括於天地者, 此其故何也. 得無有出於山水之外者乎. 庭學其試歸而求焉, 苟有所得, 則以告余, 余將不一愧而已也.

<第二 閱江樓記> (宋濂)

金陵爲帝王之州, 自六朝迄於南唐, 類皆偏據一方, 無以應山川之王氣. 逮我皇帝, 定鼎於玆, 始足以當之. 由是聲敎所曁, 罔間朔南, 存神穆淸, 與道同體. 雖一豫一游, 亦思爲天下後世法. 京城之西北, 有獅子山, 自盧龍蜿蜒而來, 長江如虹貫, 蟠繞其下. 上以其地雄勝, 詔建樓於巓, 與民同游觀之樂. 遂錫嘉名爲閱江云.
登覽之頃, 萬象森列, 千載之祕, 一旦軒露, 豈非天造地設, 以俟大一統之君, 而開千萬世之偉觀者歟. 當風日淸美, 法駕幸臨, 升其崇椒, 凭欄遙矚, 必悠然而動遐思. 見江漢之朝宗, 諸侯之述職, 城池之高深, 關阨之嚴固, 必曰, “此朕櫛風沐雨․戰勝攻取之所致也.” 中夏之廣, 益思有以保之. 見波濤之浩蕩, 風帆之下上, 番舶接跡而來庭, 蠻琛聯肩而入貢, 必曰, “此朕德綏威服, 覃及外內之所及也.” 四夷之遠, 益思有以柔之. 見兩岸之間, 四郊之上, 耕人有炙膚皸足之煩, 農女有捋桑行饁之勤, 必曰, “此朕拔諸水火, 而登於衽席者也.” 萬方之民, 益思有以安之. 觸類而推, 不一而足. 臣知斯樓之建, 皇上所以發舒精神, 因物興感, 無不寓其致治之思, 奚止閱夫長江而已哉.
彼臨春․結綺, 非弗華矣, 齊雲․落星, 非不高矣. 不過樂管絃之淫響, 藏燕趙之豔姬, 一旋踵間而感慨係之, 臣不知其爲何說也. 雖然, 長江發源岷山, 委蛇七千餘里而始入海, 白湧碧翻. 六朝之時, 往往倚之爲天塹. 今則南北一家, 視爲安流, 無所事乎戰爭矣. 然則果誰之力歟. 逢掖之士, 有登斯樓而閱斯江者, 當思帝德如天, 蕩蕩難名, 與神禹疏鑿之功, 同一罔極. 忠君報上之心, 其有不油然而興者耶. 臣不敏, 奉旨撰記, 故上推宵旰圖治之切者, 勒諸貞岷, 他若留連光景之辭, 皆略而不陳, 懼褻也.

<第三 司馬季主論卜> (劉基)

東陵侯旣廢, 過司馬季主而卜焉. 季主曰, “君侯何卜也.” 東陵侯曰, “久臥者思起, 久蟄者思啓, 久懣者思嚔. 吾聞之, ‘蓄極則洩, 閟極則達, 熱極則風, 壅極則通. 一冬一春, 靡屈不伸, 一起一伏, 無往不復.’ 僕竊有疑, 願受敎焉.”
季主曰, “若是, 則君侯已喩之矣. 又何卜爲.” 東陵侯曰, “僕未究其奧也, 願先生卒敎之”.
季主乃言曰, “嗚呼. 天道何親. 惟德之親, 鬼神何靈. 因人而靈. 夫蓍, 枯草也, 龜, 枯骨也, 物也. 人, 靈於物者也, 何不自聽而聽於物乎. 且君侯何不思昔者也. 有昔必有今日. 是故碎瓦頹垣, 昔日之歌樓舞館也, 荒榛斷梗, 昔日之瓊蕤玉樹也, 露蠶風蟬, 昔日之鳳笙龍笛也, 鬼燐螢火, 昔日之金缸華燭也, 秋荼春薺, 昔日之象白駝峯也, 丹楓白荻, 昔日之蜀錦齊紈也. 昔日之所無, 今日有之不爲過, 昔日之所有, 今日無之不爲不足. 是故一晝一夜, 華開者謝, 一春一秋, 物故者新, 激湍之下, 必有深潭, 高丘之下, 必有浚谷. 君侯亦知之矣. 何以卜爲.”

<第四 賣柑者言> (劉基)

杭有賣果者, 善藏柑, 涉寒暑不潰, 出之燁然, 玉質而金色, 置于市, 賈十倍, 人爭鬻之. 予貿得其一, 剖之, 如有烟撲口鼻, 視其中, 則乾若敗絮. 予怪而問之曰, “若所市於人者, 將以實籩豆․奉祭祀․供賓客乎. 將衒外以惑愚瞽也. 甚矣哉, 爲欺也.”
賣者笑曰, “吾業是有年矣, 吾賴是以食吾軀. 吾售之, 人取之, 未嘗有言, 而獨不足子所乎. 世之爲欺者不寡矣, 而獨我也乎. 吾子未之思也. 今夫佩虎符․坐皐比者,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, 果能授孫․吳之略耶. 峨大冠․拖長紳者, 昂昂乎廟堂之器也, 果能建伊․皐之業耶. 盜起而不知禦, 民困而不知救, 吏姦而不知禁, 法斁而不知理, 坐糜廩粟而不知恥. 觀其坐高堂․騎大馬․醉醇醲而飫肥鮮者, 孰不巍巍乎可畏, 赫赫乎可象也. 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․敗絮其中也哉. 今子是之不察, 而以察吾柑.”
予黙然無以應. 退而思其言, 類東方生滑稽之流. 豈其憤世疾邪者耶. 而託于柑以諷耶.

<第五 深慮論> (方孝孺)

慮天下者, 常圖其所難, 而忽其所易, 備其所可畏, 而遺其所不疑. 然而禍常發於所忽之中, 而亂常起於不足疑之事. 豈其慮之未周與. 蓋慮之所能及者, 人事之宜然, 而出於智力之所不及者, 天道也.
當秦之世, 而滅六諸侯, 一天下, 而其心以爲周之亡, 在乎諸侯之强耳. 變封建而爲郡縣, 方以爲兵革可不復用, 天子之位可以世守, 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, 而卒亡秦之社稷. 漢懲秦之孤立, 於是大建庶孽而爲諸侯, 以爲同姓之親, 可以相繼而無變, 而七國萌簒弑之謀. 武宣以後, 稍剖析之而分其勢, 以爲無事矣, 而王莽卒移漢祚. 光武之懲哀平, 魏之懲漢, 晉之懲魏, 各懲其所由亡而爲之備, 而其亡也, 皆出其所備之外.
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, 求人於疑似之際而除之, 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. 宋太祖見五代方鎭之足以制其君, 盡釋其兵權, 使力弱而易制, 而不知子孫卒困於夷狄.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, 負蓋世之才, 其於治亂存亡之幾, 思之祥而備之審矣, 慮切於此, 而禍興於彼, 終至於亂亡者, 何哉. 蓋智可以謀人, 而不可以謀天. 良醫之子, 多死於病, 良巫之子, 多死於鬼, 彼豈工於活人而拙於活己之子哉. 乃工於謀人而拙於謀天也.
古之聖人, 知天下後世之變, 非智慮之所能周, 非法術之所能制, 不敢肆其私謀詭計, 而惟積至誠․用大德, 以結乎天心, 使天眷其德, 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. 故其子孫, 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, 而天卒不忍遽亡之, 此慮之遠者也. 夫苟不能自結於天, 而欲以區區之智, 籠絡當世之務, 而必後世之無危亡, 此理之所必無者也, 而豈天道哉.

<第六 豫讓論> (方孝孺)

士君子立身事主, 旣名知己, 則當竭盡智謀, 忠告善道, 銷患於未形, 保治於未然, 俾身全而主安, 生爲名臣, 死爲上鬼, 垂光百世, 照耀簡策, 斯爲美也. 苟遇知己, 不能扶危於未亂之先, 而乃捐軀殞命於旣敗之後, 釣名沽譽, 眩世駭俗. 由君子觀之, 皆所不取也.
蓋嘗因而論之, 豫讓臣事智伯, 及趙襄子殺智伯, 讓爲之報讎, 聲名烈烈, 雖愚夫愚婦, 莫不知其爲忠臣義士也. 嗚呼. 讓之死固忠矣. 惜乎處死之道, 有未忠者存焉. 何也. 觀其漆身呑炭, 謂其友曰, “凡吾所爲者極難. 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爲人臣而懷二心者也.” 謂非忠可乎. 及觀斬衣三躍, 襄子責以不死於中行氏, 而獨死於智伯. 讓應曰, “中行氏以衆人待我, 我故以衆人報之, 智伯以國士待我, 我故以國士報之.” 卽此而論, 讓有餘憾矣.
段規之事韓康, 任章之事魏獻, 未聞以國士待之也, 而規也章也, 力勸其主, 從智伯之請, 與之地以驕其志, 而速其亡也. 郗疵之事智伯, 亦未嘗以國士待之也, 而疵能察韓魏之情以諫智伯, 雖不用其言, 以至滅亡, 而疵之智謀忠告, 已無愧於心也. 讓旣自謂智伯待以國士矣, 國士, 濟國之事也, 當伯請地無厭之日, 縱欲荒棄之時, 爲讓者, 正宜陳力就列, 諄諄然而告之曰, “諸侯大夫, 各受分地, 無相侵奪, 古之制也. 今無故而取地於人, 人不與, 而吾之忿心必生, 與之, 則吾之驕心以起. 忿必爭, 爭必敗, 驕必傲, 傲必亡.” 諄切懇告, 諫不從, 再諫之, 再諫不從, 三諫之, 三諫不從, 移其伏劍之死. 死於是日, 伯雖頑冥不靈, 感其至誠, 庶幾復悟. 和韓․魏, 釋趙圍, 保全智宗, 守其祭祀. 若然, 則讓雖死猶生也, 豈不勝於斬衣而死乎. 讓於此時, 曾無一語開悟主心, 視伯之危亡, 猶越人視秦人之肥瘠也. 袖手旁觀, 坐待成敗, 國士之報, 曾若是乎. 智伯旣死, 而乃不勝血氣之悻悻, 甘自附於刺客之流, 何足道哉. 何足道哉. 雖然, 以國士而論, 豫讓固不足以當矣, 彼朝爲讎敵, 暮爲君臣, 靦然而自得者, 又讓之罪人也. 噫.

<第七 親政篇> (王鏊)

易之泰曰, “上下交而其志同.” 其否曰, “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.” 蓋上之情達於下, 下之情達於上, 上下一體, 所以爲泰. 上之情壅閼而不得下達, 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, 上下間隔, 雖有國如無國矣, 所以爲否也. 交則泰, 不交則否, 自古皆然, 而不交之弊, 未有如近世之甚者.
君臣相見, 止於視朝數刻, 上下之間, 章奏批答相關接, 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. 非獨沿襲故事, 亦其地勢使然. 何也. 國家常朝於奉天門, 未嘗一日廢, 可謂勤矣. 然堂陛懸絶, 威儀赫奕, 御史糾儀, 鴻臚擧不如法, 通政司引奏, 上特是之, 謝恩見辭, 惴惴而退. 上何嘗問一事, 下何嘗進一言哉. 此無他, 地勢懸絶, 所謂堂上遠於萬里, 雖欲言, 無由言也.
愚以爲欲上下之交, 莫若復古內朝之法. 蓋周之時, 有三朝, 庫門之外爲正朝, 詢謀大臣在焉, 路門之外爲治朝, 日視朝在焉, 路門之內曰內朝, 亦曰燕朝. 玉藻云, “君日出而視朝, 退適路寢聽政.” 蓋視朝而見羣臣, 所以正上下之分, 聽政而適路寢, 所以通遠近之情.
漢制, 大司馬․左右前後將軍․侍中․散騎常侍․散騎諸吏, 爲中朝,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, 爲外朝. 唐皇城之北, 南三門曰承天, 元正冬至, 受萬國之朝貢, 則御焉, 蓋古之外朝也. 其北曰太極門, 其西曰太極殿, 朔望則坐而視朝, 蓋古之正朝也. 又北曰兩儀門, 其內曰兩儀殿, 常日聽朝而視事, 蓋古之內朝也. 宋時常朝, 則文德殿, 五日一起居, 則垂拱殿. 正旦․冬至․聖節, 稱賀則大慶殿, 賜宴則紫宸殿. 或集英殿. 試進士則崇政殿. 侍從以下, 五日一員上殿, 謂之輪對, 則必入陳時政利害. 內殿引見, 亦或賜坐, 或免穿鞾, 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. 蓋天有三垣, 天子象之. 正朝, 象太微也, 外朝, 象天市也, 內朝, 象紫微也, 自古然矣.
國朝聖節․正旦․冬至, 大朝會則奉天殿, 卽古之正朝也, 常朝則奉天門, 卽古之外朝也, 而內朝獨缺. 然非缺也, 華蓋․謹身․武英等殿, 豈非內朝之遺制乎. 洪武中, 如宋濂․劉基, 永樂以來, 如楊士奇․楊榮等, 日侍左右, 大臣蹇義․夏元吉等, 常奏對便殿. 於斯時也, 豈有壅隔之患哉. 今內朝罕復臨御, 常朝之後, 人臣無復進見, 三殿高閟, 鮮或窺焉, 故上下之情, 壅而不通, 天下之弊, 由是而積. 孝宗晩年, 深有慨於斯, 屢召大臣於便殿, 謹論天下事, 將大有爲, 而民之無祿, 不及覩至治之美, 天下至今以爲恨矣.
惟陛下遠法聖祖, 近法孝宗, 盡剗近世壅隔之弊. 常朝之外, 卽文華․武英, 倣古內朝之意, 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, 侍從臺諫各一員, 上殿輪對, 諸司有事咨決, 上據所見決之. 有難決者, 與大臣面議之, 不時引見羣臣. 凡謝恩辭見之類, 皆得上殿陳奏, 虛心而問之, 和顔色而道之, 如此人人得以自盡, 陛下雖深居九重, 而天下之事, 燦然畢陳於前. 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, 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, 如此豈有近世壅隔之弊哉. 唐虞之世, 明目達聰, 嘉言罔伏, 野無遺賢, 亦不過是而已.

<第八 尊經閣記> (王守仁)

經, 常道也, 其在於天, 謂之命, 其賦於人, 謂之性, 其主於身, 謂之心. 心也, 性也, 命也, 一也. 通人物, 達四海, 塞天地, 亘古今, 無有乎弗具, 無有乎弗同, 無有乎或變者也, 是常道也. 其應乎感也, 則爲惻隱, 爲羞惡, 爲辭讓, 爲是非, 其見於事也, 則爲父子之親, 爲君臣之義, 爲夫婦之別, 爲長幼之序, 爲朋友之信. 是惻隱也, 羞惡也, 辭讓也, 是非也, 是親也, 義也, 序也, 別也, 信也, 一也, 皆所謂心也, 性也, 命也. 通人物, 達四海, 塞天地, 亘古今, 無有乎弗具, 無有乎弗同, 無有乎或變者也, 是常道也.
以言其陰陽消息之行焉, 則謂之易, 以言其紀綱政事之施焉, 則謂之書, 以言其歌詠性情之發焉, 則謂之詩, 以言其條理節文之著焉, 則謂之禮, 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, 則謂之樂, 以言其誠僞邪正之辨焉, 則謂之春秋. 是陰陽消息之行也, 以至於誠僞邪正之辨也, 一也, 皆所謂心也, 性也, 命也. 通人物, 達四海, 塞天地, 亘古今, 無有乎弗具, 無有乎弗同, 無有乎或變者也. 夫是之謂六經, 六經者非他, 吾心之常道也.
故易也者, 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, 書也者, 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, 詩也者, 志吾心之歌詠性情者也, 禮也者, 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, 樂也者, 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, 春秋也者, 志吾心之誠僞邪正者也. 君子之於六經也, 求之吾心之陰陽消息而時行焉, 所以尊易也, 求之吾心之紀綱政事而時施焉, 所以尊書也, 求之吾心之歌詠性情而時發焉, 所以尊詩也, 求之吾心之條理節文而時著焉, 所以尊禮也, 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時生焉, 所以尊樂也, 求之吾心之誠僞邪正而時辨焉, 所以尊春秋也.
蓋昔者聖人之扶人極, 憂後世, 而述六經也. 猶之富家者之父祖, 慮其産業庫藏之積, 其子孫者, 或至於遺忘散失, 卒困窮而無以自全也, 而記籍其家之所有以貽之, 使之世守其産業庫藏之積而享用焉, 以免於困窮之患. 故六經者, 吾心之記籍也. 而六經之實, 則具於吾心, 猶之産業庫藏之實積, 種種色色, 具存於其家, 其記籍者, 特名狀數目而已. 而世之學者, 不知求六經之實於吾心, 而徒考索於影響之間, 牽制於文義之末, 硜硜然以爲是六經矣. 是猶富家之子孫, 不務守視享用其産業庫藏之實積, 日遺忘散失, 至爲窶人丐夫, 而猶囂囂然指其記籍曰, “斯吾産業庫藏之積也.” 何以異於是, 嗚呼.
六經之學, 其不明於世, 非一朝一夕之故矣. 尙功利, 崇邪說, 是謂亂經, 習訓詁, 傳記誦, 沒溺於淺聞小見, 以塗天下之耳目, 是謂侮經, 侈淫辭, 競詭辯, 飾奸心盜行, 逐世壟斷, 而猶自以爲通經, 是謂賊經. 若是者, 是幷其所謂記籍者, 而割裂棄毁之矣. 寧復知所以爲尊經也乎.
越城舊有稽山書院, 在臥龍西岡, 荒廢久矣. 郡守渭南南君大吉, 旣敷政於民, 則慨然悼末學之支離, 將進之以聖賢之道, 於是使山陰令吳君瀛拓書院而一新之言, 又爲尊經之閣於其後, 曰, “經正則庶民興, 庶民興, 斯無邪慝矣.” 閣成, 請予一言, 以諗多士, 予旣不獲辭, 則爲記之若是. 嗚呼. 世之學者, 得吾說而求諸其心焉, 其亦庶乎知所以爲尊經也矣.

<第九 象祠記> (王守仁)

靈․博之山, 有象祠焉. 其下諸苗夷之居者, 咸神而事之. 宣慰安君, 因諸苗夷之請, 新其祠屋, 而請記於予. 予曰, “毁之乎, 其新之也.” 曰, “新之.” “新之也, 何居乎.” 曰, “斯祠之肇也, 蓋莫知其原. 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, 自吾父吾祖, 遡曾高而上, 皆尊奉而禋祀焉, 擧之而不敢廢也.”
予曰, “胡然乎. 有鼻之祠, 唐之人蓋嘗毁之. 象之道, 以爲子則不孝, 以爲弟則傲, 斥於唐, 而猶存於今, 毁於有鼻, 而猶盛於玆土也, 胡然乎. 我知之矣, 君子之愛若人也, 推及於其屋之烏, 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. 然則祀者爲舜, 非爲象也. 意象之死, 其在干羽旣格之後乎. 不然, 古之驁桀者豈少哉. 而象之祠獨延於世, 吾於是益有以見舜德之至, 入人之深, 而流澤之遠且久也. 象之不仁, 蓋其始焉耳, 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.
書不云乎. ‘克諧以孝, 烝烝乂, 不格姦.’ 瞽瞍亦允若, 則已化而爲慈父, 象猶不弟, 不可以爲諧, 進治於善, 則不至於惡, 不抵於姦, 則必入於善, 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. 孟子曰, ‘天子使吏治其國, 象不得以有爲也.’ 斯蓋舜愛象之深, 而慮之詳, 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. 不然, 周公之聖, 而管․蔡不免焉, 斯可以見象之旣化於舜, 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, 澤加於其民, 旣死而人懷之也.
諸侯之卿, 命於天子, 蓋周官之制. 其殆倣於舜之封象歟. 吾於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, 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. 然則唐人之毁之也. 據象之始也, 今之諸夷之奉之也, 承象之終也. 斯義也, 吾將以表於世, 使知人之不善, 雖若象焉, 猶可以改. 而君子之修德, 及其至也, 雖若象之不仁, 而猶可以化之也.”

<第十 瘞旅文> (王守仁)

維正德四年․秋月三日, 有吏目云自京來者, 不知其名氏, 攜一子一僕, 將之任, 過龍場, 投宿土苗家. 予從籬落間望見之. 陰雨昏黑, 欲就問訊北來事, 不果. 明早, 遣人覘之, 已行矣. 薄午, 有人自蜈蚣坡來云, “一老人死坡下, 傍兩人哭之哀.” 予曰, “此必吏目死矣. 傷哉.” 薄暮, 復有人來云, “坡下死者二人, 傍一人坐嘆.” 詢其狀, 則其子又死矣. 明日, 復有人來云, “見坡下積尸三焉.” 則其僕又死矣. 嗚呼, 傷哉.
念其暴尸無主, 將二童子持畚鍤往瘞之, 二童子有難色然. 予曰, “嘻, 吾與爾猶彼也.” 二童憫然涕下, 請往. 就其傍山麓爲三坎, 埋之.
又以隻雞, 飯三盂, 嗟吁涕洟而告之曰,
嗚呼, 傷哉. 繄何人. 繄何人. 吾龍場驛丞餘姚王守仁也. 吾與爾皆中土之産, 吾不知爾郡邑, 爾烏爲乎來爲玆山之鬼乎. 古者重去其鄕, 遊宦不踰千里. 吾以竄逐而來此, 宜也. 爾亦何辜乎. 聞爾官, 吏目耳, 俸不能五斗, 爾率妻子躬耕, 可有也, 烏爲乎以五斗而易爾七尺之軀, 又不足, 而益以爾子與僕乎. 嗚呼, 傷哉. 爾誠戀玆五斗而來, 則宜欣然就道, 烏爲乎吾昨望見爾容蹙然, 蓋不勝其憂者. 夫衝冒霜露, 扳援崖壁, 行萬峯之頂, 饑渴勞頓, 筋骨疲憊, 而又瘴癘侵其外, 憂鬱攻其中, 其能以無死乎. 吾固知爾之必死, 然不謂若是其速, 又不謂爾子爾僕, 亦遽然奄忽也. 皆爾自取, 謂之何哉.
吾念爾三骨之無依, 而來瘞耳, 乃使吾有無窮之愴也. 嗚呼, 痛哉. 縱不爾瘞, 幽崖之狐成羣, 陰壑之虺如車輪, 亦必能葬爾於腹, 不致久暴露爾, 爾旣已無知, 然吾何能爲心乎. 自吾去父母鄕國而來此, 二年矣, 歷瘴毒而苟能自全, 以吾未嘗一日之戚戚也, 今悲傷若此, 是吾爲爾者重, 而自爲者輕也, 吾不宜復爲爾悲矣. 吾爲爾歌, 爾聽之.
歌曰, “連峯際天兮, 飛鳥不通. 遊子懷鄕兮, 莫知西東. 莫知西東兮, 維天則同. 異城殊方兮, 環海之中. 達觀隨寓兮, 莫必予宮. 魂兮魂兮, 無悲以恫.”
又歌以慰之曰, “與爾皆鄕土之離兮, 蠻之人言語不相知兮, 性命不可期. 吾苟死於玆兮, 率爾子僕, 來從予兮. 吾與爾遨以嬉兮, 驂紫彪而乘文螭兮, 登望故鄕而噓晞兮. 吾苟獲生歸兮, 爾子爾僕尙爾隨兮, 無以無侶悲兮. 道傍之冢累累兮, 多中土之流離兮, 相與呼嘯而徘徊兮, 餐風飮露, 無爾饑兮. 朝友糜鹿, 暮猿與栖兮, 爾安爾居兮, 無爲厲於玆墟兮.”

<第十一 信陵君救趙論> (唐順之)

論者以竊符爲信陵君之罪, 余以爲此未足以罪信陵也. 夫强秦之暴亟矣, 今悉兵以臨趙, 趙必亡. 趙, 魏之障也, 趙亡, 則魏且爲之後. 趙․魏, 又楚․燕․齊諸國之障也, 趙魏亡, 則楚․燕․齊諸國爲之後. 天下之勢, 未有岌岌於此者也. 故救趙者, 亦以救魏, 救一國者, 亦以救六國也. 竊魏之符, 以紓魏之患, 借一國之師, 以分六國之災, 夫奚不可者.
然則信陵果無罪乎. 曰, 又不然也. 余所誅者, 信陵君之心也. 信陵一公子耳, 魏固有王也, 趙不請救於王, 而諄諄焉請救於信陵, 是趙知有信陵, 不知有王也. 平原君以婚姻激新陵, 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, 欲急救趙, 是信陵知有婚姻, 不知有王也. 其竊符也, 非爲魏也, 非爲六國也. 爲趙焉耳. 非爲趙也, 爲一平原君耳. 使禍不在趙, 而在他國, 則雖撤魏之障, 撤六國之障, 信陵亦必不救. 使趙無平原, 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, 雖趙亡, 信陵亦必不救. 則是趙王與社稷之輕重, 不能當一平原公子, 而魏之兵甲, 所恃以固其社稷者, 祇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. 幸而戰勝, 可也, 不幸戰不勝, 爲虜於秦, 是傾魏國數百年社稷以殉姻戚, 吾不知信陵何以謝魏王也.
夫竊符之計, 蓋出於侯生, 而如姬成之也. 侯生敎公子以竊符, 如姬爲公子竊符於王之臥內, 是二人亦知有信陵, 不知有王也. 余以爲信陵之自爲計, 曷若以脣齒之勢, 激諫於王, 不聽, 則以其欲死秦師者, 而死於魏王之前, 王必悟矣. 侯生爲信陵計, 曷若見魏王而說之救趙, 不聽, 則以其欲死信陵君者, 而死於魏王之前, 王亦必悟矣. 如姬有意於報信陵, 曷若乘王之隙, 而日夜勸之救, 不聽, 則以其欲爲公子死者, 而死於魏王之前, 王亦必悟矣. 如此, 則信陵君不負魏, 亦不負趙, 二人不負王, 亦不負信陵君. 何爲計不出此. 信陵知有婚姻之趙, 不知有王, 內則幸姬, 外則鄰國, 賤則夷門野人, 又皆知有公子, 不知有王, 則是魏僅有一孤王耳.
嗚呼, 自世之衰, 人皆習於背公死黨之行, 而忘守節奉公之道. 有重相而無威君, 有私讎而無義憤. 如秦人知有穰侯, 不知有秦王, 虞卿知有布衣之交, 不知有趙王. 蓋君若贅旒久矣.
由此言之, 信陵之罪, 固不專係乎符之竊不竊也. 其爲魏也, 爲六國也, 縱竊符猶可, 其爲趙也, 爲一親戚也, 縱求符於王, 而公然得之, 亦罪也. 雖然, 魏王亦不得爲無罪也, 兵符藏於臥內, 信陵亦安得竊之, 信陵不忌魏王, 而徑請之如姬, 其素窺魏王之疏也. 如姬不忌魏王, 而敢於竊符, 其素恃魏王之寵也. 木朽而蛀生之矣. 古者人君持權於上, 而內外莫敢不肅, 則信陵安得樹私交於趙, 趙安得私請救於信陵, 如姬安得銜信陵之恩, 信陵安得賣恩於如姬, 履霜之漸, 豈一朝一夕也哉. 由此言之, 不特衆人不知有王, 王亦自爲贅旒也. 故信陵君可以爲人臣植黨之戒, 魏王可以爲人君失權之戒. 春秋書“葬原仲”․“翬帥帥”. 嗟乎, 聖人之爲慮深矣.

<第十二 報劉一丈書> (宗臣)

數千里外, 得長者時賜一書, 以慰長想, 卽亦甚幸矣, 何至更辱饋遺, 則不才益將何以報焉. 書中情意甚殷, 卽長者之不忘老父, 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. 至以“上下相孚, 才德稱位”語不才, 則不才有深感焉.
夫才德不稱, 固自知之矣, 至於不孚之病, 則尤不才爲甚. 且今之所謂孚者, 何哉. 日夕策馬侯權者之門, 門者故不入, 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, 袖金以私之. 卽門者持刺入, 而主人又不卽出見, 立廐中僕馬之間, 惡氣襲衣袖, 卽飢寒毒熱不可忍, 不去也. 抵暮, 則前所受贈金者出報客曰, “相公倦, 謝客矣. 客請明日來.” 卽明日, 又不敢不來. 夜披衣坐, 聞雞鳴, 卽起盥櫛, 走馬抵門, 門者怒曰, “爲誰.” 則曰, “昨日客來.” 則又怒曰, “何客之勤也. 豈有相公此時出見客乎.” 客心恥之, 强忍而與言曰, “亡奈何矣, 姑容我入.” 門者又得所贈金, 則起而入之, 又立向所立廐中.
幸主者出, 南面召見, 則驚走匍匐階下. 主者曰, “進.” 則再拜, 故遲不起, 起則上所上壽金. 主者故不受, 則固請. 主者故固不受, 則又固請. 然後命吏納之. 則又再拜, 又故遲不起, 起則五六揖始出. 出楫門者曰, “官人幸顧我, 他日來, 幸無阻我也.” 門者答揖. 大喜奔出, 馬上遇所交識, 卽揚鞭語曰, “適自相公家來, 相公厚我, 厚我.” 且虛言狀. 卽所交識, 亦心畏相公厚之矣. 相公又稍稍語人曰, “某也賢. 某也賢.” 聞者亦心許交贊之. 此世所謂上下相孚也, 長者謂僕能之乎.
前所謂權門者, 自歲時伏臘, 一刺之外, 卽經年不往也. 閒道經其門, 則亦掩耳閉目, 躍馬疾走過之, 若有所追逐者. 斯則僕之褊衷, 以此長不見悅於長吏, 僕則愈益不顧也. 每大言曰, “人生有命, 吾惟守分而已.” 長者聞之, 得無厭其爲迂乎.

<第十三 吳山圖記> (歸有光)

吳․長洲二縣, 在郡治所, 分境而治. 而郡西諸山, 皆在吳縣, 其最高者, 穹窿․陽山․鄧尉․西脊․銅井. 而靈巖, 吳之故宮在焉, 尙有西子之遺跡. 若虎丘․劍池及天平․尙方․支硎, 皆勝地也. 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, 七十二峯, 沈浸其間, 則海內之奇觀矣.
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爲吳縣, 未及三年, 以高第召入爲給事中. 君之爲縣, 有惠愛, 百姓扳留之不能得, 而君亦不忍於其民, 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爲贈.
夫令之於民, 誠重矣, 令誠賢也, 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, 令誠不賢也, 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. 君於吳之山川, 蓋增重矣. 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巖巒之間, 尸祝於浮屠․老子之宮也固宜, 而君則亦旣去矣, 何復惓惓於此山哉. 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, 而思之不忘, 至以爲思黃州詩, 子瞻爲黃人刻之於石. 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, 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, 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.
君今去縣已三年矣. 一日, 與余同在內庭, 出示此圖, 展玩太息, 因命余記之. 噫. 君之於吾吳, 有情如此, 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.

<第十四 滄浪亭記> (歸有光)

浮圖文瑛, 居大雲庵, 環水, 卽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. 亟求余作滄浪亭記, 曰, “昔子美之記, 記亭之勝也, 請子記吾所以爲亭者.”
余曰, “昔吳越有國時, 廣陵王鎭吳中, 治南園於子城之西南, 其外戚孫承佑亦治園於其偏. 迨淮海納土, 此園不廢, 蘇子美始建滄浪亭, 最後禪者居之, 此滄浪亭爲大雲庵也. 有庵以來二百年, 文瑛尋古遺事, 復子美之橫於荒殘滅沒之餘, 此大雲庵爲滄浪亭也. 夫古今之變, 朝市改易, 嘗登姑蘇之臺, 望五湖之渺茫, 羣山之蒼翠, 太伯․虞仲之所建, 闔閭․夫差之所爭, 子胥․種․蠡之所經營, 今皆無有矣. 庵與亭何爲者哉. 雖然, 錢鏐因亂攘竊, 保有吳越, 國富兵强, 垂及四世, 諸子姻戚, 乘時奢僭, 宮館苑囿, 極一時之盛, 而子美之亭, 乃爲釋子所欽重如此. 可以見士之欲垂名於千載之後, 不與其凘然而俱盡者, 則有在矣.”
文瑛讀書, 喜詩, 與吾徒游, 呼之爲滄浪僧云.

<第十五 靑霞先生文集序> (茅坤)

靑霞沈君, 由錦衣經歷, 上書詆宰執, 宰執深疾之, 方力構其罪, 賴天子仁聖, 特薄其譴, 徙之塞上. 當是時, 君之直諫之名滿天下. 已而君纍然攜妻子, 出家塞上. 會北敵數內犯, 而帥府以下, 束手閉壘, 以恣敵之出沒, 不及飛一鏃以相抗. 甚且及敵之退, 則割中土之戰沒者, 與野行者之馘以爲功, 而父之哭其子, 妻之哭其失, 兄之哭其弟者, 往往而是, 無所控籲.
君旣上憤疆埸之日弛, 而又下痛諸將士之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國家也. 數嗚咽欷歔, 而以其所憂鬱, 發之於詩歌文章, 以泄其懷, 卽集中所載諸什是也. 君故以直諫爲重於時, 而其所著爲詩歌文章, 又多所譏刺, 稍稍傳播, 上下震恐, 始出死力相煽構, 而君之禍作矣.
君旣沒, 而一時閫寄所相與讒君者, 尋且坐罪罷去. 又未幾, 故宰執之仇君者, 亦報罷. 而君之門人給諫兪君, 於是裒輯其生平所著若干卷, 刻而傳之. 而其子以敬, 來請予序之首簡.
茅子受讀而題之曰, “若君者, 非古之志士之遺乎哉. 孔子刪詩, 自小弁之怨親, 巷伯之刺讒以下, 其忠臣․寡婦․幽人․懟士之什, 並列之爲風, 疏之爲雅, 不可勝數, 豈皆古之中聲也哉. 然孔子不遽遺之者, 特憫其人, 矜其志, 猶曰, ‘發乎情, 止乎禮義.’․‘言之者無罪, 聞之者足以爲戒’焉耳. 予嘗按次春秋以來, 屈原之騷疑於怨, 伍胥之諫疑於脅, 賈誼之疏疑於激, 叔夜之詩疑於憤, 劉蕡之對疑於亢. 然推孔子刪詩之旨而裒次之, 當亦未必無錄之者. 君旣沒, 而海內之薦紳大夫至今言及君, 無不酸鼻而流涕. 嗚呼. 集中所載鳴劍․籌邊諸什, 試令後之人讀之, 其足以寒賊臣之膽, 而躍塞垣戰士之馬, 而作之愾也固矣. 他日, 國家采風者之使出而覽觀焉, 其能遺之也乎. 予謹識之, 至於文詞之工不工, 及當古作者之旨與否. 非所以論君之大者也, 予故不著.”

<第十六 藺相如完璧歸趙論> (王世貞)

藺相如之完璧, 人皆稱之, 予未敢以爲信也.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, 詐趙而脅其璧, 是時言取璧者, 情也, 非欲以窺趙也. 趙得其情則弗予, 不得其情則予, 得其情而畏之則予, 得其情而弗畏之則弗予, 此兩言決耳, 奈之何旣畏而復挑其怒也.
且夫秦欲璧, 趙弗予璧, 兩無所曲直也. 入璧而秦弗予城, 曲在秦, 秦出城而璧歸, 曲在趙. 欲使曲在秦, 則莫如棄璧, 畏棄璧, 則莫如弗予.
夫秦王旣按圖以予城, 又設九賓, 齋而受璧, 其勢不得不予城. 璧入而城弗予, 相如則前請曰, “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. 夫璧, 非趙寶也, 而十五城, 秦寶也.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, 十五城之子弟, 皆厚怨大王以棄我如草芥也. 大王弗予城而給趙璧, 以一璧故而失信於天下, 臣請就死於國, 以明大王之失信.” 秦王未必不返璧也. 今奈何使舍人懷而逃之, 而歸直於秦.
是時秦意未欲與趙絶耳. 令秦王怒而僇相如於市, 武安君十萬衆壓邯鄲, 而責璧與信, 一勝而相如族, 再勝而璧終入秦矣. 吾故曰, “藺相如之獲全於璧也, 天也.” 若而勁澠池, 柔廉頗, 則愈出而愈妙於用, 所以能完趙者, 天固曲全之哉.

<第十七 徐文長傳> (袁宏道)

徐渭, 字文長, 爲山陰諸生, 聲名藉甚. 薜公蕙校越時, 奇其才, 有國士之目, 然數奇, 屢試輒蹶. 中丞胡公宗憲聞之, 客諸幕. 文長每見, 則葛衣烏巾, 縱談天下事, 胡公大喜. 是時公督數邊兵, 威鎭東南, 介冑之士, 膝語蛇行, 不敢擧頭, 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, 議者方之劉眞長․杜少陵云. 會得白鹿, 屬文長作表. 表上, 永陵喜. 公以是益奇之, 一切疏計, 皆出其手. 文長自負才略, 好奇計, 談兵多中. 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, 然竟不偶.
文長旣已不得志於有司, 遂乃放浪麴糵, 恣情山水, 走齊․魯․燕․趙之地, 窮覽朔漠. 其所見山奔海立, 沙起雷行, 雨鳴樹偃, 幽谷大都, 人物魚鳥, 一切可驚可愕之狀, 一一皆達之於詩. 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, 英雄失路․托足無門之悲, 故其爲詩, 如嗔如笑, 如水鳴峽, 如種出土, 如寡婦之夜哭, 羈人之寒起. 雖其體格時有卑者, 然匠心獨出, 有王者氣, 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. 文有卓識, 氣沈而法嚴, 不以模擬損才, 不以議論傷格, 韓․曾之流亞也. 文長旣雅不與時調合, 當時所謂騷壇主盟者, 文長皆叱而奴之, 故其名不出於越. 悲夫.
喜作書, 筆意奔放如其詩, 蒼勁中, 姿媚躍出, 歐陽公所謂“妖韶女, 老自有餘態”者也. 間以其餘, 旁溢爲花鳥, 皆超逸有致. 卒以疑殺其繼室, 下獄論死, 張太史元忭力解, 乃得出. 晩年, 憤益深, 佯狂益甚, 顯者至門, 或拒不納. 時攜錢至酒肆, 呼下隸與飮, 或自持斧, 擊破其頭, 血流被面, 頭骨皆折, 揉之有聲, 或以利錐錐其兩耳, 深入寸餘, 竟不得死. 周望言, 晩歲詩文益奇, 無刻本, 集藏於家. 余同年有官越者, 托以鈔錄, 今未至. 余所見者, 徐文長集․闕編二種而已. 然文長竟以不得志於時, 抱憤而卒.
石公曰, “先生數奇不已, 遂爲狂疾, 狂疾不已, 遂爲囹圄. 古今文人, 牢騷困苦, 未有若先生者也.” 雖然, 胡公閒世豪傑, 永陵英主, 幕中禮數異等, 是胡公知有先生矣, 表上, 人主悅, 是人主知有先生矣, 獨身未貴耳. 先生詩文崛起, 一掃近代蕪穢之習, 百世而下, 自有定論, 胡爲不遇哉. 梅客生嘗寄予書曰, “文長吾老友, 病奇於人, 人奇於詩.” 余謂, “文長無之而不奇者也, 無之而不奇, 斯無之而不奇也. 悲夫.”

<第十八 五人墓碑記> (張溥)

五人者,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, 激於義而死焉者也. 至於今, 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, 卽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, 且立石於其墓之門, 以旌其所爲. 嗚呼, 亦盛矣哉. 夫五人之死, 去今之墓而葬焉, 其爲時止十月一月耳. 夫十有一月之中, 凡富貴之子, 慷慨得志之徒, 其疾病而死, 死而湮沒不足道者, 亦已衆矣,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. 獨五人之曒曒, 何也.
予猶記周公之被逮, 在丁卯三月之望, 吾社之行爲士先者, 爲之聲義, 斂貲財以送其行, 哭聲震動天地. 緹騎按劍而前, 問, “誰爲哀者.” 衆不能堪, 抶而仆之.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, 爲魏之私人, 周公之逮, 所由使也, 吳之民方痛心焉, 於是乘其厲聲以呵, 則譟而相逐, 中丞匿於溷藩以免. 旣而以吳民之亂請於朝, 按誅五人, 曰, 顔佩韋․楊念如․馬杰․沈揚․周文元, 卽今之*뢰然在墓者也. 然五人之當刑也, 意氣揚揚,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, 談笑以死, 斷頭置城上, 顔色不少變.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, 買五人之脰而函之, 卒與屍合, 故今之墓中, 全乎爲五人也.
嗟夫. 大閹之亂,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 四海之大, 有幾人歟. 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, 素不聞詩書之訓, 激昻大義, 蹈死不顧, 亦曷故哉. 且矯詔紛出, 鉤黨之捕, 徧於天下,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, 不敢復有株治. 大閹亦逡巡畏義, 非常之謀, 難於猝發. 待聖人之出, 而投繯道路, 不可謂非五人之力也. 由是觀之, 則今之高爵顯位, 一旦抵罪, 或脫身以逃, 不能容於遠近, 而又有剪髮杜門, 佯狂不知所之者, 其辱人賤行, 視五人之死, 輕重固何如哉.
是以蓼洲周公, 忠義暴於朝廷, 贈諡美顯, 榮於身後,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, 列其姓名於大堤之上. 凡四方之士, 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, 斯固百世之遇也. 不然, 令五人者, 保其首領, 以老於戶牖之下, 則盡其天年, 人皆得以隸使之. 安能屈豪傑之流, 扼腕墓道, 發其志士之悲哉.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,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, 而爲之記. 亦以明死生之大, 匹夫之有重於社稷也. 賢士大夫者, 冏卿因之吳公, 太史文起文公, 孟長姚公也.

댓글 없음: